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米格尔街》读后感3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2-14 09:36:26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米格尔街》读后感

    合上奈保尔的《米格尔街》千万感触涌上心头。“米格尔街“其实本是奈保尔出生地,以此为原型展开了故事,小说里聚集了小镇上所认识的人和这些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

   《米格尔街》是一部虚构的但又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小说,与东方的传统乡土生活不尽相同却又带有某种相似性。从文中看奈保尔并不同于自传体著作对传统叙事中故乡的怀念,也不同于《菊次郎的夏天》里那种华丽童年。这本小说通过十七篇小说组成,其中前十六篇都是讲米格尔街中邻居的故事,最后一篇则以我为终章作为叙述者的视角来讲故事,我们套用半自传的文本来理解作为青少年的奈保尔的思想以及在那个时期他所见证的十六个本地家庭里折射出的人生。局限的地理空间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并且也会出现在别人的故事中,所以在前后文中街上的人名会反复的出现。在这个小的社区中每个人都刻画也分外生动,从这个小社区中的木匠、诗人、乞丐、理发师;甚至还有家暴的父亲以及遭受家暴的儿子;有花炮师、有爱捣鼓东西的机械师,虽是群像却历历在目毫不混揉。

       他太过有名气,与石黑一雄还有拉什迪并称为“英国移民三杰”。正是身份的复杂和过剩的精力,奈保尔的作品可以大致分成三种,一种是追忆往事形的小说比如《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以及《通灵按摩师》;还有这一种的游记,他游历的经历记录而成非的虚构文学;第三类是所谓的半自传体小说,里面既有他所描写的历史报道也有他的理解和看法杂糅而成的作品。

    《米格尔街》这本小说成于1959年而奈保尔出生于1932年,也就是他在27岁就发表了这部作品并且是奈保尔的处女作。我们现在对奈保尔更多的熟悉可能是非虚构写作作者或旅行文学作家可能都会忘了他是写小说而著名的。这是他非常早期的作品,我们现在知道他还有非常著名的印度三部曲等非虚构的作品,哪怕是马后炮的视角反观这部27岁的作品也不禁感叹此人终将会成大器。

       奈保尔是人生似乎可以套用一句歌词:不羁放纵爱自由。无论是作品风格还是人生选择以及私生活的状态,都特别放纵,很好的诠释了一个旅者的状态作。他本身是印度裔,但他出生在加勒比海旁边一个叫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小国。《米格尔街》这部小说的背景就是在这个小国的首都西班牙港。这首都名字听起来就反帝反封建,加勒比地区嘛,美利坚国后花园,列强殖民大校场,资本帝国走马灯,殖民史上被典当最多的地方,1814年在被划给英国以前被易主过31次,所以当地人的自我认知有些紊乱,既有拉美情节又有对资本主义优质生活的想往。而奈保尔本身是印度的婆罗门种姓,众所周知这个种姓在印度内部是地位较高的种姓,自然也是个没落贵族不然他祖父也不能跑到这么山遥地远的加勒比。在奈保尔年纪轻轻之时便获得去英国公费留学的机会也成就了这篇著作,而这篇著作为奈保尔获得了毛姆文学奖,这毛姆文学奖的奖金不高但被鼓励用于获奖者旅途使用。也不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奈保尔这一生就和这种旅游和游历见闻分不开,他的非虚构著作非洲三部曲也好印度三部曲也好,所有的视角都集中在对世界边缘地区以及在落后世界里的人的发掘和塑造。诺贝尔文学奖对奈保尔的颁奖词中写到:他的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使我们在被压抑的历史中寻找真实的动力。

       他的启蒙来自于他的父亲,他祖父本是英属印度的契约劳工,由于在本国过的拮据不堪,便跟随英国公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做劳工,故而其父亲也留着了劳工地点。他的父亲对故土所谓的高种姓身份并不感冒,没有用偏光镜看人,因而并没有与当地人产生隔阂,在他的作品中主客间都能亲切对话。他父亲也有个作家梦,从小就给他讲各种作家和流派;从莎士比亚到狄更斯,自幼对英国文化的想往被培养起来。也正是他父亲就很喜欢英国文学在熏陶之下,在得到奖学金后奈保尔就义无反顾的去牛津大学学习文学。

      奈保尔的私生活真的应该和他的作品成就分开来看,在此就不赘述八卦了。《米格尔街》似乎成了他人生的预言,虽然是他年轻时候所写,却很好的展现了他的一生,无论是家暴还是对爱情的不忠,在种姓制度重点挣扎,以及对体制的渴望,又有刻在骨子里的过自由散漫生活的向往,都将荒谬刻画的淋漓尽致,而这也都是他一辈子的作品都在探讨的方向。他似乎并非有意的过一种糟糕的生活,却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自己的作品。

       为什么这么说呢,出版商在这本书的介绍里有两句摘要很有意思:1、生活如此绝望,每个人却兴高采烈的活着;2、他们兴高采烈的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这两句在一部著作里,因果关系就变的特别有意思。杂糅起看这句话就变成:他们兴高采烈的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这就显的很怪诞,生活如此绝望人们怎么在一成不变的生活中为什么还能兴高采烈?而且一成不变的绝望下人要怎么活着呢?这些人不想改变吗,奋斗奋斗找找机会,实在不行换个城市不好吗?换句话说这些人一旦寻求改变,那他们又将面对的是什么?作为读着看这两句就会产生好奇,若真正的兴高采烈读着也会向往,就像树上村树的作品一样给人很多期许,怎么又会绝望呢,看罢并没有让人想搬米格尔街去生活,哪里又有好像不对劲。

刚开始读时,总觉文中的人有些说不上来的异样,甚至有些魔怔,感觉就像一个反向的结界,里面的人出来不得只能困在里面,在自己塑造的乌托邦里兴高采烈,而一成不变的既是绝望是原因也是结果。一共十七篇的人物中除了最后主角的选择没有盖棺定论,其他十六个人每个人的选择似乎又都是没有选择,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回到了米格尔街,似乎就成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这些人的兴高采烈是逃不离命运安排唯一出路。作品里面的人物怎么样做选择才对呢,选择的自主性是否存在,或说在这种社会中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一本小说在十七个角色的串联中很容易就显的杂乱,之所以《米格尔街》能在文学史上能有这么高的评价也正是奈保尔将杂乱的关系处理的井井有条,对人心的洞察刻画出现实的复杂性。在读这篇作品后我有三个明显的阶段:比一个阶段先是奇怪;然后变为第二个阶段傻乐;最后第三个阶段则成了恐怖的感受。从行文中就能感受到的奇怪,如前文中所说一成不变的生活、生活如此绝望都是很奇怪的现象。第二阶段是大多数网评的写照,主要都是感受到兴高采烈的部分,至于兴高采烈的生活背后的缘由则是我觉得第三层次的感觉,恐怖。这种无法选择只有不得不为之的傻乐只是现实的结果,这条街就有魔法一样不管你有多丰富的理想主义、伟大的梦想,它都能把你拍的稀烂,然后告诉你可以乐观生活呀!更吊诡的是这条街的人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鲍家你出去外面的世界逛一圈还是要回来,你还是要你的兄弟的,为什么你的兄弟最重要,因为整个社会经济都是停滞在近现在的环境中,没有工业化体系和科研发展的引擎,商品社会的单调和人生没有选择似乎一样。哪怕再主角去描述去见证这一切的时候对这种社会的停滞也稀疏平常,毕竟主角也是在这条街从小成长中社会的一切都相对停滞,所以一切都太正常了。没人会觉得家里会有什么问题,他们也不会从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的角度思考生活平淡乏味的原因。经济没法发展,人体中的兽性所引发的经济活动便成为司空见惯的病态社会:开妓院,酗酒打人,贿赂行政人员都显得稀松平常。但神奇的是一旦你想离开米格尔街,一旦有了二心试图逃离这里,这条街的魔法就启动了,与外界的隔阂渐深阻力重重,以往出去的人无不退回小镇,从而加重了小镇的闭塞,人们更加的“此间乐,不思出”继续吃着火锅唱这歌个个过的挺乐呵。当然书的最后只有主角的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你变得太野了”主角的妈妈如是的说,在主角母亲的强烈要求下,我作为主体坐上了飞机。当然这是个开放的结局,主角能否在外面生存下去,还是会重蹈前人的覆辙那样打道回府?

这句话让我想起来我老婆曾经在和我逛她的故乡时说了句:我回不去了,这里容不下我。这种感觉让我想起许多年前和一家亲戚的聊天,他们送我表弟去港大读研,过关前在我家小住,聊起出去的目的时说了一句我当时不以为然的话,说我在深圳长大眼界就和内地的不同。我当时只觉得各有各的快乐和难处,深圳的竞争压力和内地相比自然是成倍的而压力小了也自然多了份快乐。而今看来,那份多出的快乐就像米格尔街那样,是由滞后性和隔离性形成的。当然这个表弟非常优秀现在留在香港工作,他是逃出了米格尔街了吗?一方面是的,但香港的压力数倍与深圳,我苟在深圳都觉得喘不过气,期望回到米格尔街里那种纯粹的快乐里,但没有做好生活的绝望和一成不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