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文化的差异,在几十年后的今年,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一个女人忠于自己的感受是这样。原来女人一生也可以不生孩子、不结婚。原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尊重自己的真实意愿,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这些想法作为标题党可以。但是作为读后感,我还是想老老实实地谈几点感受。
1.爱情一定是忠诚的吗?性只能和爱情相伴吗?
很多人对这本书津津乐道的原因就是因为作者对婚姻和性的看法。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也以为这本书写的全是关于两性关系的,但和我想象的不一样,阿西尔写的并不多。16章,只有3章是专门讨论这两个话题的。大家之所以津津乐道,不是因为篇幅,而是她“惊世骇俗”的话语吧,虽然即使在2024年的今天,她的很多观念,我们依然觉得超前。
比如:关于涉足别人的婚姻,她写到“这些无伤大雅的艳遇有些涉及别人的老公,但我从未心生愧疚,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破坏别人的婚姻。如果我们的关系会被哪个老婆发现(事实上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那也一定是因为她老公不小心,绝不会因为我。”
“忠诚不是我的美德”
“夫妻关系里,我觉得善意和体贴才是最重要的,而性的不忠未必会导致这种关系终结。”“人最后总会发现自己喜欢某一类人或不喜欢另一类人。”
抛开道德观念和对社会规则的破坏,回归本心和人性,不得不承认,阿西尔说的是事实。阿西尔提到的爱情和有关系的对象有很多个。我想,中国的很多女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象太少。终其一生,只有1个或者5个以内的关系。所以很难理解他们的想法。
2.性别不同在面对性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差异?女人一定会把孩子看的比自己还重要吗?
阿西尔在书中第四章写道:“性对不同性别影响的差异.....核心还是基于生物学中不同性别的功能”“男人实施了性行为后转身就走,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女人却不同,每次性行为都蕴含着改变她一生命运的潜力。”“现代女人确实能防范怀孕,但这是通过化学猛药干预了身体的自然法则。......不管吞一个小药片多么简单......女性甚至可能永远都达不到精神的自由境界。”
我深以为然,男女性别不同,对待性的观念不同,社会文化对意识的影响一定远不如生理结构对人的影响。所以女人永远无法像男人一样对待性采用无所谓的态度,除非她用一种自虐的心态去残忍的对待自己的身体,但是那样的人生和自由是背道而驰的。
性对女人而言,激情的占比远远低于男性,因为性还意味着生育,意味着伤痛和风险。哪怕洒脱如阿西尔,她也在第14章关于孩子的讨论中写到“我之前也曾怀孕过,但每次都还不迟疑的做掉,没带来任何负面情绪影响。”
唯一一次产生要孩子的想法是她43岁时,“我发现自己怀孕后意识到,或许是避孕措施疏忽了,但下意识层面,这种疏忽也可能是有意的。就算我想当然地说自己不喜欢,要去流产,但后来却一遍遍找理由,就是不去实施,我意识到,我其实根本没有打算去做流产手术。”孩子4个月时,她流产了,她躺在血泊中,差点要了她的生命。不再流血的时候,她写道“我还活着,我感受到完整的自己,而其他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这是前所未有的最强烈感受。这种感觉将失去孩子的悲伤扫荡一空。”
在这里,书的前言中,编者用了,“不同寻常的,”去引出阿西尔流产后的这一段话。看到不同寻常这四个字的时候,我非常的反感。我敢肯定编者一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可能很多妈妈记不清楚了,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产生的母爱要远远大于怀孕期间。在怀孕的时候,虽然有原始的母爱冲动,但对于一个素未谋面的孩子,一个准妈妈是很难有深沉的爱意的。
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经历。我怀孕的时候也因为中央型前置胎盘流血过,当我不断的流血时,我感受到的都是对死亡的恐惧!我真的分不出一点点心给孩子,我满脑子都是我会死的恐惧!我相信,每一个怀孕的时候面临生死选择时,都会很自然的这样想。
很明显编者电视剧看太多,认为流产时,女人第一时间会考虑失去孩子的痛苦!不!绝对不是的,失去孩子的痛苦是确信自己不会死以后才会有的想法!这才符合一个人的本能!女人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女人,再然后才是一个母亲!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不要把母亲的角色放在了人这个角色之前。女人们背不起这么大的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