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打不开的时候就先停一停,不要对着一个死结做无用功,没准下班路上能够让你灵光闪现。实在不行就回家微醺一下~
要为工作和生活找新鲜感,换换环境换换脑。
“今天天气真好,用来加班真浪费。”
所以出门找了个安静的书屋接着码字。窝在书堆里真有安全感,心也静下来了。
>> “我对男人没有期待。唯有独处时,我才真正感到完整。”
>> “现在也没这么多占有欲。我并没有刻意训练自己成为这样,我只是不是那种人,这只是运气,而非美德,但对此我很感激,因为实在看过太多因嫉妒而引发的惨剧了。”
>> “想成为某人的唯一”这种高于一切的想法是神经质的、不健康的,会引发很多疾病。
>> 婚姻困难重重,缺乏热情,我宁愿期望不一样的生活。
——阿西尔
单身久了,真的会上瘾。有期待就会有失落,不想自己的情绪被人牵引。工作已经耗费掉我们大部分精力了,我们没法奢求别人再分配精力来纾解我们的情绪,而我也不能保证我能够持续为对方提供高的情绪价值。
有时候工作会让我烦躁,不自觉会想发脾气,控制不住吐槽,这种情绪又会传导给其他人,最后就是,“听取唉声一片”。
下班路上开始懊恼自己,“为这点事也太没必要了吧。”
努力控制自己不要有负面情绪输出影响别人。如果控制不了,就先闭嘴吧。
我非常认同《梁永安:阅读、游历和爱情》书里写的一句话——“爱上一个人就是爱上一种生活。”
>>喜欢一个人,跟他在一起,你要看他到底在干什么,他在建设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两个人在一起,是互相增加能量、互相增值的,是两个人一起去建设一种生活,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建设者。
>>在这个年代,很多人就希望对方能给自己减负,爱情本身就变成了一个方舟。往往正是这种急迫性容易使人选错人,把一个人放大。可能这个人本来跟你不合适,但正好跟你的需求、你的孤独、你的焦虑等等产生联系,恋爱和婚姻变成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这就是今天的人普遍存在的问题。
>>真正能够获得幸福的人,他首先自己要活得很幸福,他在一个人的生活里面也能够过得很丰富、很饱满,然后才会看到另外一个相似的人,才能在这个过程里面彼此理解、彼此鼓舞,而不是说一个人特别地匮乏、特别地急迫,认定别人是自己的救星。
——梁永安
我们的父母辈们尽管有时候表现得思想很开放、很开明,但是潜意识还是认为,“女孩子过了这个年纪就没得挑了。”不停游说“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
“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他们总是把自己的人生轨迹作为子女成长的方向标。他们习惯以自我认知的定式去判断、衡量别人活得好不好、对不对,“没有对象”“没有结婚”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失败者。
>> 对于我从此失去了证明自己能做个好母亲的机会,不管怎么努力,我还是不太介意。现在,我老了,和从前相比,我对婴儿和小孩儿的兴趣多了很多,实际上我还蛮喜欢他们,因为最近家里来了个孩子,我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我不必为孩子做什么,只需要怀着兴趣和羡慕观察他,这让我觉得非常开心。但如果再次问自己:“你对自己没孩子,没有孙辈真的不觉得遗憾吗?”答案依然是:“是的,不遗憾。”正因为我没有,也做不到承担和这些孩子们近距离相处的麻烦,我才能不受约束地去理解他们的爱和希望。
>> 现在我年事已高,尽管膝下无女,也没有孙辈承欢,但我周围确实有填补类似角色的人。
——阿西尔
今天,我们过得独立而别样,没有一点儿原罪,现在的社会讲求差异化,不再是以前统一化的社会。
结婚不是人生的必答题,它更像是试卷最后的一道附加题,答对了加分,不答不扣分。
一切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