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回归故里》读后感2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7-03 08:05:1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回归故里》读后感

这本书是前年读的,是近年来读的比较畅快的一本。我是在Kindle上读的,不知道页数。查了一下,纸质书有二百页左右,我差不多一、二天内一口气读完。这么严肃的书能这么连续,说明真的有兴趣。所以想起写读后感,第一本就想起这本书。也是因为今年一直忙着搬家,忙着过年,到现在还没读完一本正经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埃里蓬,介绍说他是当代法国著名知识分子,有很多著名的作品,不过我从未听说过。会看这本书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有一个高中同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婚姻家庭问题专家,在朋友圈里看到她转发这本书的书评,随手找来,就一口气看完了。

这本书讲述了埃里蓬在他父亲去世后,回到逃离了三十年的故乡期间的所思所想。书里有很多社会学观察和讨论,甚至有大段其他著名学者的相关书籍摘抄,社会分析,理论模型等,有一些很枯燥,有一些也看不太懂。但这并不影响我的整体阅读 ,我主要被书里的这些内容所触动。

第一,法国在四、五十年代也是贫困之极。

他的父亲生于1929年,是家里12个孩子的长子。1940年德国入侵时才11岁,就要每天为全家人的食物奔波。还没到14岁,刚完成了义务教育,就去工厂当工人。他的母亲出生时,他的外祖母还不到17岁,因为未婚先孕,被父亲撵出家门,让她怀孕的小伙也不知所踪。作者母亲顶着私生女的名头出生,一辈子没见过生父。他母亲很聪明,成绩优秀,本来是希望毕业后能做小学老师,这差不多是这个阶层女孩子最好的前途。但是因为战争,因为种种原因,他母亲不得不在慈善孤儿院长到14岁,然后被孤儿院安排去做女佣。女佣的工作不仅辛苦,而且一直伴随着男主人的性骚扰。所以她在十七、八岁就看穿了男人,不对男人抱有幻想,包括以后的丈夫。作者母亲在舞会上认识了他父亲,不到20岁就结了婚。两个人都不是因为相爱,而是因为结婚才能摆脱原来的境遇,获得独立。所以婚后的生活充满了暴力、争吵。作者出生后不久,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个新建的工人聚居区,只有一间客厅和一间卧室,没有浴室,客厅里有自来水和洗菜池。作者永远记得,他三、四岁时,父亲在周末完成一周工作后,要去小酒馆里寻欢作乐,然后醉醺醺地回到家中,靠在房间的一端,抄起手边的瓶子(油瓶,奶瓶,酒瓶),一个个扔到对面的墙上摔个粉碎,他和哥哥躲在母亲身边哭泣,母亲既愤怒又绝望地重复:“好歹别伤着孩子!"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作者的心里,让他对父亲厌恶至极,二十岁离家后就基本上没见过他,连葬礼都不愿意参加。

在母亲的坚持下,作者成为家族里第一个上高中的人,也是他们兄弟四人中唯一一个上高中的。为了让他能上高中,母亲不顾父亲的反对,坚持在工厂里做女工。因为父亲觉得,母亲去工作,证明他做为一个男人不能养活家人,很没面子。而且到了1960年代,法国社会仍然认为女工是那种自由开放的人,说难听点就是那种追求个人享受,放荡的女人。他父亲很长时间晚上会去酒吧咖啡厅查找他母亲,虽然他母亲从来没去过那种地方,而他父亲自己倒是经常在那里寻欢作乐。他父亲说如果发现他母亲在那种地方出现,会砍死她。

现在一些自媒体经常会发一些照片,显示上世纪初的欧美国家,街头火车上咖啡馆里男男女女衣着精美,形为优雅。这只是那个世界的一面,另一面是低层的贫困和不堪。甚至到了作者上高中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贫富之间的鸿沟仍然是巨大的,这是我以前从不知道的。

作者在母亲的努力下上了高中,可是父母和他对当时法国的教育体系却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的求学之路,也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选课,哪些课程是必须的,哪些课程是对以后的学业是有益的,完全没有概念。母亲和他自己对他未来的最好预期是做一个中学老师,可是在课程选择上却步步错,最终没能通过资格考试,失去了成为一个中学老师的可能。

他在高中期间,觉得最难的是音乐课。他那些中产阶级同学都有良好的音乐修养,老师讲的乐曲他们都会弹会唱,只有他完全没听过,倍感尴尬。他那时有一个很喜欢的男同学,受他的影响,他才完成了高中课程,没有成为退学的工人子弟的一员。他的其它三个兄弟,都只完成了初级教育就工作了。

不知道是谁说的,最大的不平等是教育的不平等。教育的不平等某种意义上是家长意识、能力的不平等,这其实到现在还是存在的。国内现在爆红的张雪峰现像,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中国的问题还只在报考志愿的选择上,欧美国家还多了课程的选择。美国的公立高中开设的课程可以达到一百多种,选什么不选什么是有很大的讲究。以数学为例,高中毕业的要求只是完成代数Ⅱ即可,差不多就是学完指数对数的水平。但是如果想上好的理工科大学,那就要学全预备微积分(pre-calculus),微积分(calculus)和高级微积分(advanced calculus)。现在很多美国大学不再要求SAT等标准化考试成绩,因为这类标准化考试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精力,会加剧不平等的产生。

不过从人类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的进步起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在人类的历史上一直伴随着不平等,即使是远古时期,也不例外。在“顾衡好书榜“上读到过好几本专门讨论不平等的专著,等我慢慢一本本写来。

第二个感触特别深的是知识分子的不接地气。

作者自己是工人子弟,在政治观点上他自认为是左派,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上他认为工人阶级具有先进性,资产阶级是落后腐朽的。可是他对现实中以他父亲为代表的工人却反感之极,青少年时代的一切行为都是朝着和父亲相反的方向进行。父亲及他的朋友们工作之余喜欢钓鱼喝酒吹牛,他为了避开这一切,躲在一边看书,才爱上读书,最终成为学者。他父亲那个时代的工人,喜欢在家里动手修理东西,或者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倶什么的,他们喜欢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是工人们业余生活的重头戏。作者就完全不做这些活动,到了很后面,他自己成了精英阶层的一分子,才发现很多教授学者都是DIY的爱好者,而且很多人也是热衷于体育活动的,他还为这个发现惊奇了一阵儿。

作者是个国际主义者,对移民问题持开放态度他。而他的父母、兄弟因为自身的工作机会被侵占而反对移民,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认为他们保守落后,是种族主义。而他自己虽然完成了阶级越升,却从来帮助过他的家族,几十年中只和他的母亲有联系,其他人都没见过面,他的兄弟及配偶和子女都仍然在平民阶层,工厂工人,泥瓦匠,保安,最好的也只是从事税务员或秘书之类的文职。

在这本书中,作者第一次承认他一直是以他的工人阶级出身为耻的。他没有隐藏他的同性恋身分,而且因为同性恋的圈子得到过好多很好的机会。但他从未告诉过任何人他的阶级出身。甚至到了他父亲去世时,他和朋友说自己不会参加父亲的葬礼,但会回去探望母亲,朋友说:是的,公证人打开遗嘱的时候你无论如何应该在场。他不说什么,心里想,哪有什么公证人和遗嘱,他的父母不是那个阶层。

很不错的一本书,另一类的“荣归故里“,作者对他自己的成功并没有多少得意和夸耀(像是许多成功人士那样),反而对自己对家族对社会有非常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不只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本社会学研究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