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认知觉醒》有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11 07:01:08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与本能博弈,实现认知突围

——读《认知觉醒》有感

高二22班 谢言洁

在无数个挑灯夜战的深夜,我总能看到手机屏幕在书页上投下幽蓝的光,听见内心有个声音在说“再着五分钟就刷题。”卫蓝的《认知觉醒》像一柄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这种自我欺骗的假象。书中的文字让我看清那些阻碍成长的心理陷阱,在这场与本能博弈的认知突固战中,我终于找到了破局的方向。

困在认知迷宫里的现代西西弗斯

我突然认识到,或许每个高中生都在重复着与我相似的困境——精心制定的学习计划总被短视频瓦解;明知错题本的重要性,却迟迟没有整理;在一次次考试的焦虑中反复自我否定。这些表象背后,是三重脑理论揭示的残酷真相——掌管本能的大脑皮层始终在诱惑着我们选择即时快感。就像是书中描述的“自动驾驶”状态,我们的大脑更愿意遵循千万年进化而形成的本能,将有限的认知资源消耗在无意义的情绪内耗之中。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像现代的西西弗斯,困在了认知的迷宫里,我们都应当积极投身于认知突围的战役中。

元认知灯塔,照亮思维迷雾

书中关于“无认知”的论述对我而言犹如醒醐灌顶。我想起每每考试失利后陷入的自我怀疑,我开始试着跳出自己情绪漩涡,用第三视角剖析自己——这次的失误是知识点漏洞还是应试技巧问题?焦虑情绪有没有夸大一次失败的严重性?这种认知监控带来的不仅是理性的回归,更让我在错题分析时能清晰区分“马虎”和“真不会”的本质差异。

正如卫蓝在书中所说:“元认知能力是大脑的纠错机制”,能让我们在知识迷雾中始终校准前进的方向。

利用认知法则,重塑成长路径

实践书中的“五分钟法则”时,我经历了从抗拒到惊喜的转变。在面对棘手的数学压轴题,强制要求自己专注五分钟,往往就能突破畏难情绪找到解题思路。每天三句话反思记录,培养及时复盘的好习惯。这本书对我最深刻的改变是时间管理,通过区分“重要事务”和“紧急事务”,我摆脱了被作业追着跑的被动状态,提高了平时的学习效率,我们都应当利用认知工具和认知法则,重塑我们的成长状态。

面对一天天流逝着的高考倒计时,我再读《认知觉醒》一书,那些曾让我焦头烂额的焦虑已转化为清晰的行动坐标。这本书教会我的不仅是认知科学的知识,更是一种与自己和解的智慧——承认本能的强大,但永远相信理性的光芒。

当我们学会用认知工具武装自己,高中就不再是与时间赛跑的煎熬,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认知之旅。正如卫蓝在书中写到:“真正的成长始于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觉察与掌控”我相信,这场与本能博弈的认知突围,终将让我们在高考的战场上,收获超越分数的人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