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总有些紧要的话想说,那些感觉紧要的话,其实也不算紧要,因为过了一个晚上,就像面包烤干水分一样,就挤不出来什么了。
读过这本书,仿佛从二战死人堆里走过一样,对死亡再多的恐惧,当你跨过死亡的坎时,一切也算不得什么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表达方式:绝对的西方式思维,幽幽地说出的话,叫人始料不及,可以当做诗集来读,也可以当做笑话转脸忘掉,也可以当做史诗不断品味,不经意然却散发着哲思的味道,哪怕是极为平常的句子,这样说出来,叫你根本无法轻看平常句子表达出来的事情,仿佛件件都像镶了黄金般郑重起来。
这个世界的份量,会借着人的嘴巴,或从文字中飘出来,叫人觉得心安神宁,仿佛有种巨大的力量可以将这个世界搅得一刻不宁,也可让这个世界服服贴贴地清宁。
世界上根本无所谓废话或者紧要的话,关键看你如何表达。
“今天我很幸运,因为这栋大楼的一块屋顶已经被掀飞,我一抬头就能看到天空”---地球上为什么要分西方人,东方人?就是因为思维的迥异么?换成东方人的表达,”屋顶掀飞“根本无法和“幸运”联在一想(让我想起汽车掀翻时,满头伤痕的太太拉着从死神夺回来的先生在车前拍照合影),但西方人就会这样联想,所有英语的学习,就是在学习让人脑洞大开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这样的句子,在书里比比皆是,让人读后无法再回归到原来的平静,这算是以后再生出的平静,都会多一层油菜花的味道。
“战争模糊了逻辑与迷信之间的界线”
“人类有多么的自相矛盾,那么多的善心,那么多的恶意,只要加点水和一下就行了”
“人类还有一项能力,令我心生羡慕,人类就算别无长处,至少还能选择死亡”(看来死亡已经成为人类最友好的归处,不仅是人类的选择,而且全部都选择不再归来)
“马克斯只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和冰冷的水泥地可供消磨。
每一分钟都很残忍。
每一小时都是惩罚。
在他清醒的每一分钟里,头上只有时间的手,毫不犹豫地拧绞着他,它微笑着,压榨着他,让他活下去,允许一个人活下去竟然可以包藏这么大的恶意”
“即便是世上最伟大手风琴家也无法与他媲美。爸爸脸上那种随性专注的表情,谁都无法企及。无论哪个风琴手,唇间都不会叼着用粉刷活儿换来的香烟。
要是还能那样天真无邪就好了,还能继续一无所知地享受那份深切的关爱,却以为那只是欢声笑语和散发着果酱香味的面包。那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可他们还处在空袭地带,别忘了这一点。”(为什么空袭的苦难在被美妙掩盖时,或者在要被忘记时还要反复提醒,是残忍还是故意重墨?)
这样的句子,甚至让人哪怕忽略情节,也要去精读这样意料之外收获的句子-----文字是有份量的!
如果没有这样句子的表达,这本书就会沦落到战争的阴霾里,再也无法从垃圾堆里被捡出来,被人怀念,就像女人做了妓女无所谓一样,令人再也无法珍惜她。
二,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这本书里不算特别重要,还是交待一下,让大家有所了解:
1943年德国被“希特勒万岁”纳粹党笼罩,一群平民被训练成疯狂的纳粹分子,用人肉去苏联斯大林格勒做战,同时在慕尼黑和莫尔辛集中营之间的穷苦小镇希默尔街上,飞机和炸弹成天疯狂地炸响这条街。一个九岁多快十岁的小女孩泽莉尔.梅明洛在火车上亲眼看着六岁的弟弟肺炎死在火车座位上,被母亲和姐姐埋葬在小站旁边的雪堆里,这个小女孩也被生母送给一家失去儿子的家庭收养。爸爸拉手风琴做油漆工,妈妈做洗衣工,勉强维持生活。小女孩被亲眼所见的死亡折磨着,一夜一夜恶梦无法入眠时,爸爸就坐她床边的椅子上,教她认字,为她读书,开始属于他们父女两个的午夜课堂(“一个只有十岁的读书天才的憧憬被点亮了”),每次小女孩从恶梦中醒来,午夜课程便会开始,这样的情景在书中一次一次出现,直到小女孩能够独立阅读为止。小女孩每次为妈妈去镇长太太家里取要洗的衣物时,都在渴望着他们家书房里的书,她就和鲁迪合伙去“偷”镇长太太家的书,每次只偷一本书,有次圣诞节,竟然还能吃到镇长太太为他们留了2周的圣诞奶油蛋糕。还有值得浓墨重彩的犹太人马克斯在防空洞为小女孩制作《采字人》的自制小书,那份无言却勇敢深深的关爱,冲破战争的残酷,冲破死亡的阴影,影响了小女孩一生。小女孩泽莉尔为大家在防空洞读书,读书慰籍所有恐惧中的人。战争将那条希默尔街所有的穷人都带到天堂去了,躲在浅浅防空洞写作的小女孩泽莉尔生还下来,用史诗般的语言记录那段历史...
我只是一个蹩脚的传述者,这本书如何风靡纽约,这位1975年出生澳洲的马库斯.苏萨克用她非凡的头脑,记录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五百页文字的长篇,根本不是一段读后感能够替代,如同一生的辉煌荣辱根本不是一段墓志铭所能概括的,其中滋味必须自己来读来体味。
三,全球瘟疫死亡掠过时开出的花朵:
我们也刚刚经历一场席卷整个全球长达三年的瘟疫,痛失亲人的故事,就在我们眼前发生,生和死都砸来时,如同片片雪花,实在分不清是哪片雪花压踏了屋项,风里都是悲伤的味道...
那位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工作就失去妈妈的儿子(那位妈妈离婚,经济压力大,临死前还在为儿子的房租担忧,投资失误,心灵失望,简直就是被现实逼死的);那位清华大学去了天堂的父亲给儿子留下的遗言(认清生活真相,并热爱她。对生活,无忧,无虑,无惧,我在天堂里会保佑你的!‘看得人眼泪都掉下来了’);那位刚刚失去94岁母亲依旧在台上为大家颁奖的安防协会会长,那位赴昆明做了几场学术报告失去生命的院士。参加无人机协会遇到一位荷兰人,他的中文讲得也很好,并且一脸真诚地说我的英语发音很纯正(我宁愿相信他在撒谎,也会记住这句话,吝啬对人的肯定,不是别人的错,是我们肯定自己,肯定别人太少!)
读书震憾人心,读身边的人和事儿,同样震憾人心,历史是由我们活着的人抒写的!
我们从身边的人和事,从书里读出人生的百般滋味,借着这微弱的灯光,启明和温暖,走出眼前这片黑暗......
1月10号的感悟:因为一本《偷书贼》,让我愿意早起去完成读后感,仿佛完成世纪大典一样重要。
文字是有力量的,心灵进入深井般甘甜纯净深沉状态,对生活全身心全然的接纳,在文字的洗礼中,迎接又一天的到来。
老友说:“文字可以打通任督二脉,让人一通百通。最好的状态还是找到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作者,如老友,他已经在那里多年,自己苦苦寻觅,终得在一个转角遇见,然后苦也是他,甜也是他,相知相惜,沉浸安然”。
这样的状态,老友相惜,如痴如醉,足亦,然后借这样的状态去完成这一天该做的事儿。
收到燕子回话:“朵朵早!太喜欢这段话了,已收藏,此刻我正在去往监考的地铁上,认真读着你的感悟,每个字都充满着无穷的力量!让每一天都过得无比有意义,每一天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虚度时光,生活很美好,每一天都值得好好珍惜!”
我回应燕子的话“我今早也是这样的感受,饱满绽放热烈~送娃考试途中”
读书的过程,竟然不知不觉改变和修正着思维方式,看见别人的痛,某种意义也和我关联。想起几年前开会直接生硬批评一个人的蠢蠢做法,性情多变易怒,时间却让你无法怒斥或讨伐当时的肤浅,现在对人的批评指责完全换一种文字方式悄悄的侧面温馨提醒,与周围人的关系也越发融洽,脑海里突然映现出梁冬说的两字---敦敏(内心正直、善良、柔软、包容,外在憨实厚道),(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 ,成而登天),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像黄河的大几字状发生着改变。不知不觉将人的纠结,羞怯,担忧的那层铁锈一点点磨去,逐渐露出生命原有的光亮,这是时间的礼物,还是读书的礼物?活得不真实的人都不敢拿自己开涮的---经不起如琢如磨的批判。
“相信并接受事实的发生和存在~就不再是隔靴搔痒,接触到事实的真相,就会产生有效的判断和强有力应对”---
这是今早给先生的微信留言,因为读书和思考,头脑里不断汇总生活留下的片言只语。
“突然发现我喜欢读书,不可救药地喜欢书,也喜欢读人,读人间世事,读四季风景,读三餐琐碎”--朵朵语
“周鹏心态温暖灿烂,文字明媚热烈,点评他人文章敏锐精到,对待孩子如一汪泉水般鲜活,不余遗力地活着。”--朵朵语
“打开生活的大门,做真实的人,踏进生活的河流,体验活着的所有滋味...”--朵朵语
感谢孩子的语文老师推荐此书,感谢陶泽慧女士翻译,并强烈推荐周围人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