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曾国藩传读后感12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12-17 09:10:12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曾国藩传读后感

第一卷主要讲到了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章曾国藩的7次科举之痛。第二章为什么要学做圣人,第三章惊人的进阶之道,第四章从前的官场愣头青。这四章介绍了曾国藩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如何通过科举走入职场成功,成为一位牛马。这里也了解了曾国藩的原生家庭对他性格的影响。

读完这一章有以下几个感悟:

第一:知识改变命运

曾国藩的家庭其实就是普通的农民家庭,但是曾祖父和父亲几代人认定科举是唯一的成功之路,并坚持下来,最终父子双双都学有所成。从此曾国藩也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为了一位有希望走入一线城市,和其他优秀人才竞争的机会。在这里真的是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强大,应该说曾国藩的这个经历是我们大多数农民家庭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可能他们这一生当中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通过学习,通过升学。曾国藩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我所处的社会群体一个普遍的现象。

第二: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曾国藩的经历和家庭教育,让他非常的自卑,同时也心高气傲。他在三十而立之年却给自己人生定下了一个非常大的目标,就是学做圣人。他不仅立了远大的目标,还注重行动,于是他从29岁开始写日记,这一写就是一生,他的所做所为都在践行自己当初立的目标,他的这一品格,让我想起了罗胖,一个永远不怕给自己立Flog的人。这类人都是了不起的,都在做着了不起的事。反观自己也立了很多的flag,但是真正坚持下去的太少。从曾国藩的身上看到了小人物就要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最终也会创造不一样的一生,唯有“坚持”才是成功路上的不二法则。

第三:起点低可以后天来补

曾国藩入京做官之后,发现了自己的原生态家庭和教育环境、阅历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带中的不利因素,觉查到与他人的差距,这让他再次看到了自己短板。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曾国藩在官场上没有任何优势,他出身非常普通,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在官场上又毫无根基,为人还比较笨拙,不善机变,土里土气,不像别人那样八面玲珑。他的成功得益于发现了短板,不是摆烂,不是抱怨,而是查漏补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他初入翰林,努力通过考试逐步晋升,但要成为圣人,可不是通过考试可以做到的,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做人的规矩。这十二条规矩放到今天也是极少有人可以坚持到的,他却坚持了一生。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一生下的功夫不可谓不深。他还给自己规定了交友的标准,真是贯彻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只能说曾国藩在那个年代,就有了圈层意识。

第四:职场是个修行的好场所

步入职场的不适、颓败这些经历,让我们看到了大多数普通的人初入职场的经历。由于在某一个时机到来的时候,突然获得了优于他人的成功,出人头地,这类人往往有高傲的自尊和远大的目标,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步入职场却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受挫是必然的。这里读完让我看到曾国藩真的就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一个普普通通人,他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大多数都经历过。这也是为什么在看曾国藩传的时候,总是有一种看到了自己的感觉,特别容易形成共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