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父母的语言》这本书看完了,上月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每天5页,不知不觉就看了很多。未来一月一本书,希望能坚持下去。这本书写的很接地气!一共五大部分,分别是反思、共情、蜕变、言传、身教。每个部分里面又有很多分支,内容非常的具体,每个话题都有情景案例,有具体的场景,读起来很有带入感,也更容易引起反思,思考“自己是否遇见过这样的情景”。接着会有心理分析环节。客观地分析父母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读起来很容易引起父母的重视。最后一个环节是父母应该这样做?书中会给出具体的建议,条理清晰,非常实用。
父母的爱是孩子一生的能量。当我们成为一名母亲(父亲)的时候,没有人会教我们如何去做!大多时候靠着本能和记忆中父母的样子在做。但是我们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做一位让孩子喜欢的父母,给予他(她)们饱满的爱,是需要反思一下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有没有否定过孩子?有没有打击过孩子?有没有打骂过孩子?有没有挖苦过孩子?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情绪上来的时候,想不了那么多,变脸、怒吼、顺嘴就说。但看完这本书后,意识中就对我们的行为有了那么一点影响,在说话前就有意识的去思考,三思而后说。
例如,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怕他们骄傲,会选择打击性的语言!父母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语言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学习的动力。这本书教我们要用肯定性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态度去体验和共享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其中的一篇,题目是不要乱发脾气,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简”,这篇我很受益。我深刻的明白,人的情绪很难控制,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表现方式就是让情绪随意的流动。但作为父母的我们,在这里需要理性注入,可以试着疏导自己的情绪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消化。不要把脾气发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成为你的容器。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孩子们在家,我也一直上网课,她们每天都起的很晚,如果我有事需要要出门,就会催促她们,天又冷,起床就可拖拉,之前我还因为这批评她们,对她们发火,结果是她们更不配合,生气无济于事,甚至还耽误了更长的时间。看了这一节,反思自己的行为,后来起床时,我会放音乐,会跟她们互动做游戏,用这样的方式,让起床不再剑拔驽张。如果我真有事。我会耐心的告诉她们,让她们选择,是跟我一起出门?还是我独自去?我不再催她们,亲子关系也更加和谐。
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要学会调整,可以选择适当的形式进行转化,例如运动、记录、听音乐、找爱人朋友倾诉都是很实用的方式。写到这里让我想起爱人跟我聊过的一种方式:他独自带我家大女儿生活两年,他处理情绪的方式就是先出去跑步,让身体热起来,加速的血液会让他看这个世界都充满热情,保证女儿睁开眼睛就看到一个热情而饱满的父亲。
当孩子不听话、闹人时,可以先冷处理,这时候吼叫是不解决问题的,反过来要耐心的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表达需求和感受,而不是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大人的关注和得到想要的东西。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让它流动起来,通过我们的接纳转化成生命力,让她们变得活泼而自信。
我们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关注他们的真实感受。与他们产生共情。书中讲虚荣的这一节,我内心是很有感触的,虚荣心是人人都存在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引导,会产生好的结果。例如爱美,适当的重视,会让人的形象加分。但是过度虚荣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一、可以通过讲故事,来让孩子提前了解,意识到虚荣的危害。(狐狸和乌鸦)
二、以身作则,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过度与别人攀比,不盲目追求物质,用良好的言行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三、不要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孩子向父母提出的各种要求,不是全部满足,而是引导她们知道,什么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并说出理由。就像我家孩子,她们很喜欢去我一个朋友家里玩,觉得她家里非常漂亮,而且有很多玩具。我就引导她们,“她是你们的好朋友,我们当然可以去做客,但是要清楚,玩具是人家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你们看,咱们家里也有很多的玩具,在自己家里我们一样玩的也很开心呀!”提前让她们知道,我们可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喜欢的事物,不一定非得自己拥有,并且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后来我家孩子就没再说过,做客的时候高高兴兴地玩,走的时候开开心心的说“再见”。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我们不仅要说,更要学会倾听。要认真地倾听孩子说话。孩子都渴望得到关注,特别是生命中重要人,如父母,老师等…,渴望得到他们的爱护和肯定,并且有强烈的表达内心情感的渴求。孩子需要的是,有人可以倾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而父母采取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而且是反应式的倾听。父母要为孩子提供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为孩子提供表达感受的时间和空间,做一个全神贯注的倾听者。期间,要用眼神和表情进行回应、可以点头微笑,让孩子感受到你在认真倾听。在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看着孩子的眼睛,并根据孩子的眼神,来更全面准确地理解孩子所表达的含义,同时也向孩子展示自己真诚的态度,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倾诉,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言。孩子在慢慢长大。会有自己的朋友所以请珍惜他们愿意倾诉的时间。我们的积极回应会让孩子在未来走向更广阔的平台…
语言不仅指话语,行为也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复制的模板。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会是我们成长的动力。我们要努力成为她们的榜样。与她们一起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现在孩子少,父母常常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球珠,对孩子疼爱备至,甚至是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整个社会的影响下,都很重视教育,孩子们经常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做,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不良习惯,除学习外让父母帮自己做所有的事情,这样就缺乏独立精神,将来走向社会时就会缺乏生活能力,也不会主动思考。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首先,父母要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孩子的人生路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走的,孩子小可以通过讲名人逸事等方式,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里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提供足够的信任空间和安全感,这样孩子才敢去尝试。
其次,当孩子说:“我自己来”,要自己动手时,我们要鼓励并创造条件。我家老二现在三岁,已经会自己吃饭。刚开始,她说自己来,经常把饭吃的哪哪都是,桌子上、衣服上、满世界都是饭粒,急的我都想喂她。后来想,让她尝试吧,总要有个过程。这样虽然得经常洗衣服,制造了不小的混乱,但也不能打消她尝试的积极性。其实只要父母及时的引导示范,她很快就学会了。
最后,要多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每次进步,都会获得掌控感和力量,这样会推动孩子更愿意自己动手,去尝试去做新的事情,去探索这个美丽的世界。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它存在于父母的每个行为、每一次交谈、每一次互动、每一次肯定、每一次的信任、每一次的包容中。所以请对孩子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