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风流去》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8-13 09:33:52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风流去》读书笔记

总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孔子谈政治的话,透露着他的璀璨梦想:他多想能以德行安居政治中心,形成"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大一统"啊。可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如此美好的梦中醒来,他内心一片迷惘。不过,"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孔子为人以德,其人格也如同北斗星辰,而他的那些弟子,则正是拱卫在他周围的灿烂群星,在那个筚路蓝缕的洪荒时代,他们共同构成了吾民族头顶上深邃而灿烂的天宇。这些昨夜的星辰,至今仍在那遥远的地方闪烁,向我们送来他们意味深长的注视。

据孔子自己说,他的受业弟子中,身通六艺的有七十七人。这些都是一些极有思想、极有个性、极有血性的人。他们思虑深刻,情感丰富,个个生龙活虎,志向远大。他们无一丝小儿女态,无一丝求田问舍之想。他们跟随孔子,颠沛为天下,在苦难中表演他们的风流,在艰苦中显露他们的卓绝。他们并不完美,但他们追求完美,正如他们生活在充满缺憾的时代,却又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的世界。他们并不崇高,但他们决不否定崇高,而是以此悬的,作为自己人生磨砺的旨归。

所以,尽管他们有种种缺点、种种不足,甚至不免偶然也有一些小人作态,但他们仍然可爱、可敬,他们的缺点与不足,正如子贡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据孔子颇为得意的介绍,在弟子中,以德行见长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语言见长的有宰我、子贡;以政事见长的有冉有、季路;以文学(学问)见长的有子游、子夏。这十人后人称之为"孔门十哲"。

颜回

孔子最欣赏颜回,一则曰:"吾不如也",一则曰:"吾为尔宰",慨叹自己不如这个颜家小子,并祝福贫寒病弱的颜回能多多发财,然后自己去做他的管家。

颜回深受孔子赏识,我以为有两个原因,一是颜回乖顺而悟性高;二是他的死亡。孔子在颜回生前不遗余力推重他,是为了确立颜回衣钵传人的地位。颜回是那么乖巧,乖巧的孩子和孩子的乖巧是老人晚景中最顺心的拐杖。

曾子

曾皙曾参父子都追随孔子。孔子曾说,曾皙和漆雕开"已见大意",可见修养的大体已具。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暂时,曾暂竟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必配上几个嬉闹无状的顽童,才能使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游戏而不功利。

曾皙在《论语》中不多见,有意思的话也仅此一处,但这就够了。在历史的长河中能留下一句格言都了不起,何况他给我们留下了一首诗,一种人生的境界呢?

但他最好的作品应该是他的儿子,大孝子曾参。这个孝子孝得有点出格,有些永远长不大的感觉。据《韩诗外传》载,他父母活着时他只做个小官,俸禄也少,但他每天仍能熙熙而乐,因为可以以此养亲。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俸禄多了,他却常常"北向而泣",为什么呢——因为"悲不见吾亲也"。孟子也说,曾参父亲曾皙喜欢吃一种羊枣,曾皙死后,曾参就再也不吃这种枣了,因为一吃羊枣,就会万分悲痛地想起父亲。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他也是身体力行者。临死前,他把门弟子召来,让他们仔细察看他的手、他的足是多么的完好,然后告诉他们,他一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般地保护他的身体发肤不受任何伤害。曾子生活得够累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话也是他说的,他确实是充分地﹣﹣我以为是过分地﹣﹣发展了"孝"字,使之成为人生的负担、生命的束缚和心灵的敌人。司马迁说《孝经》就是他作的。

曾子也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物。就其穷大约不让于颜回、原宪。庄子《让王》篇中曾用很形象的语言摹画曾子的穷窘之状,那文字太好,直接引入:

曾子居卫,温袍无表(乱麻做絮的衣服表面破烂),颜色肿哙(脸色因饥饿而浮肿),手足胼胝(手脚生老茧)。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正正帽子带子就会断),捉衿而肘见(提提衣襟臂肘就外露),纳屡而踵决(穿穿鞋后跟就裂开)。

然而,就是这样,他还是飘散着发带,放声高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我怀疑庄子是把这位儒家人物道家化了。

曾子论血性不及公良孺,论悟性不及颜回,论聪明秀出不及子贡,论胆力过人不及子路,论机灵活泛不及冉求,论宽洪简重不及仲弓,论辩才无碍不及子夏,论才高意广不及子张。但最终,从学问角度言,他的成就似乎最高,对儒门的贡献最大,在历史上的影响最远,孟子就出自他这一脉。读《论语》中记载的他的言论,很有深厚蕴含的圣人气象,下面这段话,是我不能不提到的: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这是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身份,社会职责的最高体认。用这个标准去检验.下子就能测试出历代大大小小文人的真实分量。

子路

《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金圣叹评点《水浒》,说及李逵,有一段话,我先移过来与读者看样,彼说李逵处,正合我欲说子路心也:

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看他意思,便是山泊中一百七人,无一个入得他眼。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他好批语。

金圣叹的这段话,也正是子路的"好批语"。司马迁写子路的出场,是头上插着公鸡羽毛,身上佩挂公猪牙齿。"呔"的一声跳将出来,将孔子的马车拦住。不过,在这方面,他又和梁山好汉武松、李逵、鲁智深一样,无一丝淫邪之意。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真正的伟丈夫。最后总是舞刀弄棒的子路被舞文弄墨的孔子降服了,请求做了他的弟子。子路腰间的宝剑比孔子胸中的仁义有威慑力。

我以为,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无一丝小人之心的君子,无一丝虚伪之习的真人,无一丝畏怯之态的丈夫。

但孔子毕竟是一个贵族气息较浓的人,他喜欢"文化"的王朝,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少年的艰辛到中老年奔波,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而他的"诲人不倦",则又是力图使别人"文化"。子路却一直雄赳赳,气昂昂,素面朝天,虚室生白,没有经过"文化",或者"文"一直在他那里"化"不下去,总是那一种天然野生的状态,于孔子而言,不大对他的胃口。而孔子对子路,则是每下毒手,对他进行打击和折挫,务欲使之"文化",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子路,对孔子而言,是一种压力,一种考验,一面镜子,这何尝不是一件玉成圣人的好事?

毫无疑问,子路是孔门中精神最健全,人格最完整,自我最舒张的人物。对社会现状,他比孔子有容忍度,对一些人和事,他也比孔子看得开通。他终究还没有修养成圣,离普通人还较近,所以,对普通人的人性缺点,他有更宽宏的蕴含度。这使他更可爱,更可亲可近。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君子亦有穷乎?"这种诘问恰好表明了他对道德、人格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君子之仕,行其义也",又表明了他自己立身处事的态度,一种绝对崇高的救世心态。

子路如此刚直、天真、胸无点滓,毫无城府,邪恶的世界当然不会让他得到善终。孔子以一个洞明世事的世故眼光,早已预言过子路将"不得其死"。后来的事实证实了孔子的预言,在卫国的蒉聩孔性之乱里,子路不避其难,挺身赴险,像他老师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去维护"义",终于被杀。

子路死亡的消息传到鲁国,七十多岁的孔子停止了肉羹之食。这是他老人家终生喜爱的食物。圣人的生活开始缺少滋味。第二年,孔子驾鹤西去。

冉求

唯子路能容忍冉求的一些宵小之态,唯冉求能羁糜子路的粗莽之性。子路心宽体胖,对冉求的毛病不以为意;冉求心思缜密,对子路的粗鲁能随意调适。

冉求多才多艺,这一点孔子也屡次提到并予以夸奖:"求也艺",并且认为完美的人应当有像冉求那样的才艺。但冉求帮助季氏聚敛,使季氏富比公室,孔子大为恼火,于是号召弟子们:"冉求再也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擂着鼓去向他进攻!"孔子对不少学生都不满意,如宰予、樊迟,但公开宣布逐出师门的,大约就这么一个冉求。

孔子对别人的缺点,尤其是政治与道德上的缺点,是太敏感了,而子路正相反,他对别人的缺点则是十分的不敏感。

洞察别人的缺点,有意的为之遮掩,这是圣人的境界。而若处处故意显示自己这方面的优点,以反衬出别人的缺点,使其昭昭若揭,则无疑是小人的心机了。

子贡

子贡是孔门中最聪明的人,却又十分的正派,有极浓厚的人情味。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把子贡和琼瑶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联想到一起。这大约是受庄子的影响。子贡是英雄,但他在文化中被消磨掉了。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消磨英雄的雄心,使之对命运安之若素啊。

子贡曾问过老师孔子,你看我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是器。

他臧否人物也有些毛病,他偏重于消极方面的优点,像愚拙、迟钝、木讷、柔弱,这些性格,在他看来,都近于仁。是的,他有种把智力上的弱点看成道德上的优点的倾向。反过来,他对诸如聪明、善辩、勇敢这些人性中积极方面的优点,又往往持怀疑态度。也就是说,他又有种把智识上的优点看成是道德上的缺点的倾向。

《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若子贡,可谓伐谋伐交,孔子这一文人集团,不出一兵一卒,而改变天下大势,更挽救父母之国,子贡之功伟哉!

子贡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载:"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最为富足)……子贡结驷连骑(车马成群),束帛之币以骋享诸侯(带着丰厚的礼品去诸侯各国访问,参加他们的宴会),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平等行礼)。"你看这个子贡,凭借着巨大的财力,来往各国之间,是何等的风光!司马迁还说:"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原来孔子赢得生前身后名,很大程度上竟得力于子贡的钱!

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重。子贡赶紧去看望。孔子正拄着拐杖在门口彷徨。一见子贡,夫子唏嘘难禁:"赐啊,你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啊?"虚弱的夫子此时觉得端木赐是那么亲切,那么值得信任和依靠。以前,他一次病重,子路乘他神志不清,临时聘了几个家臣来侍奉他。他清醒后,对子路大为光火,他是宁愿死在自己学生的环绕之中的。现在子路已在前一年死去,子贡的到来,给了老人最好的临终关怀。七天以后,夫子安然阖目。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都服三年心丧。三年以后,大家互相哭泣着道别而去。将军一去,大树飘零,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文化中心不复存在。分散各地的弟子们一个个如遥远天边的粒粒寒星,等待时光的巨鸟来啄食他们。在这些悲哭的弟子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然后去。然后去哪呢?

走出倚庐,乱发飘蓬的子贡是否满怀的迷惘?

六年倚庐生活,六年寂寞,六年伤悼。与老师的灵魂寂然晤对六年,他是否如同承受了千年的风霜?

一个熟悉的世界随着一个人的离去而消隐了。眼前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痴树前头万木春。

只是,鲜花为谁而放,丧钟为谁而鸣?

一个没有了孔子的时代,一定依然喧哗而躁动。

但是,也一定有人会真切地感受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