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11-06 09:13:12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思来想去,对于一本极其钟爱的书,最重要的时间不是阅读过程耗费的30小时,而是读完 之后1小时的感悟和总结。完整的读后笔记能进一步吸收其中的营养,也可避免多年以后回 想这本书的时候只记得书名和模糊的好感。

内容简介:《人性的枷锁》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半自传体成长小说,故事以毛姆的亲身经历为 蓝本,描述了身患残疾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孤儿到长大的完整过程,亲情、爱情、友情、艺术、理想,在重重枷锁中,苦寻自由而难得,最终发现这些都是人性的枷锁,从而走向释然。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作者对自己人性的自私、偏见、洞察、反思、感悟等毫无掩饰地剖 析和展示,讲述了发现自己的枷锁、被枷锁所困、走出枷锁的全过程,可以理解为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公开于世,毫不遮掩任何肮脏以求全自身。

菲利普的人生体验了很多职业,每一行都坚持不久,这种多变有时候是因为自己对于生活价值的追寻,有时候则单纯因为内心的浮躁。从我的观感来看,他是一个做一行厌恶一行的人,不符合我个人的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这些繁杂的经历中遇到的一切,正好勾勒成这部我喜欢的小说。他的行为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每一个阶段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对当下处境背后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性枷锁的挣扎,是非常清晰和深邃的。

第一阶段:带着跛足出生即丧亲,寄宿在伯父家。伯父是牧师,菲利普因此接触到了宗教信仰观念,无知地相信上帝的存在,也奠定了自己羞于表露情感、善于用沉着冷静伪装自己的性格,毕竟寄人篱下需要察言观色。

第二阶段:前往皇家公学上学,本质上还是宗教信仰的延续,因为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去了教堂从事牧师等相关工作。菲利普在这里正式地遇到了第一个枷锁,即同学们对于自己跛足的嘲笑,让菲利普成为了众矢之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内心变得敏感和防御,以至于后面好不容易交到了一个同性好朋友,却因为这个好朋友和别人走的比较近而气急败坏。

“一个高年级的男孩灵机一动,模仿菲利普笨拙地跑了几步。剩下的人看见都捧腹大笑,也 开始一瘸一拐地绕着菲利普跑,他们大喊大叫,笑声刺耳。所有人都被这个新发现的乐子逗得不行…这些男孩都忘了游戏的事,只顾着戏弄菲利普。菲利普被眼前的一幕吓得大惊失色。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些人要嘲笑自己。他从来没有这样害怕过,心怦怦乱跳,气都喘不匀,只能愣愣地站在那,眼睁睁地看着男孩们大笑着,绕着他跑,模仿自己一瘸一拐。他手足无措地呆站在原地,咬着牙不让自己放声大哭。”

正因此,菲利普开始将其对宗教的信仰付诸实践。

“他觉得只有配合着吃苦受难的祷告,才会被上帝认为是最有诚意的。手脚的麻木冰凉是给 上帝的最好奉献。他跪下来,脸埋在双手中,用尽全部的力量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的跛脚能够复原。”

当他后来发现虔诚的祷告无效时,便彻底丢弃了宗教信仰,这也是他中途辍学前往海德堡学语言的核心原因。

第三阶段:前往海德堡学习语言,在这里呼吸到了自由。遇到了朋友海沃德,这个人对于性的态度以及对法国浪漫的描绘改变了菲利普:对性的态度让菲利普在这方面充满好奇,加之刚好在这里见识到了一对情侣,便更加好奇想要体验爱情;对于法国的描绘则让菲利普始终埋藏着一颗前往法国体验浪漫的种子。在期间的一次假期,菲利普回到了牧师家中,遇到了威尔金森小姐,这是牧师当年为了让菲利普在海德堡有地方安居而求助的一个亲戚,彼时刚好请到家来以表感谢。菲利普把对于爱情的好奇向往一股脑施加在了威尔金森小姐身上,也因此得到了威尔金森小姐的钟爱,但实际上他并不爱她,最终的结果就是动情的威尔金森遍体鳞伤,包括生理和心理。

“每天早晨,他对她一丁点儿兴趣都没有;到了下午,才开始稍稍有点喜欢;但是一入夜, 只要摸一下威尔金森的手,他都能兴奋半天。”

在假期的结束,俩人即将分别之时,

“他站在石阶上,威尔金森小姐飞快地亲了他一下。火车开动,她缩在车厢一角,悲恸地抽 泣起来。菲利普在回教区的路上却觉得像是卸下了担子。”

此后,威尔金森不断给菲利普写信,包括菲利普去了法国之后,但是菲利普却把她当成了贴皮膏药,尽力甩开。这段感情是菲利普作为一个男人,出于好奇和性欲去追求一个女生所导致的悲剧,因为这样的出发点错误但难以辨别。女生们与其因为这个故事去讨厌这本书,为何不把这个故事当成警醒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呢?

第四阶段:伦敦学会计,这段经历是为了避免从海德堡辍学回来之后无事可做而作出的选择,坚持不久便终止了,期间由于出差去了几次巴黎,接触了绘画,便下定决心前往巴黎学习艺术。

第五阶段:巴黎学画画,这部分我认为是全书的精华,作者把巴黎艺术家的生活细节展示给了大家,从心理活动到日常习惯,毫无保留,生动具象,读起来感觉自己结交了不少巴黎艺术家。菲利普在这里学习了审美,且以此为抓手思考人生,遇到了诸多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包括喜欢自己的范宁普里斯,这个女生最终因为贫穷饥饿而死,在学画期间一无所成,临死之前写信给菲利普这么说,

“我再也坚持不住,想到让别人碰我的身体,我就受不了,我把所有的东西留给你。”

这个女孩本质上是质朴、对绘画充满热情的,但是在菲利普眼中,就是一个自负、令人讨厌的小丑。这个女孩的死让菲利普意识到追逐艺术的风险:可能到头来一事无成,生命也因此毫无意义,因为不成名就没有任何收入。

巴黎学画期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大部分人,全书在这部分洋洋洒洒,毫不吝啬地把每个人的特色和风格展示给读者。当时在看这段的时候,竟错误地感觉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都提升了,或许真的有些许提升。艺术家们之间对于哲学、艺术、生命的思维碰撞,很容易激发读者的思考,算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很难短短几句话写出点什么来概括。

“起先他对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只是叹为观止,但现在已经演化成崇敬之情。他发现自己也 开始像其他人一样啧啧称赞马奈、莫奈和德加等人的成就。”

“最让他心里放不下的,是范宁的努力全都白白付诸东流。没人比她更刻苦,也没人比她更 虔诚。她全心全意地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不难看出这种坚如磐石的自信心一点作用也没起。”

受制于现实和对自身艺术天赋的质疑,最终菲利普选择放弃。但是这段时间的体验和成长将会伴随他一辈子,为他的生活增添些许温暖。

第六阶段:伦敦学医。这里最重要的感情线是他和两个女人:米尔德里德和诺拉之间的故事。米尔德里德在感情上把菲利普伤的体无完肤,但是我个人感受下来,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的追求始于征服欲,在被无数次的戏耍之后演绎成了偏激,再往后被毫无底线的玩弄之后,演绎成了将她作为一个用以观察人性能够无耻到什么地步的工具,最终的最终,菲利普对她的感情,变成了同情和因为可以帮助当初追不到的人而让其对自己彻底依赖,那种内心的满足,从始至终毫无爱意。诺拉对菲利普是真爱,但这种单相思就像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不同的点在于诺拉被甩之后,选择了安稳地过自己的生活,断的干干净净。这段故事充满戏剧性,也算是全书的精华,菲利普在绝望之中深刻体会人性的枷锁,也为他后来的成熟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

第七阶段:遇到萨利。往后的菲利普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更多地是偏见、自私和傲慢,经历了上述几个阶段之后,变得成熟、温暖和大度。全书能够以遇到萨利结局,我认为是对菲利普一生最大的恩赐。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段,是菲利普面对一个写实主义的画作顿悟,一下子抛弃了之前崇拜的印象主义和理想主义,也有可能是毛姆有过类似的顿悟,所以走现实主义写作路线。

“如今的菲利普以一种不屑的眼光看待理想主义。他一直以来都对生活充满激情,而他接触 到的大部分理想主义却只是教人胆怯地逃避生活。理想主义者无法忍受人世间的冲撞骚动,所以总是离群索居。他没有力量奋起反抗,只能将这种反抗诋毁为恶俗。”

“肮脏、罪恶、缺陷,统统只是过眼云烟;他想看到最真实、赤裸的人。每当遇到卑鄙残暴、自私贪欲的行为,他都兴奋地不停搓手:唯有这些才是真实啊!他在巴黎学到,世上本无美丑,有的只是真相。对美的追求不过是感情用事罢了。”

“他模糊觉得似乎有比自己一直崇拜的现实主义更好的思想,而且那显然不是只能让人消 极避世的、软弱而苍白的理想主义。它强劲有力,充满气魄;它能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活力与懈怠,丑陋与美丽,懦弱与勇敢。它其实还是一种现实主义,只是被推到了更高的层度;事实在这里得以大见天日,暴露于一道耀眼的明光之下。”

印象还比较深的一段,是最终菲利普对于人生的感悟。

“当你的手里握着生命厚重的经纱时,一旦清楚这世上本无意义可言,就能颇为自足地选择 几根纬纱,编成想要的图案。有一种图案最为醒目、完整、美丽,它描绘了从降生到成人,从婚恋到育子,为了一口果腹的干粮疲于奔命,最终在床榻上与世长辞。除此之外,生命还呈现出一些别的格局,错综复杂而精彩纷呈,只是其中寻不到幸福和成功的踪迹。”

“菲利普觉得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就是放弃自己最后的一丝幻想。之前,他总以过得是否幸福 来衡量生命的价值,可最终却只能发现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而现在,他意识到也许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并不在于此。幸福和痛苦都无关紧要。它们就像其他琐碎的细节,一同被设计到生活的图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