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致母亲》有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6-04 09:37:43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致母亲》有感

此书作者是第十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老师,这是我读过他写的第三本书。昨晚小儿子半夜起床折腾,身体过敏,我吓得立马给他涂止痒的药水、喂了抗过敏的药,他依然没有睡意,歪歪斜斜来到图书角开始“盘书”(从书架搬到推车里,从推车搬到沙发上,还不许我帮忙,然后又抽出几本书聚精会神的坐在小凳上翻看起来),时间是凌晨3:20左右,虽然我瞌睡沉重,眼看他毫无睡意,索性也捧着《致母亲》陪坐在一旁自个儿看起来,夜深人静,看书效率却很高。今早送大儿子上学的路上,与他共勉了中国文化里“孝”字的由来,从“者”到“老”再到“孝”(也是昨晚从书里看到的),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我就当他加深印象复习这三个字吧!今天早上上班前认真读完了此书。对于母亲,母性,女人,女性有更深刻的思考,尤其是农村母亲,克勤克俭,千操百碌,养儿抚女中纵有千难万险,也万死不辞,我想只用“伟大”二字来形容,不免显得有些草率了。

说实话,我也曾经站在“孝”与知识追求的十字路口踌躇不前过,是在贫穷中愁苦无助的父母从背后推我踏上了知识追求的路,这个过程之难之苦之累无法用语言来阐述清楚。父亲好似路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他坚定的认为孩子就必须多读书;母亲好似家里的长明灯,温暖了我的一生,她辛勤的付出保障我多读书。从小家境贫困,看到同学生活物质丰富,也心生羡慕,每每被奇奇怪怪拉帮结派的小伙伴欺负,我也会很快就调整过来。那是因为我有很爱很爱我的父母,内心丰盈,精神不贫,安全感十足。

我的母亲也是新中国千万农村妇女中的一员,一生勤劳俭朴,明智、善良、向往知识,把最好的青春和最美的容颜都献给了孩子。母亲跟我的关系是母女,也是好朋友,我们无话不谈,无话不说,所以,她一生的经历、苦难和不容易,我全知道,她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起早贪黑,辛苦不言而喻。如果让我说说母亲的特点,至少具备以下几点:

1.脸皮薄却很勇敢。那时候家里条件穷,收入微薄,没有办法,书是要读的,除了找娘家人——舅舅和小姨借钱外,也向周围的亲戚和邻居开口借过,承诺等圈里的猪买了就还,有的拒绝了,有的会给一点,极不容易的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我深知妈妈是个脸皮薄的人,每次她还没开口,脸已经红了,我则是躲在她身后安静的听着大人之间的对话。但为了下一代,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了,也许这是全天下母性的通病。

2.身子单却很能干。听说我一岁多的时候,家里人都得了肺炎,怕传染于我,于是寄养在对面奶奶家,没离开过父母的我自然害怕、歉娘,听说我一整天守望家的方向哭个不停,母亲心疼极了,还是接回来住一起。有一年,她贫血极其严重,去镇上看医生都是父亲背着去的,回到家也没有安心躺着,依然去地里干农活,用矮板凳支撑着,怕晕倒,后来父亲多方求医总算治好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经济在家禽和粮食价格上也逐步提高,因此,我家承包大面积的薪材林,流转并开荒一些耕地,扩大农作物种植和生猪养殖。每年暑假是粮食收获的季节,我也跟在母亲身后当起了搬运工,原来,一大背篓的重物,没有人拉她是根本站不起来的,每次,她都必须转身单膝下跪然后艰难的爬起来,每次看到母亲这个动作,我忍不住内心阵阵难过和心痛,回家路上,总能听到挤满玉米的背篓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这一百斤左右的力量全部压在母亲的背上,受力点是腰,经常能看到腰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她像一只小蜜蜂却没有小蜜蜂那么清闲,穿梭在田间地头,曾经一个人喂养大小共12头猪,30-50只鸡和鸭,在我看来她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劳模。只可惜也烙下许多病根。

3.文化低却很孝顺。母亲小学二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但保持尊老爱幼的本色。无论是对于自己的父母还是对方的父母,母亲都十分的敬重和孝顺,有的老人家往往会故作刁难,把一些愤怒和不满洒在下一代人身上,比如父母亲就常常受爷爷奶奶的气,但是,每逢佳节或他们的生日,母亲依然会拿出家里做好的食材款待(孝敬)老人们,虽然心里也很难受,但是她知道应该这么做。有一年下大雨,我的曾祖母要到爷爷家吃饭,路过我家附近,母亲见她在泥泞路上走着艰难,主动把她背到了爷爷家,曾祖母连声夸赞道:“我这好孙媳妇,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母亲只是微微一笑,转身回家了。我想,母亲做这些并非要什么长命百岁,只是刻在她骨子里的善良和孝顺罢了。对于重男轻女的外公,母亲也从不计较,自始至终以自己最好的方式感恩于父母。

4.个头矮却很包容。母亲的心大度宽容,叛逆期的我也没少折腾母亲,总是找个理由跟她较真,总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要跟她叽叽歪歪,她总是默不作声,实在是忍不住了就狠狠说我两句,然后还是照常做自己的事情,等我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后,主动找她道歉,她批评我几句也不跟我计较了,我们还是那么亲热的母女。对于小肚鸡肠的邻里乡亲,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母亲吵架,母亲也不会啰啰嗦嗦跟她争吵,总是摇摇头,并不再多说什么。尽管很生气,但是并不会耿耿于怀。

母亲已迈入了古稀之年,但她依然奋战在一线,美其名曰跟着女儿享清福,其实是来帮我做苦工,日常工作就是带小外甥,还有接大外甥,卫生、煮饭这些大部分她都在做,虽然她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她一直保持年轻时勤勤恳恳的作风,不懂得偷懒。她说村里有个懂得算命的张大爷告诉她,她的命虽然苦,但属于南瓜命——老了来甜,对此,她深信不疑。我很感激那位长辈,并非我相信迷信,而是他让母亲抱有长寿的期待,有了老年后生活的盼头,让她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份喜悦和自豪。

对于母亲我有满心的爱意和千万重愧疚,恐怕我要拖欠母亲更多的情债了,只祈求她身体健康,也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母亲一份安心和快乐。

愿天下所有母亲都能收获最大的幸福,遇到最少的痛苦,你们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