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前感
选择这本书之前,我就颇为犹豫。看这本书,仿佛像在看《如何逃脱霸凌》、《人际矛盾协调大全》[1] 一样,仿佛我感受到大家的厌恶情绪,需要看这本书来疏解开导。好像这其中即有对“大家讨厌我”的指责,也有对“我招致讨厌”的无奈。这给人的感觉就很不好,毕竟事实并非如此。
转念一想,我这番纠结,不就是我没有“被讨厌的勇气”吗?与我相熟的朋友在聊到我的读书选择时,首选也是这本。或许对我来说,获得勇气的第一步,就是公开地选择阅读这本书。
但是,我认为没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件坏事,这并非代表着自卑懦弱、缺乏自信,而是代表着对自我有着严格的要求。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的,对于一个想得多,习惯尽力满足师长要求的乖孩子来说,是这样的。我甚至曾说出过,“虽然有时有些累,有些设想中的细枝末节其实根本没有人会在意,但我为我能有这些思虑而安心。”这样的话。
如此看来,这本书,于我更有意义。
00
主要内容
闲天聊完了,接下来,就是认真的读后感啦。
在聊感受之前,请允许我先简要概括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若有不足,还请斧正。
《被讨厌的勇气》以介绍阿德勒的心理学主张为主要内容。对于心理问题,他倡导“目的论”而非“原因论”。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悲伤与幸福的根源,若想获得幸福,首先需进行课题分离,从而明白一切改变的勇气都在自己,而非他人。进一步,感受自己处于“共同体”之中,他人都是伙伴而非对手,通过对他者的贡献而非他人的认可来获得价值感,获得幸福。接下来,我将详细阐释其关键词以及感受。
01
关于目的论:
以弗洛伊德与荣格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多半认同“原因论”,即过去的不幸是造成今日创伤的原因,若想改变现状,则需追溯过往,找出伤痕再去治愈它。而阿德勒却认为是人自主选择了悲观的态度。由于诸如可以获得同情、保留“我做我也行”的机会,待在舒适圈等诸多理由,人们没有勇气改变现状。换言之,人们为了达到某种有好处的目的而选择“痛苦”的模式。
如此说来,其本质在于虚荣。以逃避从而保留可能性来躲避失败的尴尬。面对失败,是需要勇气的,将失败公之于众,则更需要。传统的原因论,很容易沦为当事人开脱是借口。我想这也是它被阿德勒批判的原因吧。
原因论和目的论只是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的解读。选择背后,必有原因。过去自然与现在相干,但却不一定是单一的因果。
02
关于课题分离:
阿德勒曾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不自信等诸多性格都源于为提前避免在人生关系中受伤而自我否定。这依旧可以和“保留机会”的心理类比。或是以不幸为武器,用“道德绑架”的方式换取特殊的地位。不仅如此,越自负的人也往往越自卑。他们通过表现的很优秀,进而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而课题分离,或许老生常谈了,即“我如何做是我的事,你如何看待我是你的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横向关系,并非需要认可的纵向关系。
这样的文字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也着实有些寒冷了。温和,友善却疏离。他人的行为无法影响自身,那还有什么能触动感情呢?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通过表达“我在乎你对我的评价”这样自甘卑微的诗歌来展现对对方的情感。
再者,这给“作恶”留出了一定的空间,在他人看法没有影响的情况下,约束力减弱。等到法律制裁,必然是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损失之后的弥补过程。更何况道德至下法律之上的事呢?担心他人看法的人,虽然有少数把自己关在壳子里拒绝交流的行为,但终究是相对无害的。
03
关于共同体:
共同体可以是我和你,可以是家庭、单位、更可以是国家、自然、宇宙。人人都是伙伴,而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会将大家视为对手,步入权力之争。同样,阿德勒认为,脱离竞争意识,需要从自身做起。
但是环境是竞争的,这让人很难独善其身。共同体的建立,有赖于大多数人的高道德标准。
阿德勒认为,在共同体中,我们可以通过存在来获得“对他者贡献感”,从而感受到自身价值,而非通过行为换取“他人认可”。前者感受出于自身,后者出于对方。
可这个共同体之中,通过你的存在而感到愉悦的人,真的足够多吗?你和他们之间,往往还因为过于深刻的关系而产生一定程度的课题混乱。若想获得更多的价值,我们需要其他或者更大的共同体,抽象的宇宙对人或许有些难以感受(可以理解)。而想要具象的人对你的存在而感到值得,这又回归了认可需求。存在就可获得贡献感,或许有些绝对。
再者,我们应如何向共同体们提供贡献呢?我们的行为,依旧要遵照不同角色的社会期望行动。而社会期望,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理解为“他人的认可”。只不过,这里的他人不再具象,而是大多数群体的抽象概括。完全脱离他人评价并不现实。
阿德勒的理论逻辑清晰、很有道理的,尤其是在目的论与原因论的分离中,观点很尖锐,揭穿了许多自卑自负者的选择容易而非正确的心思。无论自卑或是自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关注自我形象的思维方式。阿德勒的观念,既是自我启发,也是逐渐脱离“自恋”的过程。
无论什么时候,听放到这无情的话语,多少有些难过。接受自己并非主角是需要过程的。也因此,很多人容易生出反驳的念头。我们不妨想一想,顾及他人认可的生活,需要完全被摒弃吗?或许不用。
理性上,行为标准依旧大致遵循社会期望;感性上,想他人所想,也不失为一种令当事人安心的方法。
我们需要的,更多的是在陷入自我发展与他人认可矛盾的时候,多一种思考方式,明白即使选择自我,也不必过于忧虑。
归根结底,焦虑还是因为在乎的太多了。若想真的有被讨厌的勇气与自由,“无欲则刚”才是最好的解释。可谁,又能全然放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