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读后感
张炜先生说:“在我眼中,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没有什么元素比故乡更重要的了。”是啊,每个人的出生地是人的血脉,循环流淌,每个人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一只乖巧懂事的猫(橘颂)、一座充满神秘的石屋、一处只有两户人家的大山,还有夜空里的星河等构成了一个理想中充满诗意的生活场景,没有尘世的喧嚣和浮躁,只有宁静而恬静的生活,时光像溪水一样静静地流淌着。
让我感动的是橘颂与老文公相依为命,老文公背着橘颂在山中游走,在简单而朴素的晚餐后,点上油灯,在石屋中为橘颂讲述着关于“冰娃”的故事。老文公和橘颂透过窗户,望着窗外大山深处的茫茫夜色,还有夜空中辽阔的星河和石屋对面那个隐隐闪现透出黄色光晕的窗户。那个窗户里面住着善良的李转莲,她为老文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和便利。帮老文公购置生活用品,从一块肉、一条鱼、一把葱、一块豆腐、一瓶醋到充电宝,都想得周到细致。当老文公不慎摔倒受伤后,李转莲和老棘拐轮流照顾他,老棘拐还用自已配的药酒治好了老文公的伤痛。当然,在老文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是乖巧可爱的橘颂,当老文公饶有兴致地讲述起过去时,橘颂都会似有所悟地倾听,有时也会坐直身子、眺望远方,虽然它无法成为老文公的对话者,却作为老文公的“书童”,聊以缓解他难以言说的孤独之感。所有的这一切,都呈现了一幅恬淡、自由、温馨的生活场景,展示了人类心灵最美好的一面。老文公说:“春天翻过山头了,大概是大山阳坡的花开了。”风中的青生气加重,还有一丝花香。老文公让橘颂伏到背上,下石阶,过河,踏上河心的石头,上岸前站了一会儿,看岩壁上的水痕。一道道横纹,有深有浅,“从前的河水多盛。”他的手指在横纹间滑动,让橘颂看。多么美的画面啊,不禁让我的心为之一振。
小山村只有两户人家,李转莲和老棘拐,而且都是单身的老年人,他们不像其他人搬离了小山村去往城市生活,之所以不离开小山村,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里的生活,喜欢大山里的风景,老棘拐说这里的水很甜。李转莲的两任丈夫都离开了她,这是他们的不幸,因为他们再也喝不到这里的水了。”小山村里三个人的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当老文公看到李转莲挂在墙上的胖娃娃抱大鱼年画感到很有意思,李转莲告诉他这画是自已画的,寓意“年年有余。”老文公答应为李转莲写一幅字,李转莲计划为老文公画一幅橘树的画,这些都展现了普通人内心深处所隐藏的对诗意生活的无限向往。
老文公看着那顶柳条帽,想着父亲,他在国外学会了修铁路。回国后,马上参与修筑铁路,一直修到了东部半岛,修到了海边。一百多年过去了,这条通向大海的铁路至今完好。父亲还在河边的老屋内凿出了一口压水井,全村人都把这事看成奇迹,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从文中依稀能够读到寻根的影子,老文公和老棘拐为人们丢弃了老石屋而愤愤不平,“怎么舍得下这么大一片石屋,有山、有河、主要是有好水,更别说有这么多花了。乡村的空心化,文化差距与融合等诸多问题,是现实与历史进行诗意化与哲思性的凝视、聆听、对话,容纳了自然、社会、历史、文化、人生等,不仅有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还有山水画的纯美,有令人浮想联翩的诗意胜景,从而展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精神家园的建构,引领读者们走向生命的高地,看似简单的叙述,却分外引人深思。
《橘颂》早已超脱出人们对儿童文学的刻板印象,堪称一本写给9岁至99岁读者的“精神记事簿”,值得每个人阅读,带领各个人生阶段的读者进入一个驰骋想象和思考的广袤天地。我们应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学习老文公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学习留守人的淳朴,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