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繁花》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5-08 06:13:04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繁花》读后感

金宇澄《繁花》读完!
说起这本书,我的阅读历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最初从茅盾奖作品里选,我一下就被它简单又文艺的名字吸引了,赶忙找朋友帮忙下载,兴致匆匆,第一节都没读完就放弃了,里面的叙事语言,标点符号,都让我觉得阅读费力,甚至好奇到底是什么人能有耐心读完它?就这样,第一次尝试搁浅了。
后来,王家卫拍电视剧,《繁花》原著也被再次提及,身边的同事也有人尝试阅读,我抱着跟风的心态咬牙读了10%,然后实在坚持不下去,选择了二刷《云海玉弓缘》,正好同事们也都宣布缴械了,我也心安理得。
最后,又闹书荒,我本着既然开始了就有始有终的态度,三战《繁花》,一鼓作气读到了30%左右,慢慢进入情节,适应了作者的写作方式,也被书籍所吸引,趁着五一假期,一股脑读完全书。想起之前读《红楼梦》《理想国》《瓦尔登湖》以及《百年孤独》,我忽然有些佩服自己,这种大多数人都觉乏味的书籍,我至少可以坚持做到有始有终,也算是一种自我认同吧。
最后再说回《繁花》这本书。从阅读这本书的历程,也能看出我对这本书的态度,起初的排斥,到后来的乐此不疲。
虽然有些地方似懂非懂,有些历史不太感兴趣,但整体也是一场盛宴。
《繁花》在文字上,有它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独特的用词造句,有些词语让你细究,可能讲不出具体含义,但是放在文章里,你能感受到它的意思。尤其是在描写环境时,有一种独特、浪漫的氛围感,感觉像是上海苏州地区所独有的那一份精致。至于描写人的形容词,比如女人皮肤雪白,作者说“雪雪白”,简单又特立独行,还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韵味,可能是方言蕴含的独特魅力吧。
《繁花》在写法上和《安娜.卡列尼娜》《穆斯林的葬礼》相同,都是两条线并行着写,最后交汇,只不过它是在时间上分的线。当然,这种写法也很符合它的独特。
《繁花》在人物上,我感觉主要是围绕阿宝、沪生、陶陶和小毛四个男性展开(当然阿宝更具有贯穿和连接的作用),主架就是以它们四个为支点展开全书,书里的其他人物都是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各自有关系,彼此也有联系,既机缘巧合,又合情合理。
在时代的洪流下,国家,家庭,亲情,爱情,友情甚至生命,都受到影响和考验,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出身,不同的选择,也都有不同的结果。
书里没有刻意的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看似就是一幅普通正常的人间图画,但细细品味,每个人也都吞噬了各自的因果。
关于这本书,我最切身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感觉这本书很怪,和当代的其他书籍不一样,但这种怪不仅没让人反感,反而受到了吸引,感觉它有一种独树一帜的魅力;
2、作者写的看似都是一些走马观花,卿卿日常的小事,吃吃饭,打打电话之类的,但整体读下来给人一种大音希声的恢宏感,很有触动和震撼;
3、阿宝作为第一主角,笔墨最多,故事也丰富,但全书读下来感觉就这个角色最让人琢磨不透,始终也没能摸清阿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一次遇到这种给读者感觉城府很深的主角。这感觉就像你认识一个人,和他接触了很久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性格一样,虽然隐约能感觉到他的好心和善良(这和小说故意塑造高智商,深城府主角人设还不一样),可能是因为阿宝经常“不响”吧😄
4、综管这本书,我感觉只要笔墨稍微多,年纪在有欲望范围内的角色,无论男女,主角配角,似乎没有一个人对待爱情是从一而终的,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那方面的经历和历史,让人感觉荒诞又真实。人类,何尝能跳出自己的七情六欲呢?
5、《繁花》让我想起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废都》,那两本书主要描写西北地区和西安城市,从几本书中能明显感觉到文学氛围和地域特色。当然,写大上海的文学作品应该不少,但是无疑《繁花》最有质感。我想说,我挺羡慕的,他们都有自己地区的金牌书籍。
所以最后,我希望我们东北以后也会有那样一本书,有质感,有深度,气势恢宏,鸿篇巨制,讲述我们黑土地上的故事,让人们也见到我们东北人民的朴素、坚韧、勤劳、豁达,感受一下我们火辣炙热的真情真性和大大方方的慷慨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