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6-21 08:37:00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著

6月11日,我临时要去青岛出差。为了打发路上的时间,我打算带一本书在中途阅读。家里的书籍很少,大部分都是工作这几年买的。除了工作技能方面的书,剩下的好几本都是关于杨绛和钱锺书的。我挑了《我们仨》作为路途中的陪伴。

关于杨绛一家子的书籍,应该是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和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买的。当时相继看了《我们仨》《将饮茶》《钱锺书集》等。那时候很羡慕杨绛和钱锺书的爱情,更是羡慕他们一家三口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父慈母爱女孝。

第一次看完《我们仨》,是2018年5月1日23:21分,在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北门站。在新疆的那段时间,我作息十分规律,按时起床跑步,按时看书也按时睡觉。在晚上11点后就寝的时间极少。现在思绪倒过去看,那天晚上11点还在工地上,应该是联系了电影放映队,给北门站的农民工放映电影。而《我们仨》恰好是手边书,借着灯光读完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先是看完了《将饮茶》,然后把《我们仨》亦看完了。我是一个很怕死亡的人,至少一年前对这个话题都不敢想象,现在想来,如果自己能有杨先生半点对生活的态度,或者一丁点‘求学’的学问精神,都觉得不会恐惧死亡。她的家庭也是我很羡慕的,一是一家三口的家风和相处的氛围确实很和谐,有共同的话题,也有相近的爱好,喜欢读书和写作。二是杨钱二人相处的模式也足以让人觉得温馨无比。生死无常,珍惜生命和眼前人,同时对于事物不悲不喜,平常待之,最好。”这是当时我写在书本末页的读后感。

五年时间过去了,我在公司资阳项目部的会议室里复阅毕此书,想来和当时阅读的感受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上次阅读的时候我是作为旁观者去阅读,这次我是作为一样有了小家庭的人去感受。多年来,我对生孩子一直没有太强烈的愿望,婚后也一直都是坚持丁克的观念。如果说这个观念曾经发生过一丝动摇的话,就是杨绛一家人平凡、朴素、温馨的家庭氛围确实感染到了我。

看了《我们仨》过后,我去网上搜了一些关于杨绛生平的资料,意外地发现,居然专门有帖子是批评杨绛的。这让我很意外,至少在刚开始看的时候确实对我的情绪产生了影响。一个圣洁的女士,怎么会有揶揄他人的行为呢。不过我很快就平复了下来,甚至还把大多数的帖子都浏览了一遍。我没有去深究别人列出来杨绛文辞简单、与多位作家不和等“罪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一个人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必须完美无暇。会为茶米油盐酱醋茶担忧,会动笔写下生活中的不快,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实在不爽的事情破口大骂(杨绛应该是这样骂不出来的),这样才和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有欢有喜的人。

《我们仨》整体分为三个章节: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整体文风十分朴素,有大量的短句,并没有很多小说一样辞藻华丽的比喻,以至于通篇看下来我都没有勾出几句经典词句。用网络上对杨绛的评价,她像是一个“文体家”,而并非“小说家”——文体家更懂得克制和收敛。

在我看来,《我们仨》更像是写的回忆日记。90多岁高龄的时候,杨绛回首自己的一生,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她把一生中和丈夫、女儿的美好时光串联起来,咀嚼回味。经历战乱和动荡,最后终于有了自己能够称为“家”的寓所,而在自己孤身一人的时候,家也成为了自己旅途中的客栈。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能称为“家”,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走在人生边上的时候,杨绛仍然十分坦然。记得一个朋友多年前给我手抄过一本诗集,其中有一篇就是杨绛译的《生与死》。我想比起网络上的各种流言蜚语,我想这首诗更能概括我粗浅了解的她的一生。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