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青春期》读后感
临沂第九中学久悦读写团队 李娜(小)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罗德尼”。”刚开始看到这句话时我非常疑惑:“罗德尼”是什么?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吗?读完美国作家乔希·西普的《解码青春期》,我才明白,其实“罗德尼”不仅仅是具体的一个人也代表了一类人,有爱心的成年人。
这本书大概分成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三种关键的思维模式、青春期的不同阶段以及应对青春期常见的挑战。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种关键的思维模式。
第一种思维模式:青少年比看起来更需要你。
作者在文中说:“他们会不断试验你,看看你是否像过山车的压杆一样撑得住。他们试验你,按你,推你,是因为他们需要知道,在其他东西都不确定的时候,你是可靠的。你很稳固。你很安全。你能撑得住。”
我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孩子,每次我在班里强调一个问题,他总是喜欢和我唱反调,而且总是高声反驳我,说实话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在我本就不确定自己到底有多少威严的时候,他的这种行为让我很恼怒,我试过各种办法,对他还以颜色反驳回去、制止他说话或者不理他不接话。可能是第一届学生的光环,我总还是没放弃他,时不时还会和他沟通交流,虽然效果一般。
我一直以为这样一个孩子心里肯定是不喜欢我这个老师的,但是我和他妈妈交流的时候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他妈妈说他很在乎我对他的看法,如果我让他去帮我一个小忙,他会很开心的回家和他妈妈聊;如果我在课上夸了他一句,他会回家和妈妈炫耀;如果哪天我被班里的其他孩子气到了,他也会义愤填膺。听到这些其实我很诧异,但说实话也会觉得是不是家长在描述的时候有些美化。
真正让我触动的是我和他的一次谈话,他告诉我他的学习压力很大,自从上个学期成绩下降后,他觉得每天都认真学习了,但成绩却没有起色,可能是在家里也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他甚至冒出过轻生的念头。谈话中他说了一句话很触动我:“咱们班是我最后的支撑了。”后来他妈妈告诉我:“他最大的支撑其实是您。”我突然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一直以为这个孩子对我有意见,原来他的故意唱反调,只是想让我看见他,他只是在不停的试探我是否可靠。万幸,我没有让他失望。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证明有人喜欢、关心自己。
第二种思维模式:游戏规则已经变了,因此,你也得变。
作者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你的角色应该转变为教练。一个伟大教练应该具备的三个特质:1.关注个性发展,而不是只盯着结果;2.故意讨论“毁灭性”失败;3.用价值观而非情绪来管教孩子。
我妹妹今年高二,两年前她面临中考,当时她的成绩并不足以上一个公立高中,我的父母非常的焦虑,他们用了各种办法,只为了让我妹妹能够读公立高中。他们不停地和他说你要好好学习,考上高中,那段时间我们全家都很压抑很痛苦。后来,我和妹妹聊天,聊她的打算和想法。我发现她甚至找不到上高中的意义,她觉得她在学习中大多都是痛苦,上了高中这种痛苦还会加倍,所以她甚至有些排斥。于是我问她,那你喜欢什么,她说喜欢绘画,因为当时已经初三下学期了,当时就学肯定来不及,然后我就说服父母让她高中可以学绘画。
现在她读了一个还不错的高中,学了她喜欢的绘画。原来,热爱可抵万难。
第三种思维模式:你需要帮助。
作者提到一个词“谦虚”。我所理解的意思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成年人又不是万能的神,成年人也会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老师也是如此。作者还提到父母容易陷入地四种陷阱,其中认可陷阱让我记忆深刻。
认可陷阱是指想让每个人喜欢,总是会认为“如果有人对我不满,这说明我做错了什么”。那么无意中传达给青少年的信息:“我不制定规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其实说白了,就是不想做这个坏人,但在教育中这样是不可取的。
还是我妹妹的例子,在告诉她让她高中可以学绘画之后,她有目标有动力了,但是她的自控力非常差,我们一起制定的学习计划,她总是完不成,于是我每天定时定点的坐到她书桌旁,陪着她一起学,比如英语,我会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帮她翻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帮她串联。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很难熬,她中间和我吵过和我闹过,甚至我的父母也会说先睡觉吧,明天起来再学,但是我坚持必须学完当天的任务才会放她离开书桌。到了后期她开始能够自己按时坐到书桌前了,甚至不做完当天的任务她都睡不着。所以当制定规矩之后,妥协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最后,用作者的话结尾,“你的声音比你想象的更重要”,“即使孩子发出的让人困惑的信号似乎在否认你的重要性,你的声音依然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声音。在他们真心面对自己的时候,孩子本能地知道他们需要你的声音。”愿我们都能做孩子的领航人,陪他们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