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育未来简史》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5-06 07:31:2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教育未来简史》读后感

伊恩·朱克斯 / 瑞恩·L·沙夫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P123)

01


内容

我们应该做一个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者、有通识、视野开阔、有责任感,具备思辨意识,以问题(任务)导向进行学习,将问题落到实处。发展内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全球意识。

02


本书评价

因为本书覆盖面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且里面的很多观点和展望都极具创新型与创造性,让人耳目一新。

关于教育和未来,作者将它们视为整体,并从大局上对其做出批判性建议。在这本书里,涉及到了作为教育者应该怎么做、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作为直面未来的现代人应该怎么做。

不过,在阅读过程中,我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作者也许对未来的展望太过于乐观,公众号“社会学院”的一篇文章提到:“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 84011 名10-80岁参与者的数据,结果发现,社交媒体使用与生活满意度的自我评分之间存在负向关系,这种现象在年轻青少年中最为显著。此外,这种关系中的性别差异仅在青春期出现。”(4月22号发布) 比社交媒体更大的互联网以及其他的技术,会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还只是凭空想象。

03


关于未来教育话题的一些信息

去年曾对这样一个话题有过沉思,“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硅谷有一所受全球瞩目的创新学校——Altschool,他们是一家把教育改革,互联网大数据和科技结合在一起的提倡个性化教学全人教育的微型实验学校,在国内也有这样的学校,比如"一土学校"。

“一土学校”的CEO申华章曾在一档播客里说过,“很多东西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你给他一个好的环境,他自然而然会生长出来。”在一土这种成全式教育体系里,构建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这是否是所谓的“未来教育”呢?我们或许只是盲人摸象。

究竟什么是未来教育?难道未来教育就是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吗?我认为不是,未来应该更加立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成全式教育的种种设想,成全并不排斥竞争,反而会更有竞争性。学生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这个事情本身,他失败不会认为自己被淘汰了,反而会因为这次磨练心理更健康,抗击打能力更强。他关心的就是他自己关心的东西,他关心的也可能是整个社会关心的。

而当我们一旦提到对当前教育的批评,诸多观点总是诟病工业化,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有一定的弊端。相似的,几乎所有对教育的展望里,几乎都提到一个词“终身学习”。在《斯坦福大学2025》中,提到与之相关的开放式教育创新项目“开环大学”(Open-loop University),不限入学年龄,延长学习时间,自定学习节奏,先能力后知识,有目的地学习,打破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壁垒等,这无疑是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展望,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实是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Stanford D. School)的一项教育改革的创新项目, 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质。

当然了,与其说《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是一个方案,不如说它是一个对未来大学教育模式进行畅想的大胆的设计。

另一所传奇的学校——瑟谷学校(Sudbury Valley School),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弗雷明汉镇,是美国第一家自主学习学校,是一所民主学校,另类学校。建立于1968年。

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充满好奇心的,而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这个学校,可以看见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一起做同一件事,具有超乎寻常的热情,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更意味着,孩子在教成人,而非成人在教孩子。从老师教授,到学生探索,这其实意味着,人们在玩耍中学习,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做自己选择的事情是常见的主题,学习是副产品。这意味着未来教育吗?或许。

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我们甚至没有一点头绪。从例如以色列的、芬兰的这种大的教育体系中,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值得称赞的点,但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照搬显然是不适合的,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创新者开始探索未来教育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