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4-17 08:47:57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色的起点》读后感

当看到《红色的起点》,你会想起什么?

书名是一本书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当看到“红色的起点”,我们可能会联想到一座城市——上海,思绪也会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份——1921,眼前又浮现出那栋近代上海代表性的建筑——石库门,悄然间,十几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陆续走入大门,他们追求真理、心怀理想、酝酿开天辟地的大事……

将这些个时间、地点、人物有机地串联起来,便是《红色的起点》的主要内容,这本书真实且细致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之路的艰辛与伟大。

作者叶永烈先生(1940年8月30日-2020年5月15日)是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其作为主要作者编写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科普读物成为影响数代人的知识启蒙读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叶先生创作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后畅销全国,风靡一时,在改革开放之初吹起积极浪漫的科幻风,《三体》作家刘慈欣称他为“1980年代中国科幻繁荣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作家”。

八十年代后期,叶先生逐渐转向纪实性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红色的起点》便是其代表作“红色三部曲”之一。叶先生说,他创作这本书

“作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占着‘地利’优势”
 

在202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色的起点》总序中记录了作者对“红色三部曲”系列作品的解读,他强调“红色三部曲”不是小说,用文学笔调写党史,属于新品种“党史文学”,亦即中共党史报告文学,它是文学与史学的结合。

为了真实还原历史的细节,作者奔赴多地进行采访,同时翻阅了大量档案文献,力求立论正确、史实正确。比如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十七人在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基础上新成立了“小组”,关于这一小组的名称,现在正式的、统一的称呼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但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将所能查询到的名称、当时参与者眼中的“小组”提供给读者:

施存统在1956年回忆说:“一开始就叫‘共产党’。”

李达在1954年回忆说:“1920年夏季,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发起。”

邵力子在1961年这么说:“研究会成立半年多,逐渐转变成共产主义小组的性质。”

林伯渠在1956年则说:“我在上海一共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座谈会四五次。”

袁振英在1964年回忆:“共产党小组或共产主义小组都是一样的,是内部的名称。”

周佛海在1942年称之为“筹备性质的组织”。

陈望道在1956年则说,还是叫“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现今可查到的这个“小组”的七位成员,七种说法。查阅当年的报刊,则又有第八种说法,即这个“小组”名叫“社会党”。

《红色的起点》第二章 酝酿之陈独秀初任“小组”的书记
在这里,作者并非仅单纯地罗列关于该小组名称的多种说法,更是透过这些个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知一大会议召开之前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建党筹备工作的展开——研究小组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建党的想法更是在一次次集会讨论之中更加明确,即便在前进中有人退出,但是亦有更多的力量选择加入,向着建党目标前进的脚步也更加坚定。

没有刻意的渲染与造势,作者以细腻生动的文笔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感,将读者一步步代入到一百年前、那个特定的年代。例如在描述一大代表陆续到达会场时,作者写到:

“酷暑之中的上海,在晚上七时之后,天才慢慢地黑下来。人们在马路边、在石库门房子的小天井、在阳台,躺在藤椅、竹椅上,一边挥摇着蒲扇,一边啃着西瓜。法租界贝勒路是一条并不热闹的马路。在朦胧的暮色之中,坐落在望志路和贝勒路交叉口的那一幢青红砖相间砌成的石库门房子后门,不时闪进一条条黑影。”
红色的起点》第六章 成立之法租界贝勒路上的李公馆
“1921年7月23日(星期六)晚,穿长衫的,穿对襟纺绸白上衣的,穿西式衬衫结着领带的,留八字胡的,络腮胡子的,教授派头的,学生模样的,一个又一个走进李公馆后门……”
《红色的起点》第六章成立之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
盛夏时节的上海,市民在暮色中乘凉的祥和氛围与代表们匆匆进入会场的紧张感形成对比,读者瞬间“入戏”,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故事,也更为投入,他们深知,大幕拉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即将上演……

如今兴业路76号的石库门建筑是中共一大会址,已是人尽皆知。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寻找中共一大会址、恢复一大会场原貌并非易事。在本书的序章,作者便将目光投向1950年初秋的上海,带领读者走过黄陂南路、走进渔阳里、再奔赴多地翻寻文献只为确认一大会议召开的地点——原望志路106号。

接着自第一章至第六章,作者分别以“前奏”“酝酿”“初创”“响应”“聚首”“成立”为标题,详细描述自1919年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细节。历史的选择并非偶然,作者以冷静、钻研的态度讲述了石库门背后的人物和故事,这些人和事响亮地回答了“历史为何选择中国共产党”之问,让读者感悟到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们选择为国为人民奉献的那份热血、真情与可爱,文字的背后也饱含着作者的深情与热爱。

在第七章“锤炼”中,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档案,客观描述了中共一大代表及与一大有关的重要人物自1921年至谢世的人生重要轨迹,记录了当初因同一理想相聚的代表们离会后的命运起伏。作者深思后写道:

“追溯那十五位代表在离开李公馆大餐桌之后的足迹,会给人以一种特殊的启示:自始至终在共产主义之路上前进,并不那么容易。”
《红色的序言》第七章 锤炼之有人前进、也有人落荒
最后,本书《尾声》一章以粗线条勾勒中共的历程。

心得分享

阅读《红色的起点》,行走在上海这片初心之地,瞻仰一大会址,回想百年以前那些个和我一般年纪的少年。倏然间,好似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尽管天色灰蒙、细雨沾衣,但是他们神色坚定、目光如炬,眼神透露着希望与坚毅、更是充满着倔强的期待,他们期待一个崭新光明的未来,期待并坚信后来者不怕苦难、继续前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即便是不易、即便是深知前进的道路不易,依然有人始终怀揣初心、朝着目标坚定前进,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追求真理的道路。千锤百炼始成钢,正是这样一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队伍,从那座青砖与红砖相间砌成的石库门建筑出发,走过艰难奋斗的岁月,在革命性的锻造中铸就辉煌,焕发强大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国家走向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团结群众奔赴伟大复兴的明天。

百年前的青年一代,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背景下,勇挑实现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历史使命,成为创造未来、改变民族命运的那束光,照亮黑暗中前进的道路。百年来,中国青年永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诚之心,为国家建设发展奉献最具活力的青春光亮。新时代的青年一辈,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脚踏实地、不懈奋斗是不变的本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奋力奔向那束光,成为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