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道德经》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12-05 09:38:44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道德经》读后感


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的内核,但是这三者常常为人所误解。儒被解读成从圣人之言,释被说成是空,道被说成是不出世,无所作为。因为本次读的是《道德经》,所以主要说说道。对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金刚经说什么》。不出世可能是道被误解最深的地方,这说起来也真的奇怪,明明看看原文就立马知道,道不仅出世,而且主要以出世(治理国家)在举例。可能很多人听到无为而治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消极了吧。人们总是在追求确定性,总是希望能明确地知道要做什么。在生活实践中,基本没什么是应该极端的,大多数时候应该遵循中庸之道。

道德经分为道篇和德篇,道篇主要将人应该顺应大道。至于什么是大道,有点难说清。老子开篇第一句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和佛法也类似,能说出来的佛法基本上就已经是次一等的了,严重点说,说出来就是错。道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凡夫俗子总要学习。所以老子也是退而求其次,大致说了说。道可以简单理解成自然规律。在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种庄稼,每个季节该做什么事是很清楚的,如果逆季节而为,再努力也是徒劳。但是如果相应的季节出现了,什么也不去做,那自然也不会有收获的时候。

人们总会有一种过度高估自己的倾向,总觉得人定胜天。如果不能,那我就去躺平。所以社会上会同时出现卷和躺平两种状态。但是这两种状态都不能算顺应道。过卷的人容易勉强,明明生活已经无忧,还想多赚一点,那我干脆拼了命的去工作,提前透支一部分生命。如果只是提前透支一部分,那都还好说,如果一下子透支大劲了,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我国自古就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文化风尚,孩子喜欢什么没那么要紧,但是别的孩子学的我们孩子也要学,别的孩子做的我们孩子也要做,而且要比别的孩子做得好才行。如果不行,就是努力不够,各种办法让你更努力才行,你必须有出息。天赋有高低,禀赋有不同。从来都应该和而不同,而不是强行相同。儒家也讲究因材施教。可惜很多父母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从来不去挖掘孩子真正的潜力。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后,家长还觉得心寒,我这么辛苦工作,给你报这么多班,还不是为了你。每个季节该做每个季节的事情,每个年纪也该做每个年纪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过度依赖地产和基建带来的债务问题让经济发展出现阻碍。很多人就会觉得很愤懑。但这是必然规律啊,每年10%的增速不可能长久持续呀。投资也是一样,很多人看到股票涨起来了,心里就有无限幻想,认为还会涨得更多。如果股票跌了很多,总会觉得还会跌更多。除了线性思维在作祟,也是不能认识物极必反的道理。没有什么是一定的,每天的好日子总会到头。所以也不用抱怨太多,接受就好了。但是反过来想,再糟糕的时候,也总会过去,触底才能反弹。

一种相对合理的做法可能是,在机会比较多的时候努力去取得成果,在机会比较少的时候积蓄力量。诸葛亮就懂这个道理,在出世时机未到时,他没有躺平打游戏,而是学习充实自己。在出世时机出现时,他也不畏畏缩缩,勇于实践和成功。中医代表作《黄帝内经》和兵法代表作《孙子兵法》皆是继承道家的基本理念发展出来的。由此可见,大道虽无形,却也无处不在。

除了顺应大道,人们还应该保持谦卑,不要争强好胜。有人会觉得,如果不能战胜别人,怎么能显得我厉害呢?但是你比很多人厉害就一定能比所有人厉害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个人的成就都离不开道的支持,越顺应道越容易取得成绩。所以人生顺风顺水时别那么得意,除了可能是你自己确实了不起,也可能外部因素起了关键的作用。不如意的时候,也不用妄自菲薄,不是你不够好,有的时候只是时机未到。不用勉强,耐心等待就好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的时候就只差那么一点,但是那一点可能就是非人力所能左右的了。人应该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看起来柔弱,实则比石头还要刚强。

这几年经济不好,职场人应该有明显的感受。很多人会说,几年前我的工资是现在的好几倍,现在我能力更强了,工资却低了这么多,太不合理了。其实没什么不合理。有的时候就该播种,时机到了才能收获。在投资领域,低价格需要等待,价值回归也需要等待。所以巴芒的了不起,不仅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更是因为他们没做什么。可是世人在学习巴芒时,总是关注巴芒做的,自己要去学习。其实有时候他们不去做的,才更该去学习。有的人学巴芒学的有点像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凡讨论投资必然引用巴芒经典语录,似乎这样自己的投资决策就更可靠了。我个人不这么认为,投资大道虽说五分钟可以说个大概,但是真正的体会不在投资大师的话语里,而在每个投资者的思考里,这是需要悟性的,不是记住多少巴芒语句就有用的。投资时同样应该谦虚,只有知道自己可能犯错,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才能重视安全边际和风险,对风险做好了管理,才能长久在市场中,只有留在市场中,才有可能赚钱。所以投资也好,人生也好,不用那么强的进攻性。先把防守做好了,顺应自然规律,耐心等待,谦虚学习。

道德经下篇是德经,德就比道更具体一点。但是只有失道才需要考虑德。其实德经和道经精神内核也都差不多,还是顺应规律,少去干涉。在时机未到时不要勉强,要耐心等待积聚力量。在时机来时,也无需置疑,勇敢去做。治国、做饭、养花和投资,我随便想一点具体事例,都遵循这样的道理。人总是喜欢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当然是积极的,但是人总是不能学会不勉强的道理。健康的身体不需要调理,过度干涉反而不利于健康。人总是想做点什么体现自己的价值,大多数时候不去干涉反而更有价值。很多喜欢长线投资中夹杂短线投机的人最后往往会发现,看起来能够体现个人水平的短线操作反而削弱了长期投资的利润。

老子还介绍了三件宝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拥有慈爱之心才能勇猛刚强,很多人看起来很不好惹,实际外强中干。勤俭才会有结余,有本事的人往往不在意自己穿的衣服多贵,吃的食物多高级。不为天下先才能成为万物之首领。段永平宣传不为天下先这个道理很多次。实际上,在商业领域确实如此,很多领域最大的巨头往往不是该行业的开创者,这就挺有意思的。

《道德经》短短五千字蕴藏了无穷智慧,每个人都可以用一辈子去践行。大致总结一下,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去行事,不要勉强。保持谦卑之心去学习。有时候不做比做要重要。机会没来的时候,努力积蓄力量。机会来的时候勇敢出击。不追求无穷尽的物欲满足,追求精神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