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有书共读,本周共读的内容是《别让情绪绑架爱》听完以后,让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母亲和一名教师,控制好情绪很重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很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名言,叫作:“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愈童年。”这句话在我教育生涯中多次听到,我很庆幸,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也想给我的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即使现在面临内卷的时代,朋友圈中每天看到同事,孩子家长,不断的晒孩子各项技能,各种打卡,各种学习,内卷太严重了,我感觉到现在的孩子并不快乐,每天都被各种兴趣班,补习班,作业班包围着。我妈也经常唠叨,让孩子多认字,多学习,多看书,我听的耳朵都磨出茧子了,可是能怎么办呢?60后父母们的孩子没多大出息,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辈上,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90后的父母想躺平也躺不平,想卷也卷不动!我太难了……
想想我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我的情绪也是不断的在变化,时好时坏,能感觉到孩子那种想关心我又不敢表达的情感,我也时常在反思,是不是有时候对孩子太严厉了,不过我还不好意思说出口,后来我在不断的学习当中,慢慢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母亲的不容易。
孩子成长初期,父母是他们最坚实的避风港,然而长期暴露在父母失控的情绪之下,这一港湾就会变得摇摇欲坠。每当父母愤怒咆哮、争吵不休,孩子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天翻地覆。夜晚独自躺在床上,他们可能会反复回想着父母激烈的表情与尖锐的话语,内心被恐惧充斥,曾经安心入睡的惬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时刻紧绷的神经,担心下一次情绪风暴何时来袭。
记得有次我在弄电脑,孩子要求我陪她玩,我很不耐烦的赶走了她,她不一会又来找我,我再一次态度不好的面对了她,对了她吼了起来,当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在我旁边,对我说对不起妈妈,我下次再我不打扰你了,那一刻,我心颤动了一下,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让人多么的心疼,看着她惊恐的,慌张的,胆怯的眼神,那一刻,我知道,我错了,我紧紧的抱住她,跟她说了一声对不起宝贝👶那一刻,内疚感,自责感油然而生,我暗下决心,以后要控制好情绪,不要把坏情绪传染给身边的人。
我们知道,孩子是最擅长模仿与学习的,如果父母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孩子就难以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他们可能会要么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真实地表达内心感受,害怕像父母一样失控后带来不良后果,要么也变得情绪暴躁,以同样激烈的方式应对问题。
我们和孩子约定,只要是无理取闹的哭闹,就三天不能看电视,这个约定是有次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我们定下的,后期执行的还不错,但是我慢慢的发现,孩子不愿意哭闹了,也不轻易的表现情绪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主动找父母解决,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件好事,我想让孩子跟我们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她会理解为,我只要哭,就不能看电视,分不清是不是无理取闹。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孩子是个小天使,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甚至在模仿家长。
因为在孩子的认知里,这就是处理问题的正常方式。有时这种潜在的“被模仿”家长甚至毫无察觉。比如,孩子在吃零食,父母虽然不高兴,但没有直接上前制止,而是不由自主地皱皱眉、撇撇嘴,但这个短暂的微表情,如果被孩子捕捉到,他们潜意识里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进而影响自己的内在情绪,甚至变得敏感多疑,导致自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所以,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一名教师,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