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池莉的《和女儿一起长大》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24 09:27:09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池莉的《和女儿一起长大》有感

  我于昨天读完了池莉写的《和女儿一起长大》。很受教。从而,也发现了自己在和孩子们相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如作者所写的:二十三年,这么快,这么近,这么梦幻,原本我一直以为是我们在抚养孩子,却原来是孩子在馈赠我们:从怀孕到此刻,多少美梦成真!而我,现在,能够回赠孩子的,只是:一叠纸,许多字。
我写了《和女儿一起长大》。

   是啊,我有时候觉得养孩子太辛苦了,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生活的更惬意幸福,我忙的团团转,有时候还指责、埋怨孩子,现在意识到和作者的文笔所触及的对孩子的爱的方式迥然不同,其实抚养孩子,从另一方面而言,确是孩子在馈赠我们!让我们检讨自己的爱的方式,对吗?是不是做到了正确的爱呢?

   读完这篇文章,我能体会到,作者对女儿的爱是尊重,是欣赏,是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对于女儿的爱,文章中,虽然因为小生命的刚到人世间,作者有一点点的忙乱和小小的不适,但自始以后,作者更多的是提及的,和女儿相处过程中,遵循女儿的兴趣,和外界环境教育理念不同,按照自己以及女儿的兴趣和真正快乐的角度出发的一次次抉择。从这篇文章中,我也感触到了,英国高中教育体制和国内的不同,也能感受到,英国高中以及大学教育中和国内的不同之处:优点是环境宽松,但课程同样是严进严出,但正如作者所说,学校方面对于学生爱好的尊重,对于学生正常心理的尊重,有利于孩子主动学习,智慧成长,其实真正的教育目标,不就是让孩子怎样做一个人吗?作者所述:

无须做什么大人物,我没有要求也并不希冀我的孩子去做什么大人物。继续这样,做自己就好。继续这样,选择自己喜欢的目标,顺利到这个目标,在整个过程中感到快乐,孩子啊,这就够了。

   作者述:我自己也是从儿时过来的,我扪心自问,就不难发现我们幼年、童年以及少年时代那些更加自然的成长经历,其实是最宝贵的,那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基础,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源泉和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我发现,那些亲密抚育我们的人,事实上就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和榜样与亲人。像我这样,与自己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就密切相处的母亲,我自己才是最关键的教育。我最关键的是首先教育好自己。

  不愧是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表达出的心声,很能让我共鸣。我首先要教育好自己。

    我很感谢我的两个孩子对于我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女儿虽然话语不多,但她越来越优秀,我很为她感到高兴。以前,我只注重了女儿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时候,没有尊重女儿的感受,她也应该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我应该给予尊重,并且和女儿很好的沟通,我在和孩子们沟通的环节,欠账太多,还是应该有点耐心,和孩子共鸣的。女儿到大学后,每个学期放假回家,感觉都有变化,我看到女儿的笑容多了,考虑问题比我周到。女儿更加独立了。更善于和同学老师沟通交流了,这就是进步啊。前两天,女儿还给我建议:多和儿子的班主任老师沟通。这建议多好啊,学习知识,回归到根本,不就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吗?通过女儿和她舅的聊天,我能感觉到女儿的突破,她更善于突破自我,主动向同学老师请教,我很敬佩女儿的进步!

    作者述:因为社会是人组成的,“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知识和学问。

   女儿和儿子都在紧张的备考中,我只愿我的孩子们,爱护自己的身体,捋清头绪,确定目标,尽力即可!祝福孩子们!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知识的快乐,还有众多其他的来自于学习生活中体验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