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金色河流》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03 07:37:3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金色河流》读书笔记

我是第一次先认识作者再看书。

傍晚见她走进书店,身姿纤细,黑色针织衫配百褶长裙。小北带着她逛书店,毕竟也算苍南的文化地标嘛。她边点头,边四处看,拿出手机拍照。

我心里有些紧张,对这位首次见面的大咖充满了幻想。想她怎样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脸上显露的微笑也应当充满了文学质感。

不过,读书会一开场,这个幻想就打破了。她的语速出人意料,话语前后脚堆挤着从嘴巴里飞出来。原来是个爽快性子。我甚至怀疑她大概只能讲出当下脑海里运转的十分之一。

她介绍自己的新书,说有四十万字。“在座的各位应该还没看过,——要是能读完,那也挺不容易的。”她的意思是,人生有那么多可消遣的,偏偏要选她这大部头,可算是有点想不开。

我花了一个月读完了这本书,带它去过茶桌、床上、火车、西湖。现在要把读后感写下来。这是阅读体验中最有趣的部分,像是和作者探讨交流,以及,通过故事脉络,捕捉自己内心的投影。
初看到名字,金色河流,以为是写江南小老板的创业奋斗史。鲁敏老师在分享会上说:“大家听到老板,就会下意识想到作恶多端、奸险狡诈。但我想通过这本书,为一部分人扭回形象。在实地调研中,我看到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的部分。”
一位作家,满足了年轻时代的表述欲望,在成熟和收获的时期,开始背负起训导社会的责任。
这是我对鲁敏老师的初步判断。我很期待她如何观察和描写一个商人。
翻开书,第一页就被她吸引了。是满满当当的传统文学味道,略微带着她快快唠嗑的语调(想来她在文字间很收敛了)。
故事从有总这个大主角的暮年开始,在他的回忆中,过往的预示、迷因、纠缠,抽丝剥茧,和现实的进程交混在一起。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仅作为背景镶嵌,商海沉浮也不是叙述重点。鲁敏老师擅长的是以小见大,笔墨花在有总和他的儿女身上,与其说是写故事,不如说是写人物。故事只是用来衬托人物的。
书中的几个人物,和读者最接近的是谢老师,他简直就是故事的讲演者,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本身的一部分。他的观察、思考、疑惑、追寻和探究,原原本本就是作者的创作心历。鲁敏老师借由谢老师,对她笔下的每一个角色依次表白。与之对应的还有一个编辑的角色,他指导谢老师如何更好地卖书,但谢老师并不乐意那样去做,笔下的孩子可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啊。只能指望有“臭味相投”的读者懂得欣赏了。
如果当时读完了书,我会向鲁敏老师提问:“笔下人物中,你投入最多情感的是哪一个?”
让我猜猜,可能是河山。她的身世离奇、情感复杂,背负着上一代人的因与果,又是这一代人的矛盾之源。要把这样一个人物写好,是要花大力气的。我最喜欢河山对于有总的态度,不是粗暴的愤怒与仇恨,而是更为微妙和细水流长的感觉。这需要很敏感的嗅觉,甚至是洞察世事的眼光,才能够捕捉到。
作者在写作时,致力于打破刻板印象。她深谙事物都有两面的道理。描写河山,她说,“人们一想到美人,就会想到她们必然处处都占着大便宜,实际上肯定有相反的情况,也许概率还更大。”又比如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穆沧,人们往往怜惜他与世事格格不入的部分,而惟有与他深入触摸时,才会感到,独处于自己世界的他有如一张白纸,他是有总口中的“老珍珠”。对于世界,他观看而不投入,倾听而不吸收,无心且无知,大愚如智。汲汲于世间的人,哪个不曾羡慕他。
再说有总,他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惯常的笔法,一般都是先抑后扬。鲁敏老师不是这样,她用客观的角度去叙述。这是她对人物的信任。把他的故事和情感剖开来,慢慢带领读者走进这个丰富多彩的矛盾世界。有总身上的闪光点,在于他一以贯之的信念,从头到尾,他就是有总,拖着沉重的阴影向前迈步,用他自己独有的方式不断影响着别人,甚至影响到作者自己。作为商人形象的某个缩影,有总用他身上值得玩味的多面性,消解了读者对商人的模糊认知,赋予其更为浓厚的个人色彩。
只有去了解之后才知道,群体不应当有表面的标签,每个人都是独特且丰富的个体。这些色彩缤纷的个体,又组成了面目复杂、充满矛盾的群体。也许这是鲁敏老师描写人物时,所想要表达的观点之一。
图片
所有角色里我最喜欢的是王桑。我猜不少读者会将目光集中在河山或者丁宁身上,她们是天然的独立女性的代表,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孤勇的气氛,张扬着不屈服的呐喊。不过总要有绿叶去衬托红花,王桑就是其中最平平无奇的绿叶。他人生中的庞大斗争,仔细看来竟然渺小得可笑: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忤逆父亲。他一手造就自己的事业悲剧、婚姻悲剧和人生悲剧。他的几番斗争,总是被人轻轻一挥手就消停下来。而旁人的几个小动作,又会掀起他人生中的惊涛骇浪。
就是这么一个看着可笑又有些可怜的人物。他才是人群中的绝大多数。他身上那些真实到近乎残忍的生命写照,直直钻进我的心里,叫我忍不住去认同他、嫌恶他,同时又喜欢他。越是人性阴暗的部分,越需要去勇敢地洞察。越是真实,越不能加以修饰。我的文学信仰,就是去揭露本质。所以我喜欢王桑。
再回过头来看书名。金色,是金钱,是气味,是情感,是人生的色彩;河流,是岁月,是人群,是延续,是一化万物,万物归一。
读书会后的签名环节,我厚脸皮问鲁敏老师能不能送我一句话。她写下:文学是我们共同的河流。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