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梦溪笔谈》中对这些文人的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其包括寇准、王安石、晏殊、林逋等人。
由于沈括和他们都有交往,所有这些文人轶事的记载对后人了解文人的性格侧面提供参考,与其他史料相比较则能够对史料的正确与否作出考证,使文人的纪传更加准确无误。
沈括不但精通文理,就是对对书画艺术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是北宋著名的书画收藏家和鉴赏评论家。
《梦溪笔谈》书画中首次对曾盛极一时的南唐(江南)山水画董源、巨然画派风格特征进行了概括与描述。
将其与现存董巨山水画迹(如《夏山图》《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万壑松风图》等)对照,可见是高度一致的。
甚至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还发表了一个有趣的大胆预言: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
100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围绕石油发动的每场战争,再次证明了《梦溪笔谈》的神预言。
04
北宋笔记之冠
语文课本里的必读
沈括的《梦溪笔谈》自问世以来,历史上一向深受好评,与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一起被学界推为“宋代两大笔记”。
而《梦溪笔谈》又因见识广博、文辞出众而尤为适合非专业大众和学生阅读。
《梦溪笔谈》是风格迥异,又兼具文学底蕴的著作,历来被看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篇目被选至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
因此,成人和孩子,收藏一套《梦溪笔谈》不仅仅可以彰显自身的文化底蕴,还可以拓宽孩子们的阅读面,增加见闻。
06
伟人晚年还爱读这本书
姜文也喜欢赞不绝口
1976年8月26日晚9时45分,重病在身的伟人突然要秘书去找一部《容斋随笔》来。此时,离他去世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是,伟人还向秘书索要该书。秘书很快从北京图书馆把书借来了。
重病之中仍想看《容斋随笔》,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更加印证了伟人对该书的钟爱。
甚至知乎上有一个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姜文的阅读量到底有多大?电影圈人都知道姜文博学多才,他老婆周韵2007年一次在访谈中这样说:
“工作上会崇拜他。但是生活中如果用一个导演或者演员来界定他,就太简单了,他更像一个学者。很多人都知道他非常喜欢看《容斋随笔》,看到好的书还会要我一定看,有时候还会给我念上一段。”
这部《容斋随笔》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这不得不从这部书的作者洪迈说起。
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字景庐,号容斋。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
洪迈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洪皓,被誉为历史上第二个苏武。洪迈生活在书香门第,他博览群书,即使是小说野史,也没有不涉猎的。而且,他读书还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集40余年的成果,形成了《容斋随笔》5集,凡74卷。可以说,《容斋随笔》是其读千百部书,集腋成裘的成果,其历时之长,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容斋随笔》作为一部关于经史百家、文学艺术及宋代掌故的笔记,实际上是“随笔”汇集。
洪迈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价值的掌故、读书时受到的启发或产生的灵感,随手记下,时而还加以评论。
这本书溶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炉,读起来轻松愉快,展卷受益颇多,深得伟人的喜爱。
然而,历史上喜欢这部书的,非止伟人一人,它自诞生之初,就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士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