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大会》读后感
《未来学大会》是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的作品,小说的背景设定在一个未来的世界,人类社会已经高度发达,科技的进步似乎已经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齐聚一堂,参加一场名为“未来学大会”的会议,旨在探讨和预测人类的未来走向。
小说开篇就展示了一个癫狂世界,蒂赫去参加未来学大会,探讨人类未来何去何从的世界性会议,但在开会过程中,各种观点和理论的碰撞逐渐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未来并不是一个可以被预测和控制的实体,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参会者们就被抗议者们袭击了,哥斯达黎加立刻进入战争状态。蒂赫也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常用战争武器)的作用下,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确定自己看到的一切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就像盗梦空间一样,每次从上一个“梦境”中醒来,以为回到现实,但却到了另一层梦境。在虚虚实实的折磨下,蒂赫被判了“精神分裂”,被医生决定冷冻起来,在医疗又发展了几十年后的未来,再解冻治疗。
时间快进到六十多年后,蒂赫从医院中走出来,却发现一切都不太对劲:天气通过投票决定、人们可以随意改变外貌、人们通过吃药丸来获取知识、人可以死而复生。读过《美丽新世界》的小伙伴们应该知道唆麻,吃了就能保持快乐,类似于维持世界稳定的精神鸦片。而在《未来学大会》里唆麻就是各种神奇的药物,能够给予人类所有需要的情绪,让你镇定、平和、开心、愤怒、忧郁等等,需要什么来什么,立竿见影。更厉害的是一种叫“梦饰宝”的药品,吃了梦饰宝即刻拥有各种美好的幻觉。比如:能够面对一盘长了毛的食物体验到米其林餐厅吃大餐的感觉,或者是在冰天雪地冻得要死的时候有种躺在床上盖着温暖的被子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东西的出现,是因为未来世界的人类数量突破了九百亿,地球资源已经耗尽,为了维持和平稳定,必须把全世界的人类都进行催眠。
《未来学大会》中呈现了包括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空间探索和人工智能等等在内的众多科幻元素,充分展现了莱姆对未来世界的设想,他描绘的未来世界是充满科技发展与人工智能控制的。在这个世界中,人类与机器人共生,虚拟现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太空探索更是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部小说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它对于未来可能性的探讨,通过虚构的未来社会和科技进步,莱姆触及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道德、社会结构、人类与技术的关系等。莱姆通过小说中的各种视角展示了未来可能的多样性,表现出科技将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将有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人类个体对于未知的理解存在差异,也映射了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恐惧并存。此外,在那样一个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主导的世界,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的角色和地位被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对人类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和批判。可以说读完小说,或多或少都会试图对于人类、科技与未来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作为一本1971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未来学大会》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它颇有哲学作品的感觉。莱姆通过对未来的描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本质、科技发展和道德伦理的问题,包括科技进步与道德伦理的冲突、异化的人类社会与虚拟现实以及社会权力与个体自由的对抗等等。对于各类问题和冲突小说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只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给我们。
而且在最后,莱姆还抛出了3个问题:
你愿意面对真相,还是沉迷幻觉?
人们真的愿意从幻觉中醒来吗?唤醒他们,他们会感谢你还是恨你?
主角真的回到现实世界了吗?
好似盗梦空间最后那个旋转的陀螺,这每一个问题都有点让人细思恐极。