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李白传》读后感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胡佳淼
李白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他在热心求学的道路上,深切的观察人世间;他的情感与理性的交织,出世入世的苦闷和矛盾,执着而又超脱。
李白做的诗可谓大气磅礴,能读出他的心情他的气魄,他还爱和村里的人做朋友,像汪伦。他的诗并不是醉酒后才能做出,他会用自己的钱财去解救落魄公子。他会因为朋友的去世而不顾自己的生死。他对朋友的深情是任何人都模仿不出来的。
他狂妄肆意、自信张扬。四十二岁时,唐玄宗下旨召他入京,他便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自信与志气并存的诗。即便在政治出现波折时,他也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抒发着孤高自傲之情。哪怕历尽磨难,六十岁的他仍喊出“我本楚人,凤歌笑孔丘’’他不屈服于现实,专注自己,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世大唐。
我觉得如果皇帝能重用李白的话,他肯定会大展身手。可重视他的人却只有贺知章,他是真的欣赏李白,并称李白为谪仙。可李白何时不想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呢?
李白也是一个有很深道家思想的人,他对修道也是非常用心,
他是持有道箓,正式出家的道士。他有多个道士朋友,还有像“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样超凡脱俗的气质的诗句。
正因为李白有这么鲜明的个性,所以他是中国诗歌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的诗和他这个人都将永远刻在人们的脑海里,都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就是李白,一个无拘无束,为自己而活的人。
指导教师:郭栋
我眼中的李白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陶梓轩
关于李白,从前我只知道他就是唐代的一名诗人,很出名。上学期郭老师开始带我们学习李白的诗,通过他的诗让我重新认识了李白。
郭老师说李白是"诗仙",可我觉得他更像个魔法师。"飞流直下三千尺",如果说银河是个游乐园,那瀑布就是游乐场的滑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把月亮写成白玉做的盘子,我们还特意观察过月亮,是很像圆圆的盘子。
李白还是个爱冒险的旅行家。诗中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不就是坐着云彩变成的飞船去旅行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站在船头,河两岸的大山就像绿巨人,追着他唱歌。
我喜欢玩乐高,读李白的诗,我发现他也是一个乐高积木高手。"天门中断楚江开"好像是他用乐高搭出两座大山,中间留了条缝让江水像火车一样穿过。
厨师,这好像和李白没什么关系,但是《秋浦歌》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大厨师,他把星星串起来,把朝霞当辣椒粉。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白。他是文字的魔法师;他是爱冒险的旅行家;他是乐高积木高手;他是把朝霞当辣椒粉的天界大厨师。
指导教师:郭栋
李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薛文妤
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如果让我说的话,其实我也不太确定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但首先有一点就是,李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
我觉得李白应该是穿着一身紫袍衣,非常爱喝酒,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走于大大小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李白是诗仙,却不知道李白也是一个非常刻苦学习的人。下面我就讲一个关于李白刻苦学习的故事吧!
话说李白小的时候特别顽皮不喜欢学习,成天就知道玩耍,有一天,他出去玩耍时碰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个像棍子似的铁杵,李白问这个老奶奶:“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呢这是?”老奶奶说:“我想把这个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不解的说:“这么粗的铁杵怎么能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奶奶笑着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
从此以后李白就深受触动,反思自己的行为,收起贪玩的心思,发奋图强,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通过自己努力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那么小伙伴们你们觉得李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指导教师:郭栋
我眼中的李白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郝苡茉
我眼中的李白,他是一位非常令我敬佩的诗人。他写的每一首诗,都写出了他的自由不羁与浪漫。我仿佛看见他站在白帝城的江头,长发飘飘,身姿挺拔,衣袂被晨风鼓起,像是要乘风归去的样子。
他笔下的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中的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他举杯邀月时“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他笔下的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还有他笔下的郁金香“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每当李白喝醉时,他的眼神便会变得充满诗意,仿佛能透视世间万物,一看就能创作出诗。当他在黄鹤楼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我看到的不仅是友人离去的背影,更是那个盛唐时代蓬勃向上的精神。
如果我在李白的身边,见他醉后挥毫,墨水溅的到处都是,写下“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的田园生活。那份自在,不是他一生追求的自由吗?他站在窗前,仰望天空,不禁吟诵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那份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这位被后人称为"诗仙"的盛唐诗人—李白,用他的诗酒人生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了一道璀璨的轨迹。他像一颗不羁的星辰,在唐诗的天空中划过独特的光芒。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与浪漫,也让我们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中,依然能听见盛唐的风在耳畔的清响。
指导教师:郭栋
我眼中的李白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宋汶轩
读了李白的故事,我的眼前仿佛站着一位手执酒壶,对月吟诗的紫衣仙人,他的诗像天上的星星耀眼灿烂。
李白对待朋友特别真诚。与汪伦分别时,他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望着粼粼波光,举起酒杯;和元丹丘、岑夫子痛饮时,他写下了“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个人的笑声惊飞了树上的山雀。这些诗句就像明镜,照出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但是这样潇洒的诗人,在当官这条路上却总碰钉子当上翰林供奉后,他每天在皇宫里写诗作赋。杜甫诗中“夫子呼来不上船”的描写虽然有趣,可就像蝴蝶穿不过寒冬,习惯了自由的李白,看他后来加入永王军队时写的诗句,像小朋友要抓天上的月亮一样。可望不可及呀。
这就是我眼中的李白,他很潇洒,对待朋友特别真诚。他没办法当“官”,他是满腹学问的翰林学士,他也是一个逍遥自在的道士。
指导教师:郭栋
我眼中的李白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侯俊睿
在我的眼中,李白对我来说是很熟悉的,因为在语文课本上经常见到他的诗,但是李白究竟来自哪里?李白到底是不是中国人?李白的父母是谁?这些我都不知道。所以说李白对我来说是又陌生又熟悉。
对于李白的一些了解,我还是知道的。我在《李白传》上看过李白对友人很好,写了多首关于朋友的诗。就比如《送友人》“浮云有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诗就是关于写朋友的。可以看出李白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大家都知道李白被称为“诗仙”。有很多的诗都是李白喝酒的时候做的诗,就比如《将进酒》中“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李白的自信狂放,对怀才不遇又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们都知道李白很爱喝酒,但李白他喝酒只是为了写诗吗?不是的,他喝酒有时候也是为了解郁闷,解千愁。就比如:“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个“愁”字写出李白喝酒的原因之一。而他解愁的原因就因为他怀才不遇,不被重用,不能为国家效力!
李白是我最喜欢的大诗人之一,也是我最崇拜的诗人。他一生写了无穷无尽的诗,这些诗让我对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对他的诗会理解的越来越多。
指导教师:郭栋
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戴劲
我们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但我们又不知道李白在儿童时期刻苦学习的精神,那段小故事也是非常有趣的,待我慢慢说来。
在小时候,李白不喜欢读书,爸爸妈妈让李白读书他也不想读,有的时候还想出去玩,有一次在玩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奶奶把一个巨大的铁杵想要磨成一根十分细的针,李白就问那个老奶奶,老奶奶,你这么大的铁杵怎么磨成一根那么细的针呢?老奶奶对李白说,只要刻苦磨,不管磨多久的时间,都能磨成针,从此,李白就吸取了教诲,开始刻苦读书,相信以后一天定能成才,果然他饱览诗书后加上他天赋异禀,最后成了大名鼎鼎的诗仙
他虽然写诗方面颇有成就,但他与好朋友高适一样都是一心想着建功立业,但是却一直不受皇上重用。很大的原因也因为李白出自商人之家。他去了终南山隐居,之后他的名气也就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召见让他来皇宫更多是为了写诗助兴,饮酒,皇上甚至为了讨好自己爱妃让李白做诗夸美人。
李白实在是不甘自己一身抱负埋没在此。李白果断请辞离开,后来他觉得修道也很好,他就来到山里修道了,在山里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名叫《山中与幽人对酌》。他找到一名仙人,让他教自己法术,练成后,他一挥手,鸟儿就可以听他话,落到他的手臂上。之后来他又来到了安徽,去安徽时结了婚又去遨游天下,最后去了长安,在长安他醉酒狂歌空度日,对待朋友十分慷慨友善。
他一喝酒就可以作诗几百篇,一次他与几个知音一起喝酒就做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名叫《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最后老了,遨游了天下奇观,最后在白帝城写了一首诗,名叫《早发白帝城》,其中最有名的诗句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是一个多么潇洒多么重情重义的人啊,我要向李白学习。学习他的勤奋,学习他的执着,更学习他的洒脱。
指导教师:郭栋
《李白传》读后感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殷子钧
读完《李白传》,我好像跟着李白一起,走进了那个大唐盛世。李白,大家都叫他“诗仙”,他的诗真的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又多又亮,每一首都很神奇、很有趣。
李白的一生好精彩啊!他从小就很聪明,喜欢读书写诗,更喜欢游山玩水。他的诗里,有高高的山,有宽宽的河,还有他对自由的向往。比如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每次读到,我都好像能听到瀑布的声音,看到水花四溅的样子,真是太美了!
但是,李白的路也不是一直都那么顺的。他想过要做官,可是他的性格太直,不喜欢被规矩束缚,所以总是得不到重用。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还是继续写诗,继续游学。
我觉得,李白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他的诗就是他的宝藏。他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就像他写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完这本书,我更喜欢李白了。他的诗,他的故事,都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和勇敢。
指导教师:郭栋
我读李白的诗《关山月》
滨城区实验小学 四(5) 门君诺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明月从祁连山升起,在云海间,长风吹越几万里,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指望着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征战之地,出征将士是很少会生还,驻守的将士望着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面目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什么时候可以见到家人。
自古以来,从军的人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身患残疾,有的一辈子都不回家,现在仍是那些伟岸的身影伫立在各处边关,远离家乡,不畏艰险,就是为了守护祖国,保卫我们,让我们能幸福的生活!我从李白的《关山月》中,读出了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俄乌战争开打后,妈妈给我看了一个视频,里面失去父母的小女孩说,“我不知道我去哪儿,我也没有家,也没有吃的。”我不知道战争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但我看见战争让家庭破碎,房屋倒塌,满目疮痍,一片凄凉。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个有用的人,将来报效祖国,希望祖国永远没有战争,永远和平安宁!
指导教师:郭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