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语》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06 08:09:4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论语》读后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物质和精神,你到底追求什么?追求什么都没有错!只是不一样的体验而已。

有一类人他们不愿意为物欲所累,追求精神的富足。古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于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代的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王晓琮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人,14岁进北大少年班,22岁浙大数学系硕士毕业回哈理工教书。教数学和专业英语。衣着寒酸,吃饭舔盘子绰号扫地僧。

君子有吃的就行了,不贪求吃饱,有住的就行,不贪求安稳。所以当你还在为欲望苦苦奋斗挣扎,心里苦不堪言的时候,读读这句话可以让自己紧张的心放松放松,不要拿贫穷和为了生计说事,扶贫到现在,温饱是能够解决了吧。再不济你怎么也比颜回强吧。苦是因为欲望的无止境和精神的匮乏。欲望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推动力,是轮回运转的推动力,断了欲望就出了轮回。儒家是入世的,所以提倡寡欲。欲望要有个度。欲望越大,幸福就越少。所谓知足常乐。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我觉得这里的“敏”是敏锐的意思,就是对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洞察力,慎言体现了你对事物是进行了缜密的思考的。然后亲近有道,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保持自己能走在正道上,这才是真正的好学。好学,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什么。你学小偷也挺努力,就不是孔子所说的好学了。

今天的句子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的方向。所以归在《学而》篇里。先从心里认知上要减少对物质欲望的追求,把心思用到精神、内在、智慧的提升上,敏事慎言,就有道而正,才能说明你是真正好学。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 文

孔子病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道:“有这回事吗?”子路答道:“有的;〈诔文〉说过:‘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道:“我早就祈祷过了。”

赏析

理科前线 · 刘明强

读书笔记

合于天道,即是最好的与天地神祇相通,天地鬼神自然庇佑。祷尔于上下神祇,只不过是低端做法了。中国古人对神的建构,是基于人为主体的,神格服从人格。所以神祇降福,不是依据人对神的迷信、供养,神格可以被理解,不是暴戾无常的。关于中华文明中鬼神观念的话题,在7.21已经聊过,此处不再赘述。人与神之间互认的价值在德性上体现。“鬼神非人实亲,唯德是依”、“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所以死生祸福疾病穷通,不是隐秘的力量所至,实则是人自已德性行为所致。所以孟子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遇到困难,求助鬼神,这是心力不足,志向不坚之人常做的事。子路登堂而未入于室,张居正说:“盖疾病行祷虽弟子事师迫切之至情,然不达于人鬼之理,机电溺于祸福之说,惑亦甚矣。”。有诸?是指请祷之事,是否有古圣贤同类事件的依据。诔,是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章。古人注中,有认为诔当为讄。讄,指古人行善积德,以文求神佛保佑、降福的仪式。孔子所尊崇的先贤,除了尧舜禹汤文王武王之外,大概是周公了。因周公建礼作乐之功,辅弼周王之忠义,以至于常常梦见周公。《尚书金滕》却记载了周公向太王、王季、文王的祈祷,愿以身代武王去死的故事。周公祈文,以自已多才多艺,请以自已代替武王去死,而到另一个世界更好侍奉先祖,没多久武王病就好了。这或许是与汤武从天受命,以革命的形式获得政权,同最理想的受命于人,从禅让获得政权不同,文化建构尚未健全,而心理上有巨大压力所致。

子路请祷的思维,是以世俗福祸为念,忏悔改过,以祈避凶趋吉。以此思维,迁善改过,鬼神见之而喜,赐福于人。孔子迁善改过,博施济众,岂不比以祸福为念头而产生的悔过之心,可谓是祷之久矣。加之夫子行道,个人祸福也无法影响行道之决心,祷之无所增益。

另,夫子于人世间行道,人世间的秩序不宜过多引入怪力乱神之说,所以以此教弟子世人。

夫子敬鬼神而远之。尽人事,而安天命。所行之事,皆身体力行而求诸,不希求于他者。人有急难,常祷于天。然天自有天道,岂因尧桀而存亡。夫子尽心尽性,德合神明,若比于祷也。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 文

孔子说道:“讲到圣和仁,我怎麽敢当?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就是如此如此罢了。”公西华道:“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赏析

理科前线 · 刘明强

读书笔记

本章对话,应该有其背景。《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而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朱熹:圣者,大而化之;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

不居圣,不居仁,即是孔子之仁。抑为之不厌,指学做圣人,向圣人看齐。学不厌,学而不知足,厌,满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答,孔子知道后,问子路为什么不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自述与众人的差异说到:“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年十五立志向学,保持终生,可谓学而不厌,有其实也。孔子用心在学做圣人,心不滞于身外之名。颜回说到孔子时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孔子以向学之心、求仁之志,来看古之圣人,自然更能明了圣人之全体大用,虚心求道,所以才有同颜回看自已的心态,盖进取之心不减,勇猛之志常在。

子贡其人,年轻时有急于求成之心,时常以仁、圣问孔子,以为自已学问有所得,自比颜回。如子贡问孔子:“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姚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之类。直到孔子殁后,性情渐于臻熟,认识到君子行道之远,不在一已学识长短。存心立志不同,视野自然不同。所以当有人毁仲尼时,能认识到:“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孔子不争圣人之名,不是自谦,是不溺于名。此犹庄子至魏见惠子,惠子怕庄子大材,而取代自己的相位,庄子则喻相位如“腐鼠”一般,实非所求一样。

就章节结构而言,上章孔子说自己躬行君子,则未之有得。本章说自己不敢居圣居仁。圣从之学,不止于学道,子游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是君子“爱人”之途径。用心在爱人上,可谓圣人,用心在圣人之名上,其心尚且不仁。凡居圣居仁的,其心必不仁。没有一个圣人,仁人,会觉得自己学问已经足够,德性已经完备。

最后,孔子说自己为学不知道满足,教育他人传播智慧不知道疲倦。是其向学近道爱人之心。明代大儒刘宗周:“夫子一生学问,实从事此两言,而恒学分量之难尽,又终不敢自诿其难也。”《尸子》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

孔子圣人与否?孔子在世时,即有争议。有人认为孔子如圣人一般德全才备,大而化之。但同样有许多人不认可。无位素王,功过评述,自在人心。心中有圣人,有道栉,自然观孔子如圣人,抑或有未曾深入经典,人云亦云,高论孔子不肖的,只是糊涂蛋。

——2022年11月3日

居仁不仁。仁者是不断克已修身宏道之念头。夫子虽圣,依然不自得,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改之。古人注,以为夫子此章为自谦。然自谦,只是滞碍于外的表现,夫子又如何会故作谦态,而损其直。夫子之言,必是从心之直言。夫子言此,必于其心中大境界观之而得此种结论。夫子善学,善见人之善,故人情事故皆有可学之处,因有此叹。夫子辞其名而居其实,非是自谦,盖有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