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读书笔记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之,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
林希逸:一志者,一其心而不杂也。听之以耳则听犹在外,听之以心则听犹在我,听之以气则无物矣。听以耳则止于耳而不入于心,听以心则外物必有与我相符合者,便是物我对立也。气者顺自然而待物以虚,虚即为道矣。
憨山:一宅者,谓安心于一,了无二念。绝迹易无行地难,逃人绝世尚易,独有涉世无心、不着行迹为难。
陈鼓应:这里的“气”,当指心灵活动达到极精纯的境地,即空灵明觉之心。虚而待物者,即是心。气者虚也,道者虚也,斋者虚也。颜回说,进入心斋状态之前,我总是想到自己,那时人间有个颜回;逐渐进入心斋状态,我便忘掉自己,这时人间没有颜回。入则鸣不入则止,意为能接纳你的意见就说,否则就不说。无门无毒的解释历代无定论。阕:空明。观照空明,空明的心境可以生出光明,福善止于宁静的心,如果心境不能宁静,则形坐而心驰。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
成玄英:喜惧交集于一心,阴阳勃战于五藏,冰炭聚结,非患如何?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戒:法,指人生足以为戒的法。
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陈鼓应:游心,这是最具有庄子思想特色的概念。它不仅是精神自由的表现,更是艺术人格的流露。“乘物游心”,乃古典美学“神与物游”之先声。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陈鼓应:不受世俗所容的人,对于他们自己本身却有很大的益处,尤其是不被统治阶级所役用的人,对于自身是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