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中讲述了一个悲喜交加的感人故事。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小说中平凡的小人物挣扎于浮沉的时代,用他们并不厚实的臂膀不断拍打出激荡的浪花,观望着模糊的前路,而其间的苦难与悲情却又清晰可见,平凡之家的悲剧喜剧在余华细腻的笔触下显得可笑而又可怜。在讽刺幽默的行文之间又可看出人物苦中作乐的无奈,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永远也无法抹平的鸿沟。”
愿你乘风破浪 不负韶华至爱无华
撰稿:王佳慧
近期读完了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感受颇深。一个靠卖血生存的男人,希望不曾泯灭,渺小而又伟大。正如自序所说: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许三观的一生,诠释了真正的爱,一定与责任有关,朴实无华。
《许三观卖血记》里的人物,被余华刻画的入木三分,许三观的矛盾性就是最好的体现。整本书语言简洁,流畅质朴,简单的就像一杯白开水,把一切苦难演绎地活色生香。叙述平淡无奇,没有过多的赘述,没有华丽的辞藻去打造一个诗意的世界,却展现了一个平凡的人生中无华的爱。
许三观是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他平凡而又苦难,言语粗俗,没什么文化。小说中他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好”,跟着阿方和龙根去卖血,在这之前,他也不知道卖血有何意义。他懵懂之时娶了许玉兰做媳妇。在他眼里,爱情是如此简单:你嫁给我以后,我会疼你护着你,我会经常让你一个下午就吃掉八角三分钱。可能一个知识缺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勇气和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随着剧情的推进,对于许三观的态度,我有了转变。
许三观的一生都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窘,实实在在地活在世俗之中,有血有肉,脚踏实地,他用自己的方法保护着妻子和三个儿子。当一乐出走,晚上未归,他开始心急如焚,即使他知道一乐是何小勇的儿子,出门找到在哭泣的一乐时,他说:“就算你不是我儿子,就算我再骂你,你饿了还是要给你买面吃。”读到这时,心里一暖,也许,这就是父爱深沉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玉兰被批斗,每天都要搬着小板凳在街上站着,许三观不论风吹日晒,都要去给许玉兰送饭,文中的细节描写就是,表面上都是白米饭,但许三观偷偷在饭盒底下给许玉兰留了肉让她吃;当一乐得了肝炎没钱治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到上海。“你怎么哭了?”“我刚才哭是以为一乐死了,现在哭是看到一乐还活着。”读到这,不禁泪目。来一遭人间,耗去几世机缘,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为了一乐,他把生命看的没有那么重要。
正如腰封所说:“卖血是为了亲人,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是为了不被饿死,是为了生活。但是最终还是为了爱和可笑的尊严。”许三观一生在卖血为了救济生活给他的磨难,暮年之时,他为自己考虑,为了吃爆炒猪肝和二两黄酒去卖血,老血头却说他的血只配给油漆厂里刷油漆。他的内心只有绝望,四十年来,每次家里遇上灾祸时,他都要靠卖血度过的,以后他的血没人要了,家里再有灾祸怎么办?有人说生命如歌,那是因为他历尽山河,也有人说人生无河,那是因为他尝尽甘苦波折。许三观的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这是一部特殊历史岁月的缩影的著作,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底层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是一群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让我们记住那段艰难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我们常说,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注脚。面对困境,我们也各有各的选择。许三观的一生平凡,平淡,他的选择是将无华的爱给了他的家人。我也渐渐地明白那句话:“在时代和个人的种种不幸中,我却看到了生活的种种幸福。酸甜苦辣是食物的味道,喜怒哀乐是生活的味道。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大的智慧和成就,而是我把一切都给你。关键时刻,都替你挡风遮雨。”许三观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妻子和儿子,不是轰轰烈烈,而是那种没有任何修饰,无华的爱。
上天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生活中的磨难太多,我们只能选择砥砺前行。放眼如今的时代,有人朋友圈里岁月静好,生活中鸡飞狗跳;有人朋友圈里勤奋积极,生活中又丧又躁。这就是生活,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成长总是如此,且哭且叹,我们终要学会自己咬牙走完这条荆棘之路。因为有爱,即使再平凡的日子也会生机盎然,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像许三观那样,无愧于己,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