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荒原》精读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22 09:56:4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荒原》精读读后感


《荒原》是我最喜欢的现代诗歌作品。大概十四五岁读过第一节,有爱不释手的段落。如今花了好久时间精读英语原文,读了三遍原文和翻译,读了一遍译者的解读注释。我于是意识到自己小时候真是爱瞎读书,什么都没读懂。如今其实也不能完全说看懂了。但是我对诗篇里的对多种语言的运用,音律的meter,fragmented images,还有文本里大量的“超链接”一样的引用,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大为震撼……真是非常非常美丽的、无比美丽的诗歌啊。

以后还会精读的

对翻译的感想

读的是台湾译者和研究艾略特的学者杜国清的翻译版。整体还可以的,但是有港台人翻译的毛病,过度解读和过度润色。

尤其颜色。把brown翻译成鸢色…为什么按照日语习惯翻译。难道是因为译者是台湾人所以习惯这么称呼棕色吗?还有整首诗的第二句,就把丁香翻译成“紫丁香”、加了一个诗歌里本来没有的颜色。实在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翻译,难道是因为lilac这个词在英语里本来就有紫色的意思吗?但是lilac的淡紫和汉语里的紫色给人的美学感受是不一样的。音节还造成了一些累赘,lilac是两个音节,紫丁香是三个音节。Violet作颜色,整首诗里提了两次,结果译者一次翻译成紫罗兰色,一次翻译成堇色。这里的不吻合也把诗歌里的重复给翻译没了。

还有,第一节《死者的埋葬》里还把塔罗牌解读里的wheels翻译成了佛教的轮回,感觉这个翻译者一定不懂塔罗牌。如果是后面的《火诫》和《雷语》,有直接引用佛教用语的两部分,我还能理解为什么这么翻译wheels,但是上下文都是在说塔罗牌解读的第一节,wheels肯定说的是塔罗牌里的命运之轮牌啊……肯定不会莫名其妙冒出一句佛教概念

下面来点分节感想、摘抄

第一节《The Buriel of the Death 死者的埋葬》

有非常多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多么适合四月开始读的诗歌

April is the cruelest month, breeding

Lilacs out of the dead land, mixing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

这是四句是我读过最美丽的现代诗,被音律的节奏meter和意象震撼,潸然泪下。

And I will show you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either

Your shadow at morning striding behind you

Or your shadow at evening rising to meet you;

I will should you a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这个版本翻译成“我要展示给你的只是一把骨灰的恐怖罢了。”

这句翻译真是糟践了原文…fear恐惧和horror恐怖可是两个概念。dust也是,虽然整体在说死者,但是所有的事物死后都是dust尘土,而不是焚烧后的“骨灰”,哪怕是lilac紫丁香也是会成为尘土的,不会成为骨灰。

我大概会翻译成“我会展示给你一抔尘土的恐惧。”

Unreal City,

Under the brown fog of winter dawn,

A crowd flowed over to London Bridge, so many,

I had not thought death had undone so many.

虚幻的城市,“我没想到死还没处置的人有那么多”,让我想起印象画里的雾

“That corpse you played last year in your garden,

has it begun to sprout? Will it bloom this year?”

最喜欢的句子,喜欢了十几年的句子。尸首的埋葬成了“plant”种植,由死到生的转化,“sprout”,抽芽开花,

“those are pearls that were his eyes. Look!”

眼眸变成珍珠,想起郭沫若“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第二节《A Game of Chess 棋戏》

重复了Unreal City……

写了一大段英国pub里的非结构、碎片式对话,讲述人的失语、破碎的关系、沟通的障碍。印象很深刻的是似乎是存在于婚姻双方的对话……性/无性被用来当作婚姻里的威胁。没有爱的性、没有生命、活力的性,而是颓败、疲劳的性。pub tender还时不时在喊着打烊,最后在打烊“再见”“再见”的忙乱的招呼声中突然加入奥菲莉亚的死前的句子…和后面的《水死》这一小节又照应上了,好美好美啊。像靠联想支撑起来的蒙太奇。我已经失语,描述不出来了。

“You know nothing? Do you see nothing? Do you remember

nothing?

I remember

those pearls that were his eyes”

诘问的一方语言越来越破碎,回答者又重复了眼眸珍珠的一段。

“Good night, ladies, good night, sweet ladies, good night, good night.”

引用奥菲莉亚的死…对应了上文的shakespearian rag…

然后前面一直在过度解读的译者,到了这一句,又哑火了,根本没有注释这里是在引用《哈姆雷特》。

第三节 《The Fire Sermon 火诫》

这一节我觉得特别有趣的是,虽然题目是火诫,但很多在讲是讲河道。第一句、第二词就是河流river…整篇是在讲水而不是火。

泰晤士河的流淌、水仙子nymphs、丽曼湖、运河上垂钓、船的海难、沐浴的母女。

中间部分顺承上一节的婚姻间的无性讨论…讲了好多两性关系、冷漠、隔阂、强jian和女性对自己身体的无所谓。

然后这部分结尾,音乐又“掠过水面”,又开始讲水了……渔夫、船歌、Richmond河畔、独木舟、margate海滩。

然后、毫无征兆、毫无转折,就是一长串的“burning”烈火焚身了。整个部分,都只有最后这两三句提到了火……其他的全都是水…………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till i end my song.

Sweet Thames, run softly, for i speak not loud or long”

这里真是美丽的节奏和重复。

“The meal is ended, she is bored and tired, endeavours to engage her in caresses

which still are unreported, if undesired.

flushed and decided, he assaults at once;

exploring hands encounter no defense,

his vanity requires no response,

and makes a welcome of indifference. ”

这里男士的急切和女士的冷漠的态度,和上一节pub里的讨论对话有照应的感觉。

第四部分《Death by Water 水死》

上一部分题目是火,但是内容全都是水,所以《水死》我还以为会有很大的篇幅。结果竟然只有一页!太惊讶了!

“Phlebas the phoenician, a fortnight dead,

Forgot the cry of the gulls, and the deep sea swell, and the profit and loss.”

而且前文重复了两次眼眸水手船难、眼眸化为珍珠。而到了《水死》,讲述死亡已经两周“fortnight”,眼眸又没能化成珍珠…

第五部分《What the Thunder Said 雷语》

这一节一开始就是火…然后讲“没有水”、反复强调没有水没有雨,只有惊雷。井和水塘都是干枯的,恒河也“下沉”sunken了。

“he who was living is now dead

We who were livings are now dying”

这是汉语文学做不到的,用时态做出语言的微调变化,强调反复

“Who is the third who walks always beside you? ”这段不太懂但是感觉很美

然后是Unreal City的第三次提及,把所有的坍毁的城市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伦敦。

“Dry bones can harm no one. ”没有水,连骨头都是枯的

“These fragments have I shored against my ruins”

临近结尾这句话好meta,完全就是《荒原》这首长诗的写法和总结。用碎片支撑起了一片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