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鲜花与钻石:审美的阶级化
审美为统治阶级服务。中层的市民阶层也被统治阶级的话语权所迷惑。鲜花未必没有钻石好看,但鲜花的价格远远不及钻石。因此珠光宝气、穿金带银才是美,而娇艳的鲜花只是陪衬。这样的审美与其说是审美,不如说是强调金钱和地位。在阶级鲜明的社会里,上流人士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了审美的标准。
审美是一种叙事,也是一套论调。它判断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当它为彻底的为阶级服务的时候,本质是在判断美过程中,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吸纳新的成员、排斥敌对的阶级。当它为意识形态代言的时候,就在判断美的过程中赞扬本意识形态的取向,批评其他意识形态的取向。“小资情调”、“士大夫做派”、“铜钱鼠尾的辫子”等等,本身只是一种打扮、形象和品味,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却被加诸了截然不同的内涵,从而导致了迥异的评价。
审美可能是宣传工具,时尚可能是精美的商品。但是仔细想想,却又不觉得普通的自己有多少审美的“情趣”和“品味”。
3. 画皮
钻石是装饰,更被中产阶层视为通往上层的门票,或者不希望被认为家境一般。这是中产阶级自己做的一个梦,或者是上层为中产阶级画的饼。事实上钻石拥有者的财富没有增加,能力也没有增加,只是获得了一层薄的像泡沫的皮而已。这层皮越多、越厚,就越像上层,但内里终究不是。
不止是钻石这类奢侈品,房子也是一样。这些皮光鲜亮丽,让人一时倍有面子,但同时也给了人很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并且压榨经济和精力使得个人的发展有所局限。正如玛蒂尔德和丈夫不得不换房子、加班劳作来购买那一款钻石首饰。玛蒂尔德认为自己的生活被遗失了钻石首饰而断送,却不知道断送她原本宁静生活的是内心潜藏已久的贪婪。而她所梦想的银质餐具、华丽的房屋,也并不能将她从每日的烦恼里拯救出来。
虽然这层皮在真正的上层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于同为中层的更低阶层的人来说则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所以它的真正用途其实是麻痹自己、同层炫耀。之所以项链是假的这么有讽刺意味就是因为假的这个事实彻底的揭露了项链就是一层皮的本质。玛蒂尔德追求的、痴迷的、赖以成为舞会中心的、压垮原本生活的,都只是一条假的项链,一层在自己眼中完美无缺而在上层人眼中无足轻重的一张皮罢了。皮就是皮,从来不是真正的身份、地位和经济条件。
后记:
在看一本网文的时候看到的内容,摘取一下分享。
善言富贵者
白居易作诗说,小宴以后“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晏殊认为这是“善言富贵者也。” 而寇准的“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就被认为很俗,“未是富贵语”。后来鲁迅先生也认为白乐天才是真正会写富贵气象的,全不用金玉锦绣之类字眼装点,一字未着富贵,却尽显富贵。
——《长安小饭馆》
随着毕业和参加工作的将近,免不了思考柴米油盐的事情。自己对钱的态度一直不算很健康,希望未来能更好的面对这些问题。
好久没更新了,也不知道这段时间算是忙碌呢,还是浑浑噩噩呢?
文学经典确有其独到的魅力,长篇的读起来有些压力,可以适当拿一本短篇的偶尔读个几篇,避免让人一眼就看出最近没怎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