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山河》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6-03 09:39:2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小山河》读后感

不知为何,每每读到葛亮老师的作品时,都会产生写作的冲动,也许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吧。读书日那天打折,买了葛亮老师的很多作品,今天读其中的一部《小山河》,这是他的一部散文集。好的作家就是这样,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一定会产生共鸣和感悟。

当时看到《小山河》这部书外面的封皮,就深深地喜爱上了这部书。这本小小的书,浅蓝色的封皮,侧面用蓝色的细线将一本本的小册装订而成,拿在手中,轻飘飘的,外出旅行非常适合随身携带,躺在火车卧铺阅读一定非常惬意。内部的印刷也很有意味,淡黄色的纸、小楷的文字,关键是在每篇文字下面留有空白。我坐在沙发上阅读这本书,似乎缺少了些什么?突然想起,缺的是一支笔,一边读,一边用铅笔划下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下面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心得。那一刻,它更像是一本小巧的日记,上面是作者的散文,下面是自己的心得,我想作者和设计者对这本小小的书那是非常用心。

读这篇文章时,更为惊喜的是其中真的有《书衣》这篇散文,介绍了作者对于设计封面的要求。作者写到“对于书籍,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封面控”,里面写到了他与很多设计师的沟通与合作。我想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对自己和别人要求很严格。书的封皮非常美观、简洁,寓意深刻。记得我最早喜欢他的作品就是从《北鸢》的封皮开始的,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书的封面是如此的重要。

《北鸢》这本书封面是藏蓝色,厚重、深沉,里面叙述的是民国时期的事,而《小山河》这本书封面却是浅蓝色,淡雅、休闲,因为这是一部散文集。并且这本书中有一部分图画,非常形象,封皮、文字、图画相映成趣,不得不感慨作者的细腻和精致。葛亮老师的书既是书也是一部艺术品,精致、典雅。就像书中所说“方尺之间,自有因缘。”恰巧周末,阅读散文,字里行间,如临故地,倏忽岁月,温暖如斯。

读这本书时,经常产生共鸣。例如在《气味》这篇散文中,很多句子都非常经典。“城市,因在成长中未曾离场,成了某种导引。它有着陈旧而温暖的色彩。斑驳陆离,在这纹路之间,却如同符咒,令人欲罢不能。”他还写到北岛的一句话“人像狗,要不那些老华侨多年后回国,四顾茫然,张着嘴,东闻闻,西嗅嗅—寻找的就是那记忆中的北京味。”

我发现,我们人类越老越喜欢自己的故乡,也似乎更加依赖于他。他的气味,真的会让我们欲罢不能。我每次出门回家,从山顶看到家乡时,仿佛那一刻心就放了下来。进入街道后,东瞅瞅、西望望,似乎在寻找他的变化,又似乎不希望他有所变化,家乡真的是有气味的,诱惑着我们回来。就像作者所说“五味杂陈,万籁在耳,都是家的痕迹,哪怕是不清洁的甚或刺鼻的。”

我喜欢作者的文字,他的作品中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似乎人物都是那么安静、平和。在这本散文集更是如此。文章中的词、句都非常精炼。例如我们经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是他却写“成败一萧何。”这是作者写作的风格,这篇文章也引用了契科夫的一句话“简练是才能的姐妹。”

这本书大都是写作者的心得,其中有一部分也是读书心得。我看了之后,也在写下这篇心得。我感觉似乎就像画中画、梦中梦一样,心得中写心得,很是神奇。这是一种心灵的共鸣,也是共同的爱好。葛亮老师是一位作家,我只是一位作者,但是我们共同缘于对文字的爱好,缘于对生活的热爱。就像作者写到“我们身边,当下微小的生活,也有很多可书写的东西。问题不在于生活本身如何,而在于你怎样表达。”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算葛亮老师的粉丝了。我读过他很多作品,《朱雀》、《北鸢》、《燕食记》、《瓦猫》等等,其中《北鸢》是我最喜欢的。《小山河》中《故地》这篇散文写到了《北鸢》创作的背景。作者外公的姨父褚玉璞,在北伐之前,是中国最有权势的军阀之一,作者的外公依稀记得在督办衙门前放风筝的情形。我非常喜欢《北鸢》,读了两遍,并写了一篇心得,民国历史,虽然只有三十八年,但可谓是乱世喧嚣,名人辈出,短暂而精彩。如今,我们更热爱和平,更热爱自己的国家。书中作者写到“彼时的中国,各种力量经过洗牌之后,已进入了新的格局。无论昔日权倾朝野,或是纵横捭阖,都已经是旧人的明日黄花了。”

《小山河》中的《巫问》这篇写到了他的作品《问米》中的创作原型,似乎是那部书的后续。这本书我也读过,《问米》中其中一篇写了问米这个职业的神秘、心酸和艰难。“问米”的职业是看似对生者的安慰,但其中背后也有人的操纵。就像这本书问米的原型所说“谁演戏,也演不到总是皆大欢喜,只图落得大家安心。”

这本书中很多的文字我都用铅笔画下,并在下面记载上自己的心得,与这本书的内容呼应。与其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本日记。更为惊喜的是这本书后记的《笔记本》这篇散文中也写到了作者的意图。作者所写“写作间的触动,往往是分散的。过于精致的笔记本,不见得可以写得出东西来。一些意念和想法,在信封、银行账单的背面,甚至杂志的空白处,落笔成趣。”我读这本书时,似乎不仅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更重要的是理会到了作者设计时的用心。文章中最后也写到“这本书的内容,大约回归到了笔记本最为原始的意义,有关于过往与观看。记得是一些时间的感受,也是对人与生活的印象。这些感触,用笔描摹下来,一笔一画,源自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