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可是,尽管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读《南渡北归》,我一点也轻松不起来。有的,只是叹息,只是扼腕,只是爱与哀愁。
国家,个人,休戚与共。
以现代儒林为主线,主要以学术研究成就及其悲欢离合命运展开叙述,寻根问底,清晰脉络,留给读者庞大的思考空间。
梁启超家族、曾国藩家族、陈寅恪家族、余大维家族,加之胡适先生、傅斯年先生,是本书的主线。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国学大师,除了自己在国学、考古、国事、政治,以及对世界格局西方文明等多方面均具有见解独到清醒异常地认识外,还在对子女的培养上极具远见。他为长子梁思成选学建筑学专业,为次子梁思永选学考古学专业,就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这些冷僻专业能够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些专业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显然,梁启超的愿望达到了。梁思成和梁思永分别由美国学成回国后,经过多年努力,均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一代宗师。1948年3月25日,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共81人,而梁思成和梁思永均当选首届院士。
曾国藩家族的孙辈亦是人杰群出,曾昭抡、曾昭燏兄妹为最。
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但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其后人无不以这位先祖遗训作为奋斗目标,均能脚踏实地、明智奋发。
曾昭抡1920年与其兄曾昭承同时为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留学,获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曾昭燏因急于回国参加抗战,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因其求学期间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卓越成就,回国后即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总干事。
1948年,曾昭抡入选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陈寅恪祖父陈宝箴进士出身,做过湖南巡抚,与其父陈三立均为著名学者。
陈演恪留洋十几载,于哈佛、柏林大学研究院等欧美名校研究学习,他不慕虚名,重真才实学,虽然终未拿到一纸文凭,却成为学贯中西的名满天下的学者,被称为史学奇才,教授的教授。
1948年,陈演恪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余大维家族更是人杰如繁星璀璨。
余大维先期醉心于文史,后因有成为他妹夫的傅斯年在文史研究上风头盖世,无人能及,感到若在此路上走将永无出头之日,遂全力专攻数理逻辑。嗣后,余大维成为弹道学专家,是中国关注原子技术的第一人。
其家族余大绂、余大𬘡、余大缜、余大綵等也都是留洋回来的著名教授,而余大绂亦为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傅斯年先祖为大清开国的第一位状元,儒学世家,被誉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北大毕业后公费赴欧洲留学,广泛涉及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化学、统计学、矿物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傅斯年的广泛学识,就连余大维在得知傅斯年有意进攻文史后,慨然叹道:搞文史的人当中出了个傅胖子,我们便永远没有了出头之日。
傅斯年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正义感,爱才惜才,对友人侠肝义胆。对贪腐嫉恶如仇,对政府的批评不顾情面,不畏强权。一手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及其史语所,并为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胡适先生的人格与成就更是天下有目共睹,被几代人誉为儒林共主,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如群星璀璨的大师们,每一个都在灿烂星河里熠熠生辉,夺人眼目。追根溯源,每一位无不来自家学渊源的读书世家。重教育、重品德、重行为,是这些世家子弟成功的秘籍。
把读书作为家风,是这些著名家族的立家根本。惟读书可以传家,几百年不间断,一代更比一代强,是这些家族之所以能够延绵不绝的万能钥匙。时至今日,在科学技术发展更加细化和深入的环境下,就更需要读广泛而精专的书,扩大视野,精通专业,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勇立潮头,始终站在知识前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能否永续传承、不断进步的世纪工程。所以,需要形成一种重视教育、重视学习的家风国风。在这种氛围里,人人爱学习,人人重视学习。一代一代,代代相传,经过数代努力,就一定会像文中那些家学渊源的大师一样,不断有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出现,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试想在今日之中国,如果能有一万个家庭像这些大师家庭一样,家风传承,从不间断,试想将会有多少杰出人才出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岂不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沐儒林风,习大师范。传承、学习、进步,为民族复兴而努力,是数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