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王子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0-24 07:17:07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小王子》读后感

这是我第二次读《小王子》。小时候初读的时候,印象最深刻的是狐狸和点灯人,以及那一颗颗神秘又独特的私人星球。有人说,在不同的年龄段读《小王子》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许是一部好书的共同特质之一。也有人说,它是写给大人的一部童话,帮助我们找回失去的童真和纯真的内心。这一次重读,不再似先前所想的那样简单,心底却笼罩了一种说不出的愁绪,也越来越体味到其中蕴藏的丰厚意象和深刻哲理。
虽然我还没有步入社会,成为一个完全的大人,但书中的一些曾经被我冷落的话语,已经悲哀地在我身上成为了现实,这不能不叫人感伤,或者,起码是一种无可奈何。比如“大人们劝我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因此六岁的那年,我就放弃了当画家这个美好的职业。”我的悲哀并不是因为我曾经真的立志要成为一个艺术家,或者艺术家这个职业比其他职业要好许多,而是因为这句话揭露的事实是:随着我们年岁的增长,经验的增加,我们理应在各个方面上都精进一些,然而大部分人(未持续进行专业训练的人)距离艺术却越来越远。我和艺术打交道最勤的时候是在幼儿园,那时我每天在琴房里练几个小时的钢琴。然而到了小学、初中、高中,对艺术的重视却是递减的了,最后我们的生活中只剩下了音乐课和美术课。然而这艺术课大多的时候却成了昏睡、闲暇,或者写作业的良机。艺术教师们也很努力,都设法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但面对许多漠然的目光,他自己自有难言之隐。因此,我现在只有在一看到钢琴的时候就扑上去弹一段,尽力活动着早已僵硬的手指,回想起曾经枯坐琴凳,怎么也不想弹琴,却又怎么都回不去的时光。
上面说过,进行专业艺术训练的人在艺术上肯定是有精进的。不过这精进多是在技艺上,视角上,知识上。但是许多艺术从业者和艺术家们都表露过,人类的艺术思维随着年龄增加是倒退的,在这一点上成年人就不如小孩子。《小王子》借飞行员之口的一句感叹,其实就寄寓了艺术的实质。艺术家徐冰说:“成人的文化观念太重了,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文化定式越强,所以就很难转化过去,而孩子们就没有被制约。如果说我们天生有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孩子们具有这种眼睛,但成人则失去了这双眼睛。”那些可以违抗这个规律的人都成了不朽的大师,我能想起的就是毕加索了。轻浮好开玩笑的现代人表示他的作品实在是“抽象,像小孩子画的”。在他们的语境中,“小孩子”是个绘画的初级阶段,“小孩子的绘画”是幼稚的涂鸦。而毕加索曾经回应过这个问题,他说:“我12岁的时候就能画的像拉斐尔一样,而接下来用一辈子学会怎么画的像小孩子一样。”在他这里,“孩子”俨然成为一个终极阶段了。
不管怎样地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总归是长大了。可以说,这是我们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走出了儿时似乎挥洒不尽的闲暇时光,突然进入了一个紧张繁忙的学习过程。长期的学业(或者说是刻意练习)给予了我们真确的技能,同时附加了巨大的惯性,即由接受知识传输带来的思维定式,以及创造力的消退。这种思维定式让我们轻易地记住力学的经典模型,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国民革命对应的具体时间,但长期以往一定会导致创造力的衰退。尽管教育学家们总是提倡,要活学活用,打开思维抑或是拓宽眼界,不过我们身处的这个高度社会化的,人满为患的,亦步亦趋的大环境,早已远离了儿时那个自然的,放松的,自主且能动的精神桃源。长大后,面对着成人世界的千姿百态,我们抱着期待,但偶尔也会因其驳杂而残酷感到无力。况且是在高三,我们被河岸那边的人们,和蔼地从大部分的理想主义和白日梦中剥离,被敦促着向未卜的梦想和彼岸脚踏实地地前行。这个时候,《小王子》再一次郑重地揭示着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二元对立,让政治,桥牌和高尔夫在蟒蛇、绵羊和玫瑰面前黯然失色,就像朱德庸笔下那些“有病的”,“只会满嘴说着基金、美股的”,“会让祖先猿猴们后悔进化成了人类的”无聊的大人一样,警示着我们永远不要杀死那个心中看似幼小,看似柔弱的自己。但现在我不能伤春悲秋,因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虚掷对我的未来是“没有意义的”,我还要提起一口气,投入下一个朝夕十小时的战斗。我所能做的最多的,就是像三年前一篇作文提示的那样:偶尔需要停下来。
虽然我们总在慨叹,没有什么比做一张白纸更好的了,但我们都不是彼得潘,我们都要长大。较为实际的人们告诫说:我们倾向于推崇天真,歌颂和赞美孩童,但孩童的天真里毕竟有不实际,不符合生活理性的成分;有时,甚至是出于无知。这话没错,人进化到今天,已经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要想有机地融合进入社会,必须经历一些知识化和社会化的培训,因此无可避免地失掉孩童的天性。不过,我们也不能任由这种天性流走。我能逐渐体会到,本性中余留的那些天真和自然,在之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够默默地给予自我协助,以及启迪。备考的过程里头,这通俗地叫做“心态的调整”。在这一方面,我身边就的确有人,表现出明显的超然,这大概和内心的“构造”是分不开的。
长大后,我们厌恶“幼稚”,扑向“成熟”,争夺“成熟”。什么是成熟?我们曾经认为,成熟就是“不容易被感动”,是“不容易被打垮”。然而现在,我们在简单的童话中寄托自己的所思所感,在朴实的叙事和话语中附加自己的泛滥情感;渴望自己被美好的故事“击垮”,眼泪决堤,以找回自己麻木的情感,重新寻觅对人性的希望。我们在名人去世之后在社交平台点蜡烛,然后便开始唠起八卦日常;我们看完二舅的故事心中蕴积不可胜言,却转眼对家人的关怀置若罔闻。有人说,这是一种证明自己还有通用情感的仪式,如果我们频繁地以这种方式使用情感,那么情感就演变成了具有固定条件,甚至是具有固定剧本的经验仪式,失去了其表达情绪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余秀华说得好:“这不是说明他们的心思多么细腻,他们把生活中俯拾皆是的叙事转化成至高无上的情感刺激,这恰巧说明了他们心灵的粗糙。”是啊,他们早就失掉了孩子的眼睛,不像小王子,他为箱子中的一只绵羊操心,为路边的野花而流泪。
长大后,我们也要面对不少的异变,比如说落差。孩子都认为自己是自己世界的执政者、哲学王和骑士,却不知道社会当中有说不清的序列,跳不出的框架。接触社会,是一次醍醐灌顶,同时也是巨大落差。我们曾以为自己的童年、学业历程、兴趣爱好和初恋轶事,加起来足以成为一部史诗,就像小王子曾以为自己的玫瑰是独一无二的一样。当他走进了玫瑰盛开的花园,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自己曾经珍视的东西是如此泛滥,曾经的骄傲是那样庸常。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些都是人生中必经的阶段,只有接受自己的不足,不要因为落差就停止努力,要用绝对的信心碾过去,方能达到人生的新境界,获得能力的大飞跃。”这都是考试范文里的话。《小王子》则给出了一个浪漫的解释:驯服。当然原著里更多指向的是爱情的概念,不过如果推而广之,我们便能在更多的方面了解小王子如何重新理解自己那朵玫瑰的独一无二:美丽的东西泛滥堆积,也会显得庸常,但驯服哪怕一个普通的,或者布满荆棘的东西,也会变得独一无二。
小王子离开狐狸后,确实是“达到人生的新境界了”,他可以大声地向群花宣布“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他曾经抱持的独一无二是由于狭窄和青涩,而最后拥有的独一无二才是真正的参透,真正的超然。对于爱情,需要驯服;对于落差,需要驯服;对于人生,也需要驯服。更好的,再驾驭。
长大后,我们终将面对爱情。“驯服”这个概念并没有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被我注意到,那时我还太小,体会不到这两个字带来的冲击力。这一次,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它的煽动力和诱惑性,以及这个名词看起来包裹着的浪漫和理想主义。对于狐狸对小王子说的那段关于麦子的话,相信所有人看完都心有戚戚。不过联系小王子之前和玫瑰的故事,就会发现不全然是这样。我们都知道玫瑰代表了爱情,不过对于玫瑰这个意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地理解。有人说,这玫瑰太矫情,太自负,很难想象如果所有女生都这样,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我看来,这玫瑰就是初恋,就是年轻的、青春的爱情,甚至有可能是作者自己初恋经历的朦胧化意象。如果这样看来,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互相猜忌,又不懂表达,最后不得不分开,然而彼此都留下了深深的懊悔。那一段的结尾因此是:“我当时太年青,还不懂得爱她。”也许就是作者真切的道白。年轻的爱情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笔直、卤莽、深情,却又饱含危险。再把目光移回到狐狸身上,就会发现她是一个更加理性、成熟、克制的爱情观的载体。作者对“建立关系”的阐释,一定程度上也是从恋爱到婚姻的转变。我们之所以会有那样美好的错觉(浪漫和理想主义),只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刻的思考过婚姻,只解读了其中告白的那个侧面。
狐狸和小王子的相遇,还有一个重要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细节。狐狸要求小王子每天都坐得离她近一点,并且每天都同一时间来。她说:“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装扮我的心。”这个要求,也引起了后面她对于仪式的叙述。
我们曾经写过“仪式和仪式感”为题的作文,在考场上也“被迫”对这两个概念下了许多个人的定义,进行了辩证的阐释。我私认为,狐狸的这个定义应当是最短,最精准的了:
“(仪式)就是使某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古代的君王创立了祭祀,因为他们于日复一日的田猎或纷争中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因此他们用仪式来锚定。今天的我们愈发感觉到无聊,感觉到虚无,是因为重复的动作麻木了我们,不属于我们生活的事物颠覆了我们。但这都不是让我们停止脚步甚至放弃希望的理由。爱情,它有热恋期和瓶颈期;大海,它有潮起也有潮落;人生,它有高光时刻和至暗时刻。事实上,这之外的平凡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我们要播种和耕耘的田野。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有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不过大家都听烦了。最能够治愈我们的方式,就是建立句中的停顿,构造自我的仪式。在爱情中,仪式就是薪柴,让爱情之火常燃。生活中,仪式就是不断发掘生命的价值,永葆前行的动力。
长大后,我们终将面对死亡。蛇,它的剧毒给人们带来恐惧,是死亡的化身;它在冬眠之后仿佛获得新生,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独自游行在沙漠,代表了孤独;它形如皮鞭,又如草绳,头可接尾,象征着生死轮回。蛇说,它能帮助小王子回到他的星球,他的办法,是咬小王子一口。作者没有再进行解释了,因为死亡无法解释。没有人能从天堂返回来,告诉你死亡是怎样的,死后会发生什么,人类能做的只是想象死神的模样。不管是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还是小天狼星的“死亡比睡着更快”,都只是尝试着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当然,作为正在上升的朝阳,我们不应该过早谈论死亡,最好把它安妥地存放在形而上的思辨当中,就足矣了。与其说怎样看待死亡,不如谈谈怎样珍视生命吧,这就要从爱护我们自己的健康做起,才能够更好地爱护他人的健康。
我从《小王子》当中解读出的就是以上这些比较私人的想法了。由于高考作文的范式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很久,我习惯性地要从中提取一些向上的信息,或者绞尽脑汁也要归纳出一些现实的意义来,所以可能有过度解读之嫌。哈哈,小王子开头就嘲讽了我这种行径:这些人们靠自己什么都弄不懂,还是老是不断地给他们做解释。不过也好,避免了这篇文章成为言之无物的浪漫文字的倾泄,或者单纯的情感泛滥。
嗟乎!人类到底是矛盾的、纠结的动物,沉溺于自己的伟大与渺小,游走在一个个历史的轮回。我们的人生,都由简入繁,但至繁之后又要返璞归真。
《小王子》给我的现实启示是:我们不想荒废学业,受人厌恶;同样,我们不想多年以后再次拿起《小王子》的时候,只看到利欲熏心的商人、自大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麻木的点灯人、教条的地理学家以及荒唐的酒鬼。
而最令我感慨的是:永远追忆年幼的时光,永远怀恋儿时的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