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里边的主人公是以为在长安上林署上班的“小透明”,上班十几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终于在贵妃生日前贷款在长安郊区买了房,原以为他就可以这样平稳度过余生,毕竟在职场他也不突出,好事一般轮不到他。可偏偏在他徜徉在未来美好生活幻想之际,领导想起他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及贷款买的房子,为了“帮”他快速还贷给他了一个“肥差”——当个转运使。当时的“XX使”可是肥差,不过也是“财务”最讨厌又不敢拒绝的“特岗”。这次上边下的敕牒是到岭南采办荔枝“煎”,采办荔枝煎不难,这里“煎”就和现代吃的蜜饯差不多,用糖盐腌制过的果脯。李善德心里一合计,不难好办,里外里还能捞点,顺便把他的“香积贷”还了。于是,开始走程序办手续。可这还没到第一站,就发现敕牒有猫腻,这里边“荔枝煎”变成了“荔枝鲜”,一字之差,就是生与死的差距呀!荔枝鲜就是咱现在说的鲜荔枝,这可不得了的。从汉朝起就没办成,从岭南到长安5000里运鲜荔枝,前有古人栽跟头,后有来人高科技,可这大唐荔枝转运使注定是提头办事,这脑袋怕是顶不了几天了,李善德被坑了!
几经周折,李善德还是出发了,在挚友韩洄和杜甫的支持与鼓励下出发了,人微言轻的他到达岭南后又被“地头蛇”搞“理解但不支持”这套,于是他只能单独行动,找了当地“种植能手”阿僮,货源终于在李善德的不懈努力下,搞定了,接下来就是“运”。
初入江湖,李善德又被“坑”了,没有资金、团队,有胡商自荐来支持他的工作,可是天下商人哪个不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胡商看中的不是给老李转运送货,二是大唐老李家的公家活。为了完成采办荔枝鲜的任务,李善德不得不先画大饼,于是开始了转运实验。
在转运实验过程中李善德始终秉持一个观念“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第一次实验,阿僮的头茬荔枝全军覆没,但是老李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根据第一次失败经验,李善德调整转运方案,亲自上阵参与第二次转运,这次依旧以失败而告终,而距离任务截止时间已经不多。李善德慌了。还好这次距离长安不远,他也做了必死的决心,于是偷偷回家与妻女告别,与挚友告别。在与韩洄的建议下,他又有了一线生机,找到了贵人,求得令牌,让自己转运中有了皇家靠山。可这令牌就让他卷入了“上边”巨大的利益网。在这个网上他就如同一只蝼蚁,不堪一击,转运这件事也必须成功,不能失败,成了就是国舅大功一件,败了就是皇亲国戚的颜面扫地。其中利害他心知肚明,但依旧坚持完成任务。
最后的转运机会,在李善德还没有到达之前,小道消息已经传入岭南,“地头蛇”凭借敏锐的“政治触角”先一步行动,而这“城人”并没有像李善德那么善良,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毁了阿僮的荔枝园,供货商因此伤透了心,中间商李善德痛心不已,但却不能辩解什么,还是以任务优先。
最终,老李完成了“采办荔枝鲜”的任务,同时也学会了官场的人情世故,最终因为花销过大被贬岭南,而老李一家也因祸得福,在岭南他们躲过了中唐暴乱。
书中的老李其实就是我们所有“打工人”的缩影,但在各种困局中,他善于思考,固守本分的品质,以及他自始至终的良善正也是国人品格的缩影。这段历史无从考证,但也因为在大唐正史中做这件事的“老李”,成就了“一骑红尘妃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