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活着》读后感11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0-29 08:49:5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活着》读后感

     这篇征文获得优秀奖!第一次带着学生参加报刊征文大赛,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还能获得几个奖项!实在是惊喜!为学生点赞!这将是开启我们参加报刊投稿的前奏……同学们,让我们开足马力,加油!用我们手中的笔充分地表达我们自己的思考!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题记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苦思过这个问题,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思出来最深层的意义。余华老师还在《活着》中写道:“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书中的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他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活地更加洒脱坚强。

  为什么福贵在经历过这么多苦难过后却仍然活的洒脱,他并不是乐观豁达或被命运折磨地坚强无比,他只是被剥干净了。生命从最初开始所添砖加瓦塑造的一切都被剥干净了:家庭、儿女、财富、社会。他对什么都没有希望了,当然也不存在绝望。这就是所有人活着的状态:活着仅仅是为了活而已。

  那么,为什么他们还在拼尽全力,兢兢业业,甚至看来亳无尊严的活着呢?大概是为了去挣扎,去痛苦,去幸福,去卑微,去高大,直至一天,我能与我和平共处。

  然而,我是否能与自己和平共处呢。在教室里面,有两个我,两个不同的的我,一个是成绩卓越,性格良好,让老师们喜爱的我,那是第一个我。一个是成绩中等,性格执拗,大多老师们甚至都想不起来是谁的我,这是第二个我。这两个我截然不同,却都是我,第一个我是我所追求的样子的我。第二个我,是现实中的我。而这两个我是否能够和平共处呢,也许能吧。我追求着优秀和卓越,但也想脚踏实地走眼前路,也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追求完美的自己,与完美的自己共同进步,亦是和自己和平共处。

  而在家里面,时而争吵的声音充斥着房子,当我和家人的意见不合时,我会显现出我执拗的性格,我不懂得与他人妥协也有时不会与他人和平共处。我是糟糕的,是有许多坏习惯的,是时而“断电”的,是控制不住情绪的,这是家里面的我。我如何与这样的自己和解呢。

  我独处的时候,常常会想我该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呢,那是我的第一座山,这座山看起来很容易的就能翻过,但事实上却是跋山涉水。我时而迟钝时而暴躁,我平庸且凡俗,我经常在自己的生活中出错,也偶尔狭隘。这是我,我并非明媚的那一面。

  可我想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我慢慢能接受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自己偶尔断电。带着缺憾拼命绽放这是与自己达成和解的唯一办法。我想,我应该做的是去接受那个完整的自己。

  反复阅读这本书后,我终于在福贵唱的那句“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中明白了福贵的幸福。他这一生有苦难磨折,尝尽苦的滋味,却不乏甘甜。他有过衣食无忧的日子,有过最好的一双妻儿。足够。而我对"活着”这个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世界上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情,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情。”余华先生在书中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希望我们如福贵一样,面对生活的困难和逆境时,坦然面对,活着本身没有意义,而是我们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

  愿我们,有体验世间百态的机会,有面对世间百态的勇气,有接受世间百态的心理。生命是一场不由分说的崩坏,当湖水倾涌的时候,不必怨,它亦为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