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6-23 06:42:34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书本简介


《公众舆论》是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创作的传播学著作,于1922年首次出版。 该书涉及了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书中并没有像常规思维一样分解概念,解释什么是舆论、舆论有什么功能、舆论是怎么形成,而将舆论作为已知的概念,从多个角度剖析。

全书共有八部分,共28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论述了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种种局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舆论形成中人的心理因素;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论述了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论述报纸对于舆论形成的影响及舆论的重要作用。

李普曼在书中系统阐述了舆论的概念、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他认为,舆论并非自发形成,而是人们脑海中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他将“舆论”定义为人们头脑中有关自身、他人及其需求、意图与关系的图像。此外,该书还阐述了媒介对于舆论形成产生的作用——媒体塑造“拟态环境”并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虽然本书写作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里面举的很多例子并不适用现在,但书里面的思想内核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读后感想
读完这本书,读书中的一些概念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首先便是本书最为开创性的概念之一的“拟态环境”。全书以洞穴隐喻作为开端,揭示了由于信息差的存在,人们对于真实环境的认知和自己对环境的理解之间总是存在差异。但只要人们对所得到的信息信以为真,就会认为那是环境本身。而在人与真实的环境之间,其实一直存在着一个虚拟环境,但人们往往只是对这种虚拟环境作出反应,并认为看到的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却忽略掉其实还有一个也许不可知但是真实存在的真实环境。因此从这个理解上来说,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总是有限的,相比于活在真实世界,事实上人们更像是活在脑海中的世界。

另一个概念是“刻板印象”,它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在李普曼看来,舆论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介、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在人们头脑中累积下来的印象、偏见和固定的成见,一旦这种成见形成,它就会“淹没”人们对“事件”进行描述的“新视野”。于是人们就会习惯性地将刻板印象套用在对世界的理解中,而不习惯摒弃这种思维的惯性,因此成见也就此形成了。

从这点看,李普曼也许在那时就揭示了乌合之众的秘密。从外部世界来说,由于拟态环境的存在,人们总是只能看到局限的世界。再从个体内部出发,因为刻板印象的思维惯性,人们又很难突破自己认知的有限。拟态环境加上刻板印象似乎为乌合之众的形成与存在提供了某种合理的解释。毕竟生而为人我们并非全知全能,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就更是千人千面,要求如此复杂的群体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已属难题,更何况要求其彰显“智慧”。也许,乌合之众的存在是某种必然,而所谓的正确的公意是一件比想象中难得更多的事情。但李普曼却对其抱有一种乐观的倾向:即使乌合之众各种各样的偏见相互混杂,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诉诸理性,媒体便能动用象征的强大力量将公意引向正途。

在本书中,除了探究偏见与舆论的形成,还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李普曼对于“民主”的构想。民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愿景。因为民主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是建立在公民的理性和智慧之上,但“乌合之众”存在的必然性又仿佛与民主的愿景相悖。虚构世界的复杂多样让舆论的形成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要如何在如此变幻莫测的环境里进行正确的民主实践呢?李普曼提出“由一种特定的象征通过由我们公认的权威人物在人们心中扎根。”“领袖会培育象征,象征维持着统一。”而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论述有着“精英主义”的意味。

如果说,民主的构想是美好的理想国,那么理性便是通向理想国的桥梁。也许在李普曼看来,这座理性的桥梁离不开富有责任感和智慧的精英,并且这座桥梁不断地被人类的本能局限的洪水所击垮,但是它依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指向充满理性的民主的美丽世界和光辉未来。就像他在结尾时所说:“恐惧固然令人心惊胆寒,但恐惧绝非无所不在。这个世界上,有腐败也有清廉,有混浊也有奇迹,有弥天大谎也有不惜一切去戳穿谎言的人。你绝不能对未来的愿景感到绝望,因为这种愿景存在于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美德中。”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为李普曼跨越时空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感动容。也许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有太多局限和不可控,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这种有限性,便有希望走出这种有限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