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两本小说,一本余华的《活着》,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两本书有相同之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两本书都是围绕家庭作为叙事为主线的,以穷困的生活为背景,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怎样跟命运作斗争的故事。
《活着》描述的是主人公的回忆,他与自己的妻儿老小在一起时艰苦而甜蜜时光,之前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有分享。
今天主要讲《平凡的世界》这本书。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的代表作,故事发生的时间正好是我们出生的那个年代,虽然长辈们会偶尔谈论起他们当年如何如何,但我们还是无法感受得到那种特别艰苦的时期,因为有些事情自己没有切身体会任凭别人怎么描述都难免会持怀疑的态度,有那么难吗?
或者他们现在被今天的物质生活浸润以后,也不怎么去议论从前了吧,说来有什么用呢,再讲一大箩框,最终感动到的还不是讲故事那个人而己。
《平凡的世界》一共三部,故事主线是以几个年青人的爱情为主线,从家庭,工作为出发点讲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奋斗历程。这样再结合我们的长辈跟我们曾经描述过的一些,就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存在。
在那个年代有书读,有正式工作,有个房子就己经很好了,那时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还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都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托举家庭的其他成员,不管有无知识,但是做人的道理却是那么朴实无华。
大哥为了弟弟妹妹读书不惜放弃上学的机会,13岁就辍学回家帮家里劳动供弟弟妹妹读书了。
弟弟妹妹也不辜负家里人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刻苦学习,成为一个能够为家庭贡献的人。
从一个女人出嫁到家庭的变化,由原来的一贫如洗过得踏实而平淡,到后来有了点点钱却失去了最初的和谐而变得格格不入,再到后来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又让一家人的感情更加紧密和牢固。
这再次证明女人是家庭幸福与否的关键因素,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
当然在那个年代,能够不嫌弃你家姊妹多,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新婚之夜连住的地方都要借用别人家的,还不要一分钱彩礼,愿意嫁给你都己经是祖上烧高香了。
小说里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是人就有缺点,就有七情六欲,身体的苦不算什么,内心不切实际的幻想才会让人变得更苦,明明知道有些东西是不可能的,却偏偏要跟命运作斗争,这样争取来的幸福也不会长久。我们要活在现实当中,正确的认识自己,珍惜对自己好的人,这样悲剧或许不会上演,故事的主人公最终还是醒悟过来了。
这些都是只有经历了才会让人成长,跟环境和读书多少都没有多大关系。
这部小说的每个人无论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和不幸,都没有舍弃心里的那份善良和本真,从抗拒到接纳,最终回归到他们心灵的平静和自由。
愿大家都珍惜当下,不失本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