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掠过蔗田》读后感
这本书是中国资深驻外记者刘骁骞的古巴见闻录,作者说“回顾前后九次奔赴古巴的采访,我坚信自己得到了新闻之神的眷顾。这个被时光冻结的国度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巨变,我如同亲眼见证一场来自弗罗里达海峡的飓风略过蔗田遍布的岛屿,从起风前略显沉闷的平静,到气势汹涌的过境,再到消散。从此,历史的反复对我来说不再只是一种形而上学。”
他说,这本书并非古巴之旅的叠加,他试图记录的当下的气候和人的状态,他认为没有这些,在重大的新闻事件都会被过滤成一个毫无表情的短句。
从阅读整本书来看,作者真实地践行了他的初衷,他对每次采访的当下的气候和人的状态,除了以一个记者的身份记录外,还以近似散文和诗的美感的语言进行了描写,我很久没有过着这么美的内容了。
我正在飞往哈瓦那的飞机上,还有两小时飞机即将经停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
关于古巴的历史,早已略知一二,这本书的内容,没有赘述教科书上的内容,而是着眼于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普通百姓的反应。我也主要被作者的写作风格所折服,关于古巴的内容倒成了其次。
主要内容分为七章:
第一章 卡斯特罗的葬礼 重点强调了一个平静。开篇就是“哈瓦那安静极了,夜里经过革命广场,仿佛一个普通的周末夜晚,什么都没有发生”。
平静的背后,依然挡不住民众对他的家人般的爱戴“一切都很平静,因为我们都知道总司令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我们对他充满了敬意”当作者问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平静时,他们说“因为我们古巴人都有文化,都是有教养的人”。
第二章 以海明威的名义 我认为这一章的内容是作者写作最优美的一部分。
作者第一次来古巴时的经历,主要内容有对古巴的第一印象,讲古巴虽然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但从未被停止观察和描述的国家,它和朝鲜不同,即便在美古关系最为紧张的29世纪60年代,外国记者依然 被允许进入古巴,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美国记者。
这篇内容讲了古巴的教育情况,通过对哈瓦那大学的访问,也追述了卡斯特罗的成长经历。 探访瞭望山庄,试图解读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之间的关联。海明威有一艘钓鱼船,作者说船的形象帮助他把卡斯特罗和海明威联系在一起。在一次钓鱼比赛中,卡斯特罗获得了冠军,海明威为其颁奖,黑胡子的卡斯特罗说“我只是一个新手”,白胡子的海明威回答道“你是一个幸运的新手”。
作者说“但当时的海明威正在被每况愈下的抑郁症拖入海底,一个频临溺水的人根本无心感受岸边一棵开花的树”。
这篇内容中我有很多划线的部分。
第三章、草莓和巧克力 通过对古巴电影业的发展,写关于古巴一些体制的落后和亟待改革的必要。但改革和发展也有很多的障碍“志向高远的电影新手一驶出蔗田环绕的象牙塔,就搁浅在哈瓦那坚硬的礁石上”资金的短缺,使得艺术很难自由表达和大力发展。
第四章 飓风掠过蔗田,这一章是讲述这是美古重新建交前后的事件,政府之间和民间的一些接触。记录了被美国制裁下的古巴的物资贫乏、配给制、移民问题、“古巴五人”等等。这部分是有外交和政治因素的部分,媒体表达多一些,但最后的演唱会有多了很多情怀描写。
第五章 开雪弗兰过海去美国 在美国和古巴谈判胶着之际,作者带我们温习了被美国经济封锁期间古巴人民充分发挥民族智慧,维修和重复利用生活用品的历史时期,“每一栋房子都会生出很多小的间隔和附属,仿佛这座城市从未停止生长一般”这里改造技术的登峰造极之事就是有人把一辆雪弗莱改造成水陆两用船,用来偷渡去美国,设想的是登陆成功,就把改成船的车在变回车,差点就成功了。
在古巴上演百老汇歌舞剧《吉屋出租》被作为了百老汇回归古巴的信号,
对于美古关系,当时的卡斯特罗说“我不相信美国,也没有和他们说过话”但他又说“这并不意味着我反对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美国和古巴的争端” 本章以哈瓦那地火炬游行结束了讲述。
第六章 往事如雪茄烟 也是透过雪茄烟这一典型的古巴视角,从雪茄经济角度来看待古巴和美国的关系。历史总是从最底层发挥作用。作者去造访了雪茄园,感受一下雪茄的种植和制作。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的,不是砰的一声,而是一声抽泣。”。
美国和古巴于2015年7月20日恢复外交关系。“在最后几轮外交谈判中,复交的迫切如同已经掩盖不住的孕期,而元首会面后,奉子成婚的心态尤为明显。劳尔感受到解除禁运的终极目标如同水中月,而奥巴马觉察这是自己离诺贝尔和平奖最近的一次”
第七章 和美国总统同游哈瓦那 这部分内容讲述了美古交恶期间,在美的反古势力对古巴的政治宣传,通过无线广播大肆宣传,相对应的,古巴这边也用漫画宣传画的方式丑化美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双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宣传画消失了,美国那边的电台宣传也因耗资巨大而效果向左而逐渐退出了舞台。
对于阅读中的一些疑问,比如作者多次提到的“在古巴,退休并不是以年龄来决定的”,我在想,不以年龄决定,那会是以什么决定呢?在旅行中,我问了我们请的华人导游,得到了答案“他们的收入很低,且不稳定,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保障。退休的年龄由自己的资金储备决定”
我还想知道他们的住房制度,也在当地导游那里得到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