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千里江山图》读后感11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5-20 08:41:54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千里江山图》读后感


故事发生在1932年底至1933年初,正是国民党大举围剿苏区、对上海地下党疯狂屠杀的时候。上海地下党需要完成一项绝密计划,代号“千里江山图“,任务是打通上海到瑞金的交通线,并将党中央重要领导人浩瀚同志安全转移出去。任务传达和执行过程中,地下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敌人渗透,形势极其危急。陈千里同志临危受命,赶赴上海推进这项任务,上海人员众多且杂乱,既需甄别内奸,又需抓紧时间落实任务,还需保护自己和同志们的安全,因为敌特头目已经紧紧地盯住了他们,对他们的动作了如指掌。陈千里同志快速部署了明暗两条线并行的计划,一边巧施妙计快速肃清内奸,一边借用暗线来保护明线的顺利执行,最后还借力打力,实施“死间”策略扰乱敌特注意力,最终安全将浩瀚同志送出上海。

任务完成了,是上海地下党同志用鲜血铺就的这条交通线。用跳楼示警的同志,被叛徒出卖而遇害的同志,在与敌人搏斗中被枪杀的同志,执行明线任务被特务暗杀的同志,最后甘以己身做诱饵、生死置之度外的同志,这么多年轻的、聪慧的、勇敢的生命,牺牲在了上海这片土地上,为了完成党中央交给他们的任务,为了他们的信仰。

合上书,萦绕在我心头的有两个情节,一是众多地下党同志心甘情愿地进入敌人设好的“陷阱”,气定神闲地一起吃饭的场景,另一个就是陈千里和叶桃的革命爱情。

在陈千里的心中,那曾经只是爱情,叶桃只是自己所敬爱的老师的女儿,那些一年年深刻在心里挥之不去的,是和叶桃一起诵读涅克拉索夫的诗句,是和叶桃一起游览的梅花山,是帮叶桃跑腿买的甜品,那是像湛蓝天空一样美好的爱情,虽心心相印,却与革命无关。在那个火热的,革命的二十年代,叶桃有着更早更深的革命觉悟,她怀揣着坚定不移的理想,决心与自己的家庭决裂,愿意背叛亲爱的父亲,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这个龙潭虎穴,一次次往外传送情报,也慢慢地把无产阶级革命的道理讲给陈千里,最终倒在了自己父亲的枪口下。她自己,给自己深爱的男朋友,用生命上了一堂课:一个人应该投身什么样的事业,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

革命爱情,分外令人唏嘘,不仅是陈千里和叶桃,还有凌汶和龙冬、陈千元和董慧文,还有我非常喜欢的谍战剧《潜伏》里的余则成和翠平。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牺牲太多了。

陈千里,机敏果敢、身手矫健,他一次次穿越敌人的封锁之网,挫败了敌人的阴谋。看书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把帅哥形象赋予陈千里,总想着他会是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或者是一个西装革履提着公文包的绅士,拥有让人无法看穿的深邃眼睛,以及紧抿着的嘴唇。在我心里其实已经有几个适配的男演员可以演陈千里了,如果拍电视剧的话。但在最后,在这本书的附录里,一名记者所描述出的陈千里是一个面无表情、半天不说一句话的老头儿,但对叶达夫是“死间”、是烈士这个事情回答地斩钉截铁。

我或许可以理解到,陈千里长时间从事地下党工作,既无法以真面目示人,也无法与党内其他同志有充分的交流互动,并且曾经理解他爱护他的人一个个离去,他是一个人凭着坚定的意志,小心翼翼地穿行在无尽的黑暗和孤寂中的。如今面对国家的大好形势,他即便欣慰,也很难笑得出来,沉默、面无表情、眉头几乎看不见的皱一下,这不仅仅是长期自我约束的结果,也是因为失去的太多、真的再也无法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了。

在“千里江山图”这个故事里,既有两面三刀的投机分子,也有阴险狠辣的敌方间谍,还有一个凄惨但并不可怜的父亲。但是每一个人,都并非一个简单的坏人,他们的内心也曾有过焦灼斗争,但最终还是走向历史深渊,既背叛了人民,也伤害了所爱之人。

在写作风格和手法上,作者既要保持谍战故事的悬疑感,又要逐渐剥离出故事主线和人物形象。总体来说作者的叙事非常简练迅速,情节推进很快,但是连贯性却很好,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样,各人物故事相互平行并相互推进,不同人物有不同的任务和视野,但最终投射交汇于真相,形成一个逻辑闭环,让读者内心恍然大悟,回归到眼前光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