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8-13 08:00:15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楼梦》读后感

一.《红楼梦》的真正主题

基于《红楼梦》中所包含的朦胧的阶级平等意识和朦胧的女权意识,自近代以来,总有学者单从它的社会学价值入手去评价它,然而它的阶级平等意识其实是不彻底的,它对女权的贡献也远远比不上同一时代的《金瓶梅》。

王小波就曾指出,黛玉和湘云半夜在后花园里作诗能想到颂圣的主题上去,本质上就是出于一种对权威的下意识盲从。至于厌女的方面就更多了,比如作者歌颂的都是年轻漂亮且清纯的女孩子,而没有像《金瓶梅》里那样歌颂不遵守当时的道德的女性身上的反叛精神。

《红楼梦》最大的价值从来都不在于社会学层面,它真正的主题在于对宿命论思想的表达和对芸芸众生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二.对宝钗袭人的评价

很多红学家都夸过宝钗和袭人,今天我想换个角度,从女权的视角来夸夸她们。众所周知,宝钗和袭人是非常不屑于封建道德的,她们的叛逆程度甚至比黛玉晴雯还要彻底。举例来说,宝钗能直接在宝玉睡着的时候坐到他床边绣肚兜,袭人更是直接与之发生了关系,这些行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大胆的,甚至不亚于司棋和她表哥“私相授受”的大胆程度。反观黛玉和晴雯,一个是和心上人一起读个西厢记还要担心自己是不是被打趣了,一个是天真地遵守当时的社会道德始终没有和心上人发生关系。我倒不是认为黛玉晴雯这种做法就有错,但很显然她们比起宝钗袭人有着更高的道德感,从而也就难以避免地多多少少内化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说,宝钗袭人才更接近、也更有可能成长为金瓶梅里那样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女性。

从脱儒反孝的角度,袭人也比晴雯更优秀。原著里有提到过,袭人在母亲病故时故意在贾府里兜兜转转,和所有人都开开心心打了一遍招呼才回去,可见就是为了让母亲见不上自己最后一面,因为她始终记得她家长当年卖掉自己的事实。而晴雯临终时还在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同样是年幼时就被卖掉,比起袭人,晴雯还是太心软了,她在脱离原生家庭这件事上远不如袭人来得干脆。

但话又说回来,像黛玉晴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愿意去推动社会变革的人,因为宝钗袭人本质上都是不关心社会的,她们远不如黛玉晴雯活得那么热烈。甚至我有时会觉得,和大部分人认为的正好相反,黛玉晴雯才是入世的象征,宝钗袭人才是出世的代表。

三.对黛玉的评价

在很多人眼里,黛玉这个角色的刻板印象就是爱哭、任性,但原著里所描写的并非如此。拿送宫花的事举例,我认为黛玉绝不是在无理取闹,恰恰相反,这是对方想要试探她的底线,所以她才必须立刻反击。原著里王熙凤说过,黛玉有管家之才,一个有管家之才的人怎么可能是不懂得与人沟通的呢?至于在贾宝玉面前哭哭啼啼,那是在恋爱的场合下,而不是跟所有人都这样。

黛玉这个角色的特殊之处在于,她能跟多个角色形成直接的对照关系:宝钗,晴雯,秦可卿,英莲,林红玉,惜春,这些角色无一例外都能从某一个侧面的对比来使得黛玉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前几个角色很多红学家都论述过了,今天我主要来分析一下林红玉和惜春与黛玉的对比关系。现实中重名的两个人性格不一定相似,但文艺作品中被作者故意设置成重名的两个人物一定是有共同点的。林红玉和黛玉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都有管家之才,都早早地看透了贾府败落的趋势,早早地开始尝试为将来做打算,两人也都在追寻爱情上非常大胆。惜春和黛玉的相似之处在于,两人都是看破红尘的人,但不同的是惜春没有放不下的人和事,而剧情后期的黛玉则是抱着出世的心态在做入世的事,也就是说黛玉既能坦然接受有缘无分的结果,又不至于像惜春那样消极避世、不敢追寻幸福。黛玉这个角色的魅力在于,她的思想性格给人一种空灵通透的感觉,让人不由得感到心疼。

八七版黛玉的演员陈晓旭说过,黛玉最终肯定不是带着怨恨走的,也就是说越剧版其实太过注重阶级斗争的政治意义,而曲解了原作的主题。原著里黛玉是下凡来还泪的,怎么可能是带着满腔愤懑离开的呢?虽然我不知道陈晓旭对于结局是怎样猜测的,但我个人的猜测是,原著真正的结局更有可能是黛玉虽然得到了和宝玉结婚的机会,但在结婚前夕病逝了,我觉得这样才更符合整本书以宿命论为主题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