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暑期在贵州山间行走,从南往北,走到遵义书店,拿到此书,一口气读了一半,回到深圳便沉于书架,灰尘累累。一日,想起“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便又从书架上“解救”下来,每日读一段。
洪应明著倾尽一生心血写出的《菜根谭》像一位长辈给你娓娓说尽人间世事,尽数处事智慧。
此书确可存为枕边书,困惑时展书读文,至情至理,滋润心扉,教你少躁气,明事理,磊落坦荡,举止有分寸。
书分为五卷:《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
《修省》从生活心态各个方面提升我们修身养性,读得活,用得上,自然为我们平凡人生增添无限精彩:
开篇点出:“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解: 想要拥有黄金美玉一般的人格品性,一定要经历烈火锻钢的磨炼;想要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功勋,必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行事。
🌿思:“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克制是成功的前提。现在这个社会,信息发达到---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视频电子产品更是吞吞噬宝贵精力的黑洞,稍稍放纵自己,便步入歧途,一退千旬,功业也就无从谈起了。
这也提醒读书做事的人,要想过好这一生,都会经历过皮糙肉厚困苦不堪的一段时光。有人说,世间甜都吃不完,何必自讨苦吃?我对这句话,总是不大相信。谁个生下来,便是大智大慧,不撞南墙,不碰南山,三万多天,一生顺遂呢?
上周六参加英语角二十周年庆,英语角创办者在台上读诗。读到动情处,泪流双颊。疫情三年,内困外忧,没有收入。她如果不是用意志,用诗歌对抗生活的困苦难堪,早就住进“康宁”了(深圳奋斗圈里用“康宁”医院指代精神疾病,解释都是多余的)。
明白道理者众,从道理中走出来的人,如烈火锻钢般,老天才给你生存下来的机会。突然悟到中国的瓷器,原来是经过二千多度高温烧制而成,才有二千多年后存在博物馆,让后人解读历史痕迹的可能。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解:无事可做的时候要懂得反省自己是否有纷飞杂乱的念头出现,忙碌的时候,要思考自己对人对事是否心浮气燥不耐烦;得意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趾高气昂,失意的时候要反省自己是否一味地怨天尤人。
🌿思:能时时反省,提醒自己,使内心中杂乱的念头和不良的习气由多而少,直至慢慢的完全去除,这才是真正学有所成的预兆。
从这段话中悟到自己多年所学无成的真正原因便是心浮气躁,走马观花,未能潜心于内。遇到一点点小事,便沸腾,便扬汤,就害怕整个世界不知道。这种冲动的性情,不沉静不沉稳,难以真正坐下来钻研学问,学无所成是很自然的结果。
有人拿这番话批评你,你会不开心;当自己从书中悟到自己天生的天敌,天生的缺漏时---逻辑思维和系统化不足时,就会不断警醒自己。
“学者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解:拨开人世间的俗尘,胸怀中自然没有烈焰焚烧,战战兢兢的情绪;抛开内心的狭隘想法,眼前就会清风明月般豁然开朗。
🌿思:“月到风来”:是比喻豁然开阔,豁然开朗。好一个“月到风来”,有画面感,很舒服的感觉。如果有清风朗月般的淡然心态,内心平和,遇事从容,世界也会是清宁的。
“月到风来” 这种境界,难能可贵,同时也需要通过严苛的前提条件,才能让自己时时内心有赏心悦目的感觉。疫情期间,全民经济困顿,有人一碰,就爆了;有人一触,便炸了。便给自己立下一个原则:不是真心想买衣服,就不去衣店试衣。人家衣店小姐姐们对你说尽好话,指望着你试衣后,掏钱带走,养家糊口呢。你试过合适又嫌贵不买,人心哪里经得起这种种试探,有意无意把自己推向风波边缘,随时可能炸裂状态,哪里有功夫有闲暇心境欣赏“月到风来”呢。
“学者动静殊操、喧寂异趣,还是锻炼未熟,心神混淆故耳。须是操存涵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的景象;风狂雨骤处,有波恬液静的风光,才见处一化齐之妙”。
🌿解:求学问的人,行动静止操行不同、喧闹寂静意趣不同,还是锻造冶炼尚未成熟,心思精力混杂淆舛的缘故。必须是执持心志滋润培养,安定的云静止水中,有鱼跃鸢飞的景象;风雨狂暴急骤的地方,有风平浪静的风光,才能显现对待万物变化一齐的妙用。
🌿思:“静”是一种修身。佛家有禅静,道家有虚静。恬静地读书,沉静地写作,安静地思考,宁静地生活,娴静地游走,“静”是人一生中的最大福分。心静了,外界喧嚣的嘈杂便少了,纠缠琐碎便少了。如一潭清幽的水,包容一切,悦纳一切。控制情绪,让自己静下来,浮杂自去,涵养自生。安静中,一举一动流露心性的高洁,安静里自生力量。静而生慧---我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将各种问题,交给睡眠,第二天醒来,答案自现。
3月30日,也就是昨天周末将自己的书桌上,一应杂物收起,将左一架右一架台灯移去,只装一盏吸顶灯,四周明亮,却不占桌面空间,杂物去,只留下空白,用来抒写精美文章。这种一去一来,也许是一种新的开始吧!
“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解:一个人剥去脸上层层伪装,眉目才不会令人厌烦;洗去了心中的数斗尘俗,言谈举止才显高雅的品位。
🌿思:中国古话“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来形容一个人极其令人厌恶,毫无可爱之处。内心隐藏着污秽邪恶的想法,脸上挂着虚伪的面具,这样的人令人厌恶,避之唯恐不及。
如果想看到很美的男子或女子,荧幕上电影演员我们不一定常见到。那就买张票踏进音乐厅,去看看交响乐团的成员,男子清朗帅气,自有一种月光浸润的干净之美;女子衣裙飘飘,自有一种山谷仙气感染之觉。交响乐团的成员,仅仅是音乐技能演出之效力,也那是音乐匠具吧。他们投入其中,心诚意到,长年修炼,才能演出不朽的乐章,才能让整个乐团在音乐界留下口碑。长期在音乐美中熏陶,随音乐起伏而变化,那张脸自然生动有趣,立体丰满。
所以看一个人,即使不知道他的品性如何,单单凝视那张脸,就能读出他为人之道的些须习性。
这仅仅是《修省》片段只言。
这是一本可以避祸的书。从古至今,官场争斗,何时何日休过?争斗是人性贪婪自私所致,人际关系边缘善恶美丑,谁能不尽心相博,免不了各种纷争四起。而书里教人谨言慎行,低调沉稳,做好自己手头的事,闲睱浸清风赏明月,唯独不论人事是非。
这是一本可以做日更的书,三百六十日,日日抄录修心,心境自然平静温润而妙不可言,处事有意无形中展露智慧妥贴周到。
采撷书中几个片段文字,一书摊开,慢慢读来,入山探宝,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