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可以激起狂热的爱恨,让陌生人成为朋友,让朋友成为死敌。
韩非子: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政治是一切关系、一切概念、一切道义的扭曲场。
观点的不同来自视野的不同。比较是为了抽离,抽离是为了在另一个高度反思
对于日常生活,往往需要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打开思路。
什么是社会科学的洞察力?就是将熟悉事物陌生化的能力,把句号变成问号的能力,把此时此刻和他时他刻联系起来的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政治本身就是塑造经济乃至社会的根本性力量
制度主义:英国光荣革命成功地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带来可信的承诺,民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产安全感。
政治非常重要,但是也是有限的,抛弃政治万能论。
政治在社会中,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一方面,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另一方面,美洲土豆在亚洲还是土豆。给我们的思考是,要在差异中寻找规律。比较政治学的目的不是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配方,但也不是放弃是非对错的判断,而只是让是非对错判断更加小心谨慎而已。
第一章全球视野
1.政治比较的维度
国家能力是发动机,民主问责是方向盘,没有国家能力,车跑不起来,没有方向盘,车开到悬崖下面去。
2.和平的爆发:一个黄金时代
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战争是常态,和平是例外。但在二战结束后,和平是常态,战争是例外。
固然小国战争也是悲剧,但是其杀伤力相对于大国战争不可同日而语
3.国际格局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全球化时代,深深影响命运的,不仅仅是国家政治,还是国际政治。
每一个时代的国际秩序都对应着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国家和国家联盟的观念和利益
自由主义对于欧美来说,既是理念,也是利益。
4.全世界有产者联合起来,经济全球化
西方国家的蓝领工人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人。所以选举了川普右翼政治家,抛弃全球化。
西方蓝领工人的话语权不再能制约西方资本阶层。
全球主义者(达沃斯人)vs无产者
5.全球化和文化反弹
移民的速度和融合的速度成反比,因此需要平衡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
第二章政治转型
6.历史终结论的终结1?
历史终结论(福山):最好的制度就是自由式民主。
三波民主化浪潮:
1.119世界早期的美国——一战
1.2二战后
1.31974年
民主并非人类历史的常态,古希腊民主就成为了历史尘封的记忆。民主的本质是权力垄断走向权力竞争
2.1民主的崩溃
2.2 民主的伪劣化
7.历史终结论的终结2?
民主转型从来都是艰难,进两步退一步,反反复复,进行民主拉锯。
民主韧性更强原因:经济发展
8.法国往事:转型浪潮中的第一艘泰坦尼克
只有法国革命被称为大革命,英国美国都只是革命,因为法国革命不仅是政治革命,也是社会革命、经济革命。
人民主权原则
不自由的民主:承认普选,但是限制政治自由,以民主的名义打压反对派。
法国大革命民主原则更加激进、民主实践更加深入,但是夺走了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宗教自由、法治精神。
民主是如何产生权力者的机制,自由则是如何限制权力者的机制。
制度转型易,移风易俗难
9.埃及: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
只有人们可以自由地运用理智,就会形成不同意见,因此不存在作为整体的人民,只有形形色色的群体。
民主意味着政治动员,政治动员意味着社会撕裂
10.南非:转型何以软着陆
共同的底线:
1.胜利者的宽容:权力共享+行政分权+保障财产安全+情感和解+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2.失败者的耐心:坦然接受失败而非掀桌子
自由从不降临于人类,人类必须上升至其高度‘
11.印度:民主为什么不管用
政体有限论:民主的本质功能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解决统治者肆意妄为的问题。不是发展经济。民主只是一个底线,不是上线
12.印度:民主为何不管用2
民主依靠试错而非强制来实现进步
13.伊拉克:铁腕强人是救星
第三章国家建构
14.什么是国家?墨西哥贩毒集团
国家的本质特征是暴力垄断
暴力垄断有两个难题:一是权力的集中化问题,也就是确定谁是猴王;二是权力的边界问题,也就是猴群的势力范围。前者是暴力垄断内部承认的问题,后者是暴力垄断外部承认的问题。
15.为什么要重新带回国家,比较政治学的轮回
16.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战争
战争缔造国家机制:
1.1常备军建设
1.2中央财税政策
1.3行政体系
17.国家能力从何而来?文官制和国家
中国文官制何以发达:
1.1细密的政治经纬线
1.2文人当政
文人没有军事基础、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宗教基础,对皇权都不成真正的威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8.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
国家能力来源:
1.战争:战争压力迫使形成中央集权,大鱼吃小鱼、小雨吃小虾,形成一定疆域内的暴力垄断格局
2.文官制:为了维系权力结构,国家需要庞大的细密的文官体系
支离破碎就是保护个人隐私的屏障
美国的优势从来不是国家能力,而是个体创造力和社会活力,是企业家,。
19.美国:国家建构的另类道路2
美国国家建构台阶:
一:进步主义时代
二:罗斯福新政
三:民权运动时代
国家能力,从根本而言,只是民间活力和个体创造力的溢出效应而已。
20.国家建构的瓶颈:阿富汗的悲剧
国家建构失败因素:
之一:多山地形,造成部落主义的政治传统
二:地缘位置:大国代理人战争
三:宗教极端主义
四:民族结构
第四章政治文化
21.观念的水位与制度的变迁
只有观念变迁退订的制度转型才是牢固的
观念来自哪里?经济发展?or威权制度的缝隙?
22.何为民主文化:泰国困局
泰国很容易民主转型,但是不容易民主稳固
民主——社会自发结社的习性——自发结社培养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协商精神、合作精神
后现代文化理论:后现代文化就是自我表达的文化,强调个体自主性和选择的文化,工业经济强调整齐划一,后工业经济要求个体创造性、主动性和表达欲。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自主的个体选择去塑造自身命运和社会命运,民主就越可能出现和稳固。
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表达理论的本质是参与精神。
每个人都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才是民主的本质
参与意识+规则意识+政治边界意识
耐心和节制比勇气和热情更重要
23.恶真的平庸吗?暴民考古学
平庸之恶:
她不是编剧、不是导演、也不是制片人,只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演员而已。平庸之恶不需要任何创造性、戏剧性、思想性,只需要一点盲目而已。
恶人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执行了一些命令,但是却是这个漫长迫害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这正是某些邪恶犯罪的秘密,这些犯罪把邪恶切成一小份一小份,小到每一份邪恶的实施者完全感受不到邪恶的力量。
集体作恶的1+n模式:作恶只需要一个有创造性的导演,其他人只是拒绝看到大的图景,只看到眼前的一张办公桌、这一张表格,但最终会集体作恶。
平庸之恶——激进之恶、创造性之恶
权力生产暴民的机制:
1.高压
2.利益:一切集权体制招募打手的机制,就是垄断资源和权力,从而使得有抱负的人放眼望去只有这扇门可以打开。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翻译软件,把恶翻译成善。意识形态是扭曲场
24.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1
承认文化内部具有多样性,但是不能否认文化总体的价值倾向性
承认文化内部的演进性,不能否认文化在特定历史时刻的倾向性
普世价值确实存在,但是文化差异是指价值冲突时的排序不同
25.文明的冲突:一个过时的预言2
第五章政治经济
26.智利
27.委内瑞拉
28.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
贫富悬殊问题
1.道义上不公平
2.影响经济发展: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趋势,穷人的钱会很快回到经济循环中,但富人的钱只会躺着,因为穷人的需要是刚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是收入不平等的国家,消费不足。
3.政治极化
29.新镀金时代?不平等的幽灵2
1.悲惨叙事的另一面
2.受害者叙事的另一面
婚姻渐渐失去了阶级流动的功能。婚姻是加剧不平等的重要因素
3.阶级战争叙事的另一面
我们想要的是向上的平等,而非向下的平等
平等必须和自由、秩序、创新等价值并存
30.政治的可能与不可能
政治现实主义是一种不对称,政治可能让国家变成地狱,但不可能让国家变成天堂。因为坏的政治可以扼杀一切生产力,但是好的政治只是提供了公平的游戏规则,比赛是否精彩,取决于球员们。
政治行动需要道德觉醒、需要勇气,需要一个小男孩站出来说对不起,过往,你没有穿衣服。
恶的泛滥未必需要很多坏人,只需要一个魅力四射的坏人+无数不假思索的平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