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7-05 07:52:20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读后感

跟朋友借了这本书有段时间,一直没怎么读。最近刷剧和短视频,有点无节制。突然就觉得心里空。于是又拿起来这本书读。我确实不怎么喜欢读书,读书是文字被动的被看被理解,视频可以主动到你的眼睛和脑子里来。相比看剧,读书虽然枯燥些,开启需要时间长些,但只要看起头来就觉得越来越有意思。

书归正传。杨绛先生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前辈,很喜欢对女士用“先生”这种称谓,只有具备一定文化成就的人才会被世人这样称呼。

之前,读过她最著名的那段话:“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找半天,都很经典,不知引用哪句好了)

2016年5月25日,先生辞世,至今已8年。回忆起来还记得之前从电视上看过关于她的系列报道。当时就觉得这个老太太精神矍铄,知性优雅,好有气质。没想到竟活到105岁高龄。她去世那年我也在北京,想到跟前辈曾经也有这么近的距离也是深感幸运。

杨绛先生一直很有才华,但不为人知,因为她甘于为家庭为爱人洗手作羹汤。但她也一直坚持学习法国文学,翻译,戏剧创作,写作,而且还都做出了不小成绩。前期钱钟书的名气要大于她。但后来她的存在感和影响力远远大于钱,而且并非仅仅承接钱的影响。是独自美丽那种。


对这段旷世之恋早有耳闻,但从没有认真详细了解过。之前买了她的《我们仨》,因为不了解写作背景,觉得晦涩难懂,整体气氛是灰色的,里边的隐喻和暗指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读的时候有点沉重,没能坚持读完。看过了《优雅过一生》,终于知道了他们当时正在经历人生至暗时刻,且钱老和钱瑗相继去世,先生能用灰色笔调来写已经是淡化很多黑色的痛苦氛围,算是轻描淡写了。决定重读《我们仨》。

杨绛先生度过的百年,正是中国社会变化最大的百年,期间经历了世事沉浮,百年动荡,现在看来,除了后来文革平反后,他们出国留学的日子算是最平稳的。也为她后期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很多人对民国时期的人和事充满怀念。同时期也确实出现了很多名人,且很有作为。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精神,纯粹的对自己兴趣爱好的探索和坚持。他们夫妇对读书和文字写作持续的热爱,到达吃饭都觉得是浪费时间的程度,这让我深受触动。

唯有这种精神才能创造出真东西。同时期的林徽因,沈从文,傅雷等人也是一样的。这种纯粹是后人无法企及的。所以,那个时期的人和事才一直备受推崇和追忆。

终其一生,能有爱人和亲人陪伴,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人生无憾矣!


零零散散写了这么多,无非想表达对杨绛先生的崇敬。然后,落地到自己,人生很长,不要被一时的得失迷茫所困,都会过去。人生又很短,尽快找到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的轨道,然后安心笃定的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