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7-15 09:57:51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2024年,我从朋友口中得知了这本书的名字,当即就被书名所吸引。当呼吸,化为,空气。乍一听这名字,一生爱做阅读理解的中国人血脉又觉醒了。我想,是关于死亡的吗?不知是医学生的身份作祟,还是人类天生就对探寻死亡有种隐秘的好奇,抑或是二者兼有,我也喜欢此类书籍。此前我接触到的另一本写有关死亡与爱的书,是金鱼酱的《人间告白》,劲儿蛮大的,我为作者和丈夫间的感情动容不已,全文基调都很悲伤。

       于是我就去网上找这本书,看了一眼书籍简介。这本书很简单,就是作者在回忆生病前后的人生故事,但读完之后却像食管里的鱼刺,不上不下,不动不痛,就是梗着。作者保罗·卡拉尼什,“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最高奖”获得者,获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的成绩获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逝世时仅37岁。如果不是肺癌,这该是怎样鲜花着锦烈火油烹的璀璨人生啊?人们常常泪洒于“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的桥段,但天才新星的意外夭折何尝不令人伤心?

       大学期间的保罗,一直致力于文学和哲学,想要探究生活的意义,同时学习神经科学,想要了解大脑运行的机制,他想搞清楚他和亲朋好友间的感情是如何发生的,人是如何被赋予探索世界的能力的。但是临近毕业时他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搞清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于是他申请了斯坦福大学的英语文学硕士。因为此时的他把语言视作一种几乎超自然的力量。他研究沃尔特·惠特曼的作品,但他的结论是——“和我们一样,惠特曼也没能建立一个完整连贯的‘生理与精神共存’的语汇系统”。保罗意识到自己不想再继续文学研究了,在准备像他的其他同学一样开始新的生活的同时,他依然放不下一个问题:生理、道德、文学和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汇?与大多数我们熟知的名人,比如鲁迅、渡边淳一、孙中山、济慈等相反,保罗在某个瞬间选择“弃文从医”。在等待申请医学院的十八个月内,保罗又申请了剑桥大学的科学史与哲学专业。在此期间,他又觉得,“要对生与死的问题有实质性的道德意见,关键在于对其有直接体验”。他开始觉得言语,和“说出言语时的空气一样轻飘飘的”。最终他进入了耶鲁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生,并认识了女朋友露西,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医学院第四年时,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一样,他的同学们也选择了一些轻松但高薪的专业。但保罗因为某天在医院看到的一幕选择了挑战性最大的神经外科。他认为或许他也能像那些博学的通才一样,“跋涉在情感、科学和精神难题最茂密的荆棘丛中,找到出口,或者杀出一条血路”。读完整本书,我不得不说,他做到了,他杀出了一条血路,他找到了这个出口。正如我所喜欢的另一个作家说的一样,“凡艰辛的路,当由勇士以坚硬的脚底开拓”。

       读完这本书,有的话字字珠玑,为我敲了声警钟;有的情节触动我,不断提醒我命运到底有多“利益至上”;有的点不断戳我,让我反复回味爱、希望与人生这几个字。

       妻子露西某天在练习看心电图时,好半天终于指出了一个致命的心律不齐问题。但忽然她流泪了,为了这张练习用的心电图,为了这个心电图背后所代表的那个病人。她看出来了,这个病人不在人世了。还有在医学院时期,保罗为了更快地找到脾动脉而破坏了其他不在“考核范围内”的组织结构。学监为此生气,因为保罗的漫不经心,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大体老师的不尊重。我不禁想起了解剖室陈列的那些标本,在我对于蛔虫性肠梗阻感到恶心时,我忽略了这个病人一定比我更崩溃更痛苦,他甚至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肠道。但我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些教学病例和标本呢?是该故作严肃正经吗?

       保罗在面对告知病情的时候,用了相当形象的比喻,我深以为然。“如果是一大碗悲剧,最好一勺一勺慢慢地喂。很少有病人要求一口气吃完,大多数都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同时,我又想起《实习医生手记》中作者借人物之口讲的,“告知到位就好,每个病人都有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态度,医生不用干预太多”。一个是辗转与文学和科学之间的天才神经外科医生,另一个是从事重症医学20多年的ICU资深主任医师。我一直在纠结究竟该相信哪一个?后来我发现,我竟然在纠结一些很没有意义的点。喂他一碗小米粥,难道会因为这一勺喂得慢了一点冷了,就变成皮蛋瘦肉粥了吗?普通人大都觉得,医生好像是一尊雕像,冰冷而没有感情。但我一直认为医学其实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离开了人情冷暖欢笑眼泪的,叫科学,不叫医学。我一直在想,我是否会变得麻木,就像我对大体老师的态度,从刚开始的好奇微惧,到如今就像看天空偶尔略过的飞鸟一样稀松平常。后来觉得不大可能。再者我想,患者真的需要我的共情吗?就像我告诉你我的手被割伤了,是因为我需要你的共情吗?不是的,我只是需要有人问我疼不疼,再给我一个创可贴,几天之后再问我一句你的伤好了没。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共情,即便是现在的你也会嘲笑小时候舔鼻涕的你。

       另一有争议的点,保罗明知自己没有未来,可依然决定要一个孩子,我先不谈这个想法对不对,首先露西提到保罗给了二人生活保障且露西本人也有足够的抚养能力,其次只有女儿卡迪才有资格评判。读完整本书回过头来看,“献给卡迪”四个字,倾注了保罗毫无保留的满腔父爱。其实在我看来,在屈指可数的时日里留下一个孩子,和人类想方设法的延续文明火种,是同一个道理。在刘慈欣的《微纪元》中,我看到先行者蹲下来哭泣时,我产生了一莫名其妙的悲伤,你也可以说我矫情。但我就是不想让人类毁灭,即便我知道物种消亡与兴替是自然规律。看到《流浪地球》领航者号空间站上的生物火种,他们诞生后的处境不比现在的孩子们悲催吗?但是你看见这些火种的时候就真的没有一点点触动吗?保罗想要一个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只要是他的孩子就好。这个孩子代表希望,是他和露西的见证,是他死后给父母的支撑。五十年后,医院里人来人往,他的工位早已不在,露西或许早已搬出他们以前住的房子。再过几百年几千年,或许母校也没有了,他的墓碑都风化了。但是没关系,那些是太遥远的未来,他看不到。他能看到的未来,近在咫尺——亲爱的卡迪。她有着保罗的血,保罗没有未来,但是她有。他会给她世上最大的祝福,他要把他满腔无处安放的爱倾注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他亲爱的女儿卡迪。保罗会带着所有的希望与祝福,先不说让卡迪成为怎样一个优秀的人才,最起码是一个正直善良、受尽阳光偏爱的人。而这本书——献给卡迪,他会让卡迪知道他有多爱她。他在人世间唯二遗留的印记相遇了。

       其实最让我泪流满面的情节,是保罗第一次接受完治疗重返手术台,似乎一切都要好起来时,那个几乎填满整个右肺中叶的阴影出现了。他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点,然后平静地告诉自己:去当最后一天医生。他忽然在第二天进医院时闻见了以前从没注意到的松树香味,平静的做完了今天的手术,平静的收拾了所有东西但是留下了一本教科书。在最后一天结束时,他从医院走出来到停车场,一个同事想叫住他说点什么但被突如其来的手机电话叫走了。同事说:“晚点再找你”。这一切都很平静,突然,就在保罗坐进车里的时候,他终于热泪盈眶了,我憋着的眼泪也终于流出来了。保罗在想什么呢?我试图理解他的热泪盈眶。

       “他想干什么呢?或许想和我讨论什么病例,或许想约我吃个晚饭,或许想和我聊聊我的病,或许想了解今天漏液的那台手术,或许想和我讨论某个神经系统研究方面的问题……”

       “可是他根本不知道,不知道我的病根本没有好,甚至更严重了;他不知道死神一直潜伏在我的影子里;他不知道我的每一次呼吸,沉重的像一座山压在我身上。”

       “你别走啊,和我聊点什么吧拜托了,什么都好,比如医院旁边是不是种了松树啊?”

       “还有我的妻子,她此刻在干什么呢?她是不是还满心欢喜我又重回手术台呢?我那未谋面的孩子啊,今天有没有闹腾呢?”

       “原来我从未能拥有一个未来,一个光明的、完整的、儿孙绕膝的、铺满鲜花掌声的未来。”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未来,从未到来。”

       2015年3月9日,保罗在病床上逝世。读完这本书收获颇多。正如后记里说的,保罗没有刻意催泪,他只是讲述了短暂而绚烂的一生。反而是妻子露西在后记中写的,那些保罗无法再提笔的岁月,保罗平静的选择了安乐死,说着我爱你三个字,几个小时后哽下最后一口气,更让人心酸落泪。

       保罗的医学天赋令我羡慕,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品质。从文学到医学,从斯坦福到耶鲁,他真正做到了自己说的,寻找生活的意义。患癌时医生和妻子反反复复告诉他的,找到你最想要什么,他也做到了。年少时他想探究文学和生理机能的交汇在哪里。后来他想在死亡中探寻生命的意义。这一生真可谓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啊。

       “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爱、死亡、生命,真的是够人类学一生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