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城》读后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10 09:13:0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文城》读后感


在微信读书免费借阅了7天,每晚不想睡觉就打开《文城》,终于在半夜的被窝里读完了。和《活着》一样,文城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对我来说也只是故事而已,因为我既没见过北方辽阔黄土大地上等待秋收的庄稼,也没见过江南水乡温柔灵动的小美,也就不理解为什么林祥福会不远万里去寻找“文城”,会离开埋葬着父亲母亲的土地去寻找一个偷走了祖上几代人积蓄的完全不知道背景的姑娘,或许我现在已经没有学生时代的浪漫情怀了?

读完文城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房间里黑洞洞的,好像要把我吸到这无尽的黑夜里,于是陷入我这两年既喜欢又讨厌的忧伤情绪里。可能是为书里的人物感到遗憾,可能是为在那个时代牺牲的英勇人物感到悲伤,也可能是被刺向林祥福的尖刀吓到了。

读完前半部分,直到林祥福死去,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小美两度到来又两次离开,看到余华在2021年补充的续集才知道,原来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让小美的婆婆放不下面子决定休妻,封建礼教又让小美无法离开她的原配丈夫而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美丽聪明的小美只是一味地顺从婆家的安排,被当时的封建社会死死压住,社会让她活,她就能活,社会让她抬不起头,她就只能在娘家屋后走动,流言蜚语把她困在了后屋。时代没有她萌生出任何为自己谋求幸福的想法,在婆家必须温顺、精明、能干,被休妻了也只会让娘家人丢脸。小美说,来世要给林祥福再生一个女儿,来世要给他当牛做马。谁又忍心责备小美呢。

很惊讶林祥福竟然客死他乡,好在余华这次手下留情,在溪镇描绘了两个温情的桥段。一是林祥福遇到了陈永良一家,林祥福在李美莲看林百家的眼神中感受到一个母亲的神情,在陈永良和李美莲的相处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陈和李这对夫妻也是北方来南方落脚的,不得不说维护家庭的美满幸福这块还得是北方人。这让他终于在溪镇扎下根,开办了自己的木器厂,成为溪镇的“二号人物”。二是商会会长顾益民,我时刻等待顾益民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变成“衣冠禽兽”,没想到他自始至终都在为民众着想,没有吸食鸦片、苟且偷生,而是站出来在人力、财力、物力上保护这一方水土,为陈永良提供谋生的基础,军阀混战时期组织民团守卫溪镇。

我最喜欢的其实是描写时局动荡的部分,全是悲剧。村民为了躲避土匪而逃向湖面,结果因为竹筏不牢,很多人坠入湖底,就像泰坦尼克号里面男主角杰克,身体冻僵向湖底下沉,永远消失在人间。几十号土匪洗劫陈永良所在的村子,杀了两百多人,血流成河,残肢遍地,湖里的鱼吃着人肉生长。北洋军阀混战没有波及到这个地方,在土匪的烧杀掠夺下成为人间炼狱,失去家园,失去亲人,创伤永远留在活着的人的心里。

另一个很喜欢的角色是田大,他很忠,很朴实,让人很踏实。他是在沈店给林祥福一家打理田地的大哥(所以余华取名叫田大是不是因为他是田地管理员),从小看着林祥福长大的大哥,死在了去接林祥福回家的路上,于是出现了荒诞诡异的一幕,田家四兄弟的板车上拉着一个死人,去溪镇接另一个死人回家。

这个时候小美的故事也铺展开来了,小美和林祥福曾有过多次间接交集,但小美始终没有勇气出来面对林祥福,而是以死赎罪。她死在了林祥福决定留在溪镇那个晚上,带着女儿的胎毛安静地消失了,林祥福直到死也不知道受封建礼教影响的小美是如何思念女儿的,是如何挣脱思想拷链希望奔向林祥福的家,这就是遗憾吧。活着的人不能相见,死后在西山深深拥抱了。

“此时天朗气爽,阳光和煦,西山沉浸在安逸里,茂盛的树木覆盖了起伏的山峰,沿着山坡下来时错落有致,丛丛竹林置身其间,在树木绵延的绿色里伸出了它们的翠绿色。青草茂盛生长在田埂与水沟之间聆听清澈溪水的流淌。鸟儿立在枝上的鸣叫和飞来飞去的鸣叫,是在讲述这里的清闲”。此时,林祥福的棺木就停在小美坟墓的旁边,他们相遇了。

还好,林百家带着我的希望,在女子中学读书,希望发生在溪镇的惨状不要在林百家身上重演,希望林百家不要嫁给顾益民那个败家的大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