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书笔记
【中】马伯庸
【短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借由杜牧的一句诗,马伯庸脑洞大开讲述了唐朝社畜李善德如何拼尽全力将新鲜荔枝从岭南运至长安城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有良善之心的专业技术人员,算账是一把好手,业务过人,但毫无城府。“贵妃要吃鲜荔枝”的差事一下达,各个部门避而远之,把这个苦差事用计“委任”到李善德身上,于是李善德不得不殚精竭虑开始自己的荔枝转运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让读者看到了脱离基层一线、不顾具体操作执行艰难的领导,好事抢着做、难事找借口推脱、甚至坑“老实人”的同事,时时提防下属抢功不惜阻挠项目进程的部门经理,明哲保身不想多花一丝余力且时时盘捞一笔的机构人员,以及即使殚精竭虑掐好每一步最终仍旧状况百出的实操现场。小人物在各利益阶层间忽而山穷水尽忽而柳暗花明,生死尽数仰赖命运和上位者的鼻息。
唉,“千古艰难唯做事,一事功成万头秃”。
【摘录】
「第一章」
他只是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官,想要拿下这座宅子,除了磬尽自家多年积蓄之外,说不得要借贷。京中除了两市的柜坊之外,要属几座大伽蓝的放贷最为便捷,谓之“香积钱”——当然,佛法不可沾染铜臭,所以这香积钱的本金唤做“功德”,利息唤做“福报”。李善德拿过这两张借契,从头到尾细细读了一遍,当真是功德深厚,福报连绵。
「第二章」
“没胜算的事,你干吗还干?”阿僮觉得这个城人简直不可理喻。李善德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要吐出胸口所有的块垒。那疲惫到极点的神情,反让他眉宇间挤出一丝坚毅。“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第三章」
何履光摸摸下巴上的胡子,想起第一次见面,那家伙伏地等着受死,确实一副不打算活的样子。这种人其实最讨厌,就像蚊子一样,一巴掌就能拍死,但流出的是你的血。
怪不得圣人和贵妃也想吃新鲜荔枝,他们也许想重新找回两人初识时那种脸红心跳的感觉吧?李善德嘴角露出微笑,可随即觉得不对,他俩初次相识,还是阿翁与儿媳妇…
「第四章」
他这时才体会到,自己做了那十几年的上林署监事,其实只窥到了朝廷的小小一角。这个坐落着诸多衙署的庞大皇城,比秦岭密林更加错综复杂,它运转的规律比道更为玄妙。不熟悉的人贸然踏入,就像落入壶口瀑布下的奔腾乱流一样,撞得头破血流。
李善德回到家里,心情大畅,压在心头几个月的石头总算可以放下了。他陪着女儿玩了好一阵双陆,又读了几首骆宾王的诗哄她睡着,然后拉着夫人进入帷帐,开始盘点子孙仓中快要溢出来的公粮。
这个积年老吏查起账来,手段实在细腻,但几勾检到要害之处,总要反复磨算。账上收进支出,每一笔皆落到实处方肯罢休。几番腾挪互抵之后,公粮才一次全数上缴,库存为之一清。
韩洄恨铁不成钢:“你把新鲜荔枝运来京城,可知道除何履光之外,还会得罪多少人?那些衙署与何节帅一般心思,你做成了这件事,在圣人眼里,就是他们办事不得力。你那转运法是打他们的脸,人家又怎么会配合你做证呢?”
李善德颓然坐在台阶上,他满脑子都是转运的事,哪里有余力去想这些道道。韩洄摇头道:“你若在呈上转运法之时,附上一份谢表,说明此事有岭南五府经略使着力推动,度支司同人大力支持,太府寺、司农寺、尚食局助力良多,你猜鱼朝恩还敢不敢抢你的功?良元兄啊,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第五章」
李善德刚要回答,脑子里突然闪过韩承下午教诲的为官之道:“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一霎时福至心灵,悟性大亮,连忙躬身答道:“下官德薄力微,何敢觍颜承此重任。愿献与卫国公,乐见族亲和睦,足慰圣心。” 这一刻,古来谄媚之臣浮现在李善德背后,齐齐鼓掌。
他必须努力证明,自己有无可替代价值,才不会在这个大盘里被挤出局。
李善德接了牌子,又讨问手书,以方便给相关衙署行去文牒。杨国忠一怔,不由得哈哈大笑:“你拿了我的牌子,还要按照流程发牒,岂不坏了本相的名声?——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第六章」
我原本以为,把荔枝平安送到京城,从此仕途无量,应该会很开心。可我跑完这一路下来,却发现越接近成功,我的朋友就越少,内心就越愧疚。我本想和从前一样苟且隐忍一下,也许很快就习惯了。可是我六月一日那天,靠在上好坊的残碑旁,看着那荔枝送进春明门时,发现自己竟一点都不高兴,只有满心的厌恶。那一刻,我忽然明悟了,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有些心思是藏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