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6-07 08:38:3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

怀着一颗安静的心,我慢慢看完柴静的《看见》,在这期间我的心情忽冷忽热、忽上忽下,我不知道别人看了会是怎样一种想法,但此时此刻我只能用“复杂”二字来粗略描述我的真实情感。当然其间很多事情又使我的心无比平静,可是这平静静得又太不安宁。我似乎能够听到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那么深深地渗入骨髓,然后如此安静地望着现实的一切!

柴静在这本书里讲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采访故事,讲她如何一点点理解、探索新闻价值观;讲她怎么一点点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自己和自己较劲。细细品读每一章每一句,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对一些曾经并不甚了解的新闻热点,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同时也在不断地启发着我。过去多年的非典时期,此时仿佛也浮现在了眼前这本书中,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而是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选择了留给她有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和事。我难以想象她是以何种心情去记录这些内容,只明白我的心被深深震撼,滚烫的心从未停息,跟着书里记录的人和事不断翻腾!

我挺喜欢她说:“我做新闻,关注的就是当中的人”。文中举了很多实例,有很多都是热门的话题性很强很引人注目的新闻──药家鑫案、留守儿童义务教师、农村土地违法征地案、虐待猫事件、李阳家暴等,她从开始的意识切入,层层剥开事件的本源,逐一呈现出发生的根源性,就如她所说的逻辑是一环扣一环的,她顺其自然地去层层串联每一个逻辑环直到认为事情的答案既是如此。在采访服毒自杀案中,她去和苗苗弟弟聊天,忍不住留下来的泪,哽咽地说不出话,有人说她是“表演性主持”,有的采访也被说成是“泣声采访”。我想说,新闻主持也是人,不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就心如磐石不为所动,很多时候不止是新闻人,就连我们这些大众也确实需要克制自己,但很多时候就在那么简单的一瞬间,你的内心就打开了,而且没有那么容易关合!

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

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

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

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

                                            ——柴静《看见》

她从序言开始慢慢记录,不难看出她在慢慢强大,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出来了,没有很刻意。但也许用“强大”来形容本并不是最妥当的说法,那是内心深处的萌芽。文章行云流水,读来流畅自如,故事与故事之间衔接得很紧密,不会让读者感到生硬。每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书中的语言朴素大方,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是字里行间却散发出一种味道、一份情感、一种力量,能够让读者们为之动容。那种感觉是水到渠成的,没有任何的强迫感,是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文字能够自然而然地将读者带入到事件当中,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章《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读罢这一章就能够让人体会到非典时期的那种紧迫感。能让人们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这也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真实!

第一章《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基本上是开篇就先给自己泼了一盆凉水,把自己拉回到起点。坦白自己怎么从端着文艺的架子到终于“有人味儿了”。但“人味儿”并不够,她还得摆脱偏见、思维定势,接受真实的事件,在“表演性采访”与“表演性克制”中艰苦拿捏。再看第九章《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柴静反思她在采访两会期间顺口用“万人空巷”这样的空词、假词,坦言自己思维定势之深,“光靠自己靠不住”。有几个章节,读完着实让人心里难过。我想象着那些真实的画面,仿佛自己也是拍摄现场的一员。我发现自己接近于疯狂状态,我不停地看着书里采访的问题和被采访者的回答,久久沉思。我发现自己慢慢被绕进去了,就像是因为太投入,太热爱就会夸张,感情就会变形,就没有办法真实地认识事物。两者的感觉不谋而合。我这是向往这份工作吗?还是我想告诉自己这只是社会的一个角落,还有更多的地方也在出现这些令我心灵不平静的事情。我也想去涉足,想去发现,想去揭露,想去评论!

书中每一个看似零散的故事或片段,真实地记录了一个记者十年间成长的心路历程以及亲身经历的事件。2003年的SARS可以说是柴静思想和事业的转折点,在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的她,用皮肤去感觉新闻,从演播室里走出来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正是现实生活中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逐渐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同时,她也用自己的成长记述着十年来中国所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等等。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2006年底,以她名字设立的专栏“柴静两会观察”出现在新闻联播当中,这也算是对她多年踏实勤奋工作的最大肯定。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柴静《看见》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的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一个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不仅是对柴静个人成长的记录,同时也是对中国十年来新闻事业变化的备忘录。

思想的本质原是不安,看见的本质是探求真相,拨开掩蔽双眸的迷纱以获得心灵的澄净与安慰,我想这也是《看见》给予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