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武士刀与柳叶刀》读后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8-07 07:29:5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武士刀与柳叶刀》读后感

《武士刀与柳叶刀》一书作为老师在首堂课中推荐的书目之一,以其独树一帜的命名深深引起了我的注意。基于对日本历史的略有涉猎和强烈好奇,我认真拜读了此书,并基于此生发了对大和民族文化底蕴,及中日同源文明分野原因的深刻思考。开篇简明阐释了“武士刀”与“柳叶刀”二词,点明武士刀是作为身份和文化的意义,代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现代医学发展初期一群出身于幕府社会、具有传统士族身份并继承了儒道精神的医家群体,而柳叶刀则象征着以“兰学”和“德国医学”为典型,传播到日本与本土汉医碰撞交融的外科技艺和近代西洋医学科学。在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社会,武士刀所象征的东亚社会对医者的传统想象,与西洋柳叶刀彰显的医疗专业交融,铺陈出20世纪以来西洋医学在东亚地区的特殊风貌。

日本现代医学的发展绝非朝夕之功,本书作者以训诂学的严谨审慎,结合文献史实,按时间顺序阐明了日本医学的时代脉络,间以后世全知视角的冷静评判,在“瑜亮之争”的学派抗辩一章中,更是以人物志的笔法,生动描绘出二十世纪日本学阀间的刀光剑影,诙谐而发人深省。从基于战场需求而在底层武士中流通的南蛮流、红毛流,到幕末时期侍医世家留洋习得的伦敦派、德派新式医学,从衫田玄白的“解体”到长与专斋之“卫生”,纵观日本医学知识与技艺的转变,我不得不惊羡于日本这一弹丸小国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迅猛发展,跻身强国之林的根源所在——即该民族所丰沛的求学和求变之饥渴,他们敢于也善于从异邦汲取新知,并以高昂的热情进行钻研内化后,与本国文化风气所交融互变,最终成就保留本国气质底蕴、而与世界前沿接轨的整体文明风貌,从武士刀到手术刀,几代医者以不同领域对医学艺术的递嬗与转变,为日本新式医学的发展高度奠基,而执刀者源于武士本色的风格和价值亦不曾全部消逝,而部分被留存与转化,成为日本现代“西洋”医学中隐约的“东洋风味”和侍医气韵。

尽管某种意义上,未曾被东学西渐全部消磨的,旧时代士族的家学门风和明治维新后隐晦的社会阶级理念,因被新一代西洋医学从事者传承,而使大批出身寒门的医师受困于战前日本社会隐形的身份阶级制度,无法在专业生涯中获得平等对待,桎梏了才华施展的空间;由日本将家族名誉与持续置于血缘至上的“家制度”传统嬗变而来的师生集团“拟血缘性结合”,也招致了1899-1914年间日本学术圈的关键性长期争斗,间接导致了一整个时代日本医师精英离开本土,转而朝向日本殖民地和海外移动,传统社会的规范与价值如同烙印刻镌于几个世代医学工作者的精神追求之上,规训着他们的思与行,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部分巨匠的降生,但通观新式医学在日本的发展历程,从侍医家庭派遣子弟出国求索新医之道,到席卷全国的实验室细菌研究热潮,不得不承认,日本正因有着自上而下对吸收外来科技成果的渴求、在学术领域内兼容并蓄的气量,和对需不断在本国独创的科研发展上精益求精的清醒认知,才能在上世纪从现代医学的“门外汉”一跃成为当今医学领域举足轻重、前景向好的医学强国。

由是我不禁思忖,身负过于绵长和辉煌的历史,时而也会招致一些故步自封的愚钝傲慢或偏激,我国曾有在中医大行其道背景下蔑视西洋医学的过往,也曾在近代为发展现代医学,而对中医激进地“赶尽杀绝”,身处当代,我们所见的也仍是中西医泾渭分明、剑拔弩张,中医不曾失传却也式微,在中草药典籍的研究中,西方甚至亦先我们一步……追本溯源,只因我们不曾始终如一地对医学何去何从秉持公允的审慎,或许,我们偶也该放下因历史仇恨造就的成见,从对手那里尝试学到些什么,纳他人之长以延伸自己,或能成我们的行稳致远,无远弗届。


作者:孙宁漫,南京医科大学23级天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