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朝花夕拾》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2-12 09:19:43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朝花夕拾》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一

轻启两扇古窗,倒转一段流年,旧梦于玲珑处浮现,如呓如梦,亦真亦幻。这一切,唤醒了那段沉睡已久的怀念。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书名的含义是:早上的花在晚上才拾起。是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起少年时代的生活,读完它,我也陷入了深思……

《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中,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理性的批判。《阿长与〈山海经〉》刻画了一个朴实无华的长妈妈;《无常》中,赞扬无常的形象,给予那些打着“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辛辣的嘲讽。《父亲的病》更是揭示了这些庸医草菅人命的实质,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抒发了鲁迅先生对恩师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在这篇文章中让我读来特别揪心的一句话是:“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落后就要挨打!在日本的经历让年轻的鲁迅先生心痛,也让他觉醒,自此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历经数年的奋起,中国终于崛起,我们不再是“弱国子民”,再也没有别的国家的人嘲笑我们是“低能儿”。

我手捧着一本书页泛黄的《朝花夕拾》,望着扉页上那个清瘦的身影,恍恍惚惚,却又无比清醒:合上书本,我在心里默念:“先生请放心,民族已崛起,子民已强大,我们定当发奋图强,扬我国威!

《朝花夕拾》读后感二

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我拿着《朝花夕拾》这本书,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坐在小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读着。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鲁迅先生把当时的生活环境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人们饱受着封建社会的压制,从而变得麻木不仁。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部现代散文集,在这本书中,我们认识了心地善良、唠叨的长妈妈;宽容正义的藤野先生;爱国、追求革命的范爱农;还有和鲁迅一起玩耍的闰土。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向我们展示了在黑暗的社会,还有正义、坚定和保持头脑清醒的人。

让我觉得温馨的是《阿长与〈山海经〉》,之前因为长妈妈不小心把鲁迅的隐鼠踩死了,所以鲁迅非常讨厌她,但是长妈妈费力的帮鲁迅弄到了《山海经》时,鲁迅非常高兴。虽然长妈妈很唠叨,喜欢查查切切,睡姿丑陋,拘泥礼数,但是鲁迅对她非常怀念和敬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的病》。讲述了鲁迅儿时因为父亲患病而去请来当地盛传“贤”名的医生为父亲治病,最终父亲去逝了,而神医却逍遥自在。与其说这些庸医们丧尽医德,草菅人命,不如说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最让我觉得扣人心弦的,是《五猖会》。描述了鲁迅小时候要去看五猖会,想到难逢如此盛大的庙会,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却要鲁迅背书,等到背完书去看会时,已经索然无味了。由此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摧残。

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让我们去探索鲁迅的童年美好时光吧!

《朝花夕拾》知识点

《朝花夕拾》考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体裁)集。

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5.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6.《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后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7.《五猖会》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8.请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文章,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迎神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9.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10.鲁迅先生在《无常》里写了哪两个无常?他写《无常》表达了什么思想?

白无常和黑无常。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1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很多故事令我们回味无穷,难以忘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天捕鸟的故事,《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故事,《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给“我”修改讲义的故事。

12.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如《藤野先生》中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善良淳朴、不拘小节的长妈妈(或:虽然有些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的长妈妈)。

13.《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作品《藤野先生》中的人物藤野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4.《朝花夕拾》最初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集子记述了先生少年时代以至到日本的若干生活片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里的捕鸟活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在新年到来之时教作者说吉祥祝福的话;《父亲的病》中作者为给父亲治病四处索求药引的情景;《琐记》中作者在矿路学堂求学开始接触新书…这一篇篇文章,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地方民俗,流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性散文。

15.在《朝花夕拾》10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理由是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理由:记述了作者童年上学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都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这两篇散文里,鲁迅回忆了他的两位老师。其中,藤野先生以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等高尚品质赢得了鲁迅的尊敬与怀念。

17.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藤野先生;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善良的好品质。

18.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体现出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作者儿时,读长妈妈(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看闰土父亲雪地捕鸟,坐船看目连戏……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与三味书屋折梅花(寻蝉蜕)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儿童天性的肯定;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郭巨埋儿故事极度为反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19.文中“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揭露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0.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这两句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对刻画范爱农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外貌描写(或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刻画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的特点。

21.请分析“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油蛉、蟋蟀叫声的悦耳动听,表达了百草园给儿时的“我”无限的乐趣。

22.“我”为什么希望得一场重病?父亲让我去看庙会给我提了个什么条件?

①因为我那时希望在赛会上“扮犯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一件很光荣、很幸运、很出风头的事,我生一场重病,好使母亲到庙里给我许个“扮犯人”的心愿。

②父亲以让我背完《鉴略》为条件。

23.结尾最后一句“我至今已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有何作用?

画龙点睛,含蓄地批判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四)出发前父亲强迫我背《鉴略》

24.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5.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作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26.“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这句话有何含义,对刻画范爱农有何作用?

这里写光复后的绍兴现实,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变化,对写范爱农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27.对人物的刻画,鲁迅一向是主张“画眼睛、勾灵魂”的。评析语句: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这是鲁迅对范爱农的客观描述,范爱农的“白眼”,是愤世嫉俗的心灵的真实写照。在他的冷漠外表下是对时势现实的焦虑、担忧、沉思,甚至不满。

28.“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说明背书的时间很长,衬托“我”当时心情的急躁、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