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经历是他的苹果笔记本电脑面板上,出现了一些斑点,看起来像是手掌出汗“侵蚀”了面板一样,他去苹果服务中心,想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苹果的工作人员,总是以为他需要维修为由,让他提供预约证明,没有提前预约,就暂时无法处理,通过找店员,找售后专员,再到副店长,具体交涉如下:
我和副店长说,“其实我没想怎样啊?我买了个电脑,铝制外壳,过了一段时间,放手掌的位置出现了许多斑点,我想不明白啊,手上出来的汗,怎么可能对铝这种金属有这样的侵蚀作用 呢?我怀疑这是你们的产品质量问题……本来呢,我想着你们给换个外壳就算了。结果呢, 你们所有人好像就会说一句话,告诉我必须预约。这理儿不对啊!我用坏了,来维修,你说我必须预约没错;可反过来,我买了个东西之后发现质量有问题,凭什么预约啊?这么简单的道理,需要我反复说五六遍,到现在也没人告诉我,这种情况到底是不是质量问题?”
“本来呢,我也不生气,也没想怎样。但你们看,你们已经耽误了我一个多小时,我真的不 开心了,所以这事儿我一定会说理到底……还有啊,中间有个店员脑子有点乱,跟我说,你凭什么认为这是质量问题?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你们是商家,我是客户,我买你们的东西, 怀疑有质量问题就够了,现在我来要个答案和解释,然后你们得证明这确实不是你们的产品 质量问题,举证责任在你们啊!不懂什么叫举证责任,那就回去补课,我没空解释这个……” 终于对方意识到“这不是个善茬子”了。他们商量了好一会儿说,“先生,那这样,我们给你换个新的,这样您总满意了吧?” 我看了他们一眼,各个脸上都是“这个人怎么这样?一点都不讲道理!”的表情。我乐了,告诉他们,“我要退货。” 对方说,“您看,我们给你换一个新的,不是更好吗?”
通过这两次事件他琢磨了一下,后来发现几乎全都是跟商家产生矛盾。然后就有了简单的方法论。
首先,不能生气。不生气是很好的武器。发生什么事儿,都没必要生气,生气不解决问题。想明白最重要。想明白会导致性情平和。想想就知道了,生气是最浪费时间的行为。浪费的不仅仅是气头上的那一段时间,更为可怕的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常常连带一个很微妙且又复杂的影响,最可怕的是,这个影响其实很容易产生“复利效应”,意思是,“负面的复利效应”……
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偶尔提高嗓门,其实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其实并不是真生气,所以可以收放自如。
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 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这话非常重要,这是在提醒对方,别把自己卷进来。这句话有神奇的效果,不信你试试。
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只挑重要的说,只说绝对占理的事儿 —— 对方哪里最站不住脚,确定了之后,就只咬住那里不放 —— 直至问题被解决。
上面这四条,虽然已经是很好的方法论了。
延伸下来,在更多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维权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在张学峰老师辅导学生考研故事中谈到:有一个山东同学考西安的大学,最后在查询考试结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政治成绩是-1分(出现-1分代表着这个学生缺考,但是真实情况是他有参考,但是他的卷子在从山东运往西安的路途中,不慎丢了),那么,假如是你,碰到这个情况,你怎么办?
但是这位同学他充分发挥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经过他的各方努力,不单单卷子顺利找回来,而且顺利考研成功,他是如何解决的?他找到了记者,他给记者打电话:大哥,你好,我参加考研考试,我的政治分数得了-1分,这种情况,你们有兴趣报道一下吗?记者大哥一听,还有这事呢?赶紧过去采访,出了一篇稿子,稿子的题目是《考研政治惊现-1分,卷子丢失残害山东考研少年》,从报纸报道升级为电视报道,那么后面的事情就是他的卷子通过各种途径找回来了,分数是61分,而且刚好考上了,那么请问,什么是惊喜?什么TM的是惊喜?
和外人吵架,首先你的大脑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你是有理有据的,在和别人争论的时候,你是不卑不亢的,可以网上自行搜索看看罗永浩和王自如关于锤子手机的两人互相PK视频。
首先在和别人争论的时候,不要给对方绕进去了,不要给对方偷换概念了,而这一切的你要知道潜规则和显规则,你可以不用,你可以审时度势,但是你可以据理力争,也要掌握尺寸,例如有个西安女奔驰车坐到奔驰车引擎盖上维权的,她敢理直气壮,更大的原因是她艺高人胆大,无奈的是,要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不顾形象,用这种极端手法去解决问题呢?
当真正争吵无法避免,可以提前看看这一本吵架的绝学《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看完之后,再也不用担心吵架吵不好了。
其实在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很多东西需要先有计划,先有提前量,多一些预判,多在源头上着手,你就会发现身边少了很多芝麻绿豆的麻烦事,像余世维老师说的那样,在美国工作期间,例如坐电梯的时候,尽量少出现与另外一个人单独共乘,还有刮台风的时候,尽量少在街道两旁走动,为什么?因为刮台风,街道两旁两边会有东西招牌容易掉下来,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常识。
终极而言,我们更应该理解: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这才是正事儿。
最后以一个女孩子吃牛肉面的故事来共勉。
这个女生已毕业了好几年,在职场上摸爬打滚好几年了。在结束一天的工作,整个人疲倦,肚子也饿得慌,于是她去之前光顾过的面馆,点了一碗牛肉面。
不一会,面上来了。刚开始要吃,这个女生突然发现,碗里的牛肉比原来少了许多。
一整天压抑的情绪此刻顿时爆发了,一想到这38元的牛肉面,平时都只点15元的清汤面,今天累了想犒劳下自己,居然连卖面条的都这么不厚道!
于是,她和老板理论了起来。
老板说,现在物价都涨了,成本这么高,你付的钱就只有这点牛肉,要牛肉多,你加钱啊。
听完老板说的话,女生再也忍不住了,坐在位置上旁若无人,嚎啕大哭起来。
整个店面都安静下来了,停了一会儿,旁边的几个顾客纷纷劝那个女生算了,少一点就少一点吧,值不得为这么点小事而哭。
老板看这种情形,也好心安慰她:“我给你加点牛肉了,你别哭了,行吗?“
女生慢慢止住哭声,拿起面巾纸擦掉眼泪,哽咽着说:“我不是因为牛肉少了而哭,而是因为自己居然会因为牛肉少了而争吵才哭,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贫穷让不少职场人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甚至为了钱不顾身体不适都要去上班。在这一刻,她感觉她的生活过的是多么的卑微。这句“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说得太对了,也说出了多少普罗大众的心声。
有底气能吃得起亏,我们就不容易生气了,甚至可以真的有一点道德优越感了,我自己吃亏不要紧,因为我吃得起这点亏,但是吃不起亏,就很容易生气;很生气,就很容易失控,最终无法解决问题,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得不接受不好的结果,于是恶性循环,希望每个人都能尽早达到财务自由,可以为了生活不再出卖自己的时间,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